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互联网公司被裁员指南 谁会成为“冤大头”?
这些年我裁了不少人。
用前东家老板Allen老师(教英语的,不是美容美发的)的话说,就是心狠手辣。
这肯定不是啥好事儿,尽管也有员工因此去了更好的地方,但是那也是个人业务能力决定,我则属于罪孽深重的那个。
借着这一波疫情,说说互联网公司裁员这回事儿。
本文基于我个人的管理经验以及跟一些朋友(包括老板、高层、HRD等)交流的经验,不可能涵盖所有互联网公司的所有情况,仅供参考。
1
裁员为什么不能“心慈手软”?
企业也不想裁员,有时候没办法。
最近一个做投资的即友说:
对企业来说,裁员的沉没成本很高,没有人会奔着裁员去招人,但是需要裁员的时候,做决定可以慢,且要谨慎,但是一旦决定,二字诀:“狠”、“快”。
“狠”是因为一旦企业表现出仁慈的一面,就说明员工还有周旋的余地,拉扯来拉扯去最后闹得很尴尬。
“快”是因为这种事情夜长梦多,很多裁员是都突然通知的,而且快的甚至要求第二天甚至当天就走人。当然大部分会有几天交接期,一般不超过一周。
时间拖得越久,越容易出幺蛾子。大部分时候员工其实是好说话的,但是家人未必,我遇到过不下3次家人带着员工来公司闹事的情况。
我不想说谁对谁错,但是这种场面肯定是企业不愿意看到的。
另外通知裁员后员工是没有心思好好工作的,其工作状态可能影响到其他员工,大家都尴尬。
可以分几次谈,但是不能磨叽。
当然我说的“心狠手辣”不是枉顾员工权益,赔偿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或者再增加一些,没休的假休完,最后几天在职期内可以出去面试,这些都是“柔性”的手段。
执行裁员的管理层如果觉得不忍心,可以动用人脉给员工找找工作。
其实说到底,什么叫仁慈,仁慈就是让员工在职期间锻炼出能找到工作的本事,而不是让他们在一个舒服的环境下待到死。
变相裁员是另一个问题,不细说了。
2
怎么决定淘汰谁?
关于这个问题,我在知乎看到一篇文章是这么说的:
我可以告诉你这里面每句话都在扯淡。
其实裁员的顺序不是职位、薪酬等任何一个单一因素决定的,越是高级职位,越不单一,至于决定因素,分为业务层面和个人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