原标题:「毒王」蝙蝠 揭秘蝙蝠带毒不中毒之谜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2020年也即将过去六分之一。
如果你要问我这过去的两个月有没有什么遗憾的事情,那我会告诉你,如果我要是知道过年这段时间出不去,那么我当初绝对不会就只喝一杯奶茶这样草草了事,起码也得吃顿火锅啊!
可惜,我现在只能望梅止渴,过着一边看美食照片一边写稿的生活。要问我为什么会这样,那还得从一只蝙蝠说起。
那些与蝙蝠有关的疾病
新年伊始,随着新冠病毒的爆发,蝙蝠、野味等词便成了热搜常客。一张带毛的蝙蝠汤图片更是被人手传阅,虽然已经辟谣这张图片与此次疫情无关,但在当时还是惊的人哑口无言,不禁感叹,怎么会有人吃这种东西呢?
回顾中国历史,也只有在《神农本草经》里提了一下,用夜明砂(蝙蝠屎)治疗眼疾的事,除此之外,再就没见过有关食用蝙蝠的记载。
那么为什么大家一说到蝙蝠就会联想到野味、疾病,活体病毒库等词呢?如果想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就得先来讲一讲那些与蝙蝠有关的重大疫情。
图片来源:pixabay.com
虽说很多疫情与蝙蝠有关,但这里Dr.Why必须要为蝙蝠发声,蝙蝠真的很无辜,蝙蝠也没有错,它们之所以能引发多种人畜共患疾病,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口的增多,我们逐渐地入侵了蝙蝠们的领地。
例如,马来西亚的一些商业养猪场就扩建在蝙蝠栖息的森林里,这也成为了尼帕病毒爆发的导火索。
1998年10月,马来西亚北部地区的养猪场里,很多工人开始出现发烧、头痛、恶心、四肢无力的症状。与此同时,这些猪场里的猪也集体患了脑炎。随后,尽管政府立即采取措施,可还是没有止住疫情的传播,到了年底,疫情更是蔓延到了新加坡,印尼等地[1]。
截止至1999年12月,马来西亚、新加坡及印尼尼帕病毒性脑炎发病共283例,109例死亡,病死率达38.5%。除此之外,当时的疫情直接导致马来西亚近900个猪场,差不多90万头猪被扑杀,可谓损失惨重。
之后的几年,相继有尼帕病毒爆发的消息,科学家们也逐渐发现一些食果蝙蝠才是尼帕病毒的自然宿主,而猪极有可能是吃了被蝙蝠污染的果子而被感染成为中间宿主,继而传染给人。
图片来源:nightingales.in
与尼帕病毒同属的亨德拉病毒也是这样传染给人类的,只不过亨德拉病毒的中间宿主是马。因为病毒基因组的相似性,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在第七次报告中,就将尼帕病毒和亨德拉病毒共同归为亨尼帕病毒属(Henipavirus)[2]。
图片来源:wiki 电镜下的亨尼帕病毒属
如果说这两个疫情爆发的年份比较早,大家没什么印象,那么我们接下来要说的疫情,绝对会勾起一段混着消毒液味道的回忆,那就是2003年的“非典”事件。也正是这次事件,让大家将蝙蝠与野味联系了起来。
2002年底到2003年7月,“非典”共波及全球32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感染人数共8096例,死亡774例,平均病死率为9.56%[3]。当追踪感染源时,香港大学的研究人员起先将目光锁定在广东野生市场里售卖的果子狸身上,认为果子狸才是“非典”的元凶。
直到后来,有研究人员发现,蝙蝠身上同样携带SARS病毒,人们才将注意力转向了蝙蝠。2013年武汉病毒研究所人员认为,“非典”的真正传染源,也就是自然宿主可能是来自于云南等地的一种蝙蝠——中华菊头蝠(Chinese horseshoe bats),而果子狸只不过是不幸被感染的中间宿主[4]。
图片来源:wiki
其实除了这三种病毒以外,传染速度极快的埃博拉病毒、引发严重呼吸系统疾病的MERS病毒,它们的自然宿主也都是蝙蝠。而这些病毒的传播途径也无外乎是,蝙蝠——中间宿主——人。当然有些小型的吸血蝙蝠也可通过直接叮咬等方式将狂犬病毒传染给人。
但是不管是间接传播还是直接传播,蝙蝠作为这些病毒的自然宿主,不仅啥事没有,还身强力壮,有个别长寿的甚至可以活到40多岁。
那么为什么蝙蝠能将病毒传染给人,自己却没有事儿呢?它们在承载人畜共患病毒的能力方面又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别急,Dr.Why这就从蝙蝠的生态学特点以及基因变化的角度和大家说说,这个有着“超能力”的物种。
啮齿动物被KO
从生态学特点上来说,蝙蝠是仅次于啮齿动物的第二大哺乳动物,数量几乎为全球哺乳动物的20%。蝙蝠种类繁多,约有1200种,且生境分布也非常的广。
传统上可将蝙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吃水果的蝙蝠,它们一般体型较为健硕,一类则是以昆虫或动物血液为食的小型蝙蝠。(实力证明吃素真的不一定会瘦)
全球蝙蝠种类分布
刚刚我们提到蝙蝠在数量上略逊色于啮齿动物,只能居于第二,可在病毒携带上,蝙蝠绝不认输。
2013年由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疾病生态学教授安吉·路易斯(Angie Luis)指导的一项研究就表明,在携带病毒的数量上,蝙蝠完胜啮齿动物[5]。
研究人员先是通过编译,分析鉴定出的每种病毒的数据库,然后再将蝙蝠与啮齿类动物携带病毒的能力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啮齿动物携带的病毒总数比蝙蝠略多(179/137)。但蝙蝠在每个物种中都携带更多的人畜共患病毒。具体而言,平均每个蝙蝠物种都能携带1.79种人畜共患病毒,而啮齿动物的每个物种中只携带1.48种病毒。
更要命的是,蝙蝠携带的病毒量还可以通过不同物种生存环境的重叠而实现倍数增长的。也就是说,蝙蝠的每个物种所携带的病毒都可以共享。
路易斯表示,如果将一种蝙蝠放到另一种蝙蝠生活的地方,那么这些蝙蝠携带病毒的量是非常可怕的,因为一种病毒平均可以感染4.51个蝙蝠物种。
这么一看,蝙蝠在携带病毒这点上,的确有点厉害。现在我们说完了蝙蝠在生态学特点上的与众不同之处,接下来我们再来说说蝙蝠为什么能不受病毒的影响。
会飞的哺乳类
首先,蝙蝠作为唯一会飞的哺乳类,的确是有些“超能力”在身上的。当然这里说的超能力可不是像《蝙蝠侠》中的那种(毕竟电影中蝙蝠侠的超能力是有钱),而是神奇的“修复能力”。
为了生存和飞行,蝙蝠必须要将新陈代谢提高(通常是同等大小啮齿动物的两倍)。高代谢必将会带来更高的组织损伤,同时极高的代谢水平也让蝙蝠体温升高,可达40°左右[6]。
图片来源:wiki
这要是放到其他哺乳类动物身上,估计热都热死了,可蝙蝠早就在进化中克服了这点。既然是高代谢引起的组织损伤,那么只要能提升自身的修复能力不就好了,因此,蝙蝠便在进化中得到了修复组织的能力,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蝙蝠会这么长寿。
当然有了组织修复能力还不够,想要不被病毒所侵蚀,还得再加把劲儿,免疫系统也得跟着升级才行。
此前就已经有很多研究表明,蝙蝠的免疫系统非常特别,不仅可以增强对病毒的防御能力,还可以快速减轻一些炎症反应。由新加坡杜克-国立大医学研究生学院新发传染病中心主任王林发指导的一项研究显示,蝙蝠的超强免疫力可能与缺失的PYHIN基因有关[7]。
PYHIN基因是炎症反应通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炎症又是导致的疾病、老化以及癌症的重要原因。因此王林发教授带领团队分析了十种蝙蝠的基因组,目的就是看看这些蝙蝠是不是有PYHIN基因缺失,结果发现,这十种蝙蝠的身上的确存在PYHIN基因缺失,而且是PYHIN整个基因家族都缺失了。
也就是说,因为PYHIN基因的缺失,蝙蝠可以一直处于一种低炎症反应状态,再加上极强的组织修复功能,共同组建了一个坚固的免疫系统,不仅可以控制并减轻病毒对自身的伤害,还可以让病毒的量维持到一个比较低的浓度。这可能就是蝙蝠携带大量病毒,自身却不会发病的原因。
图片来源:wiki 蝙蝠幼仔
不过这种能和病毒共生的技能却是我们人类模仿不来的。作为哺乳类动物,蝙蝠能超负荷承载病毒,超负荷让免疫系统工作,但是人类不能。人类的免疫系统一旦超负荷运转,那么随之而来的只有崩溃。
近日有关于新冠病毒中间宿主是什么的报道非常多,有说是蛇的,还有说是穿山甲的。虽然现在还没有定论,但这些动物都是被迫被摆上餐桌才成为中间宿主的。最后Dr.Why还是想说一句老生常谈的话,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东西也不能乱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