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他们到底在保卫什么
一起看起来是花边新闻的网络事件在疫情焦灼时发生了。某流量明星的部分粉丝举报了一家线上文学创作平台“AO3”,导致后者在国内遭到封禁。接着,该平台阅读和创作群体进行了反击。事件中涉及的诸多名词,对很多人来说宛如密码。而以偶像和在线文档为名发起的“战役”在更多人看来简直莫名其妙,只能解释为参与者“不上学太闲了”。
这恐怕是一种误判。
要俯瞰风波的全貌,就要回溯到近十年以前。家用计算机在城市中普及,中文互联网蓬勃之势初显。通过网线涌入年轻人眼帘的,是来自全世界的内容和内容包裹的文化元素。
“同人”,即利用已有作品的角色进行衍生创作,它的审美根源来自人性本能,关公战秦琼的故事讲了数代,我父辈看着山口百惠与三浦友和在屏幕上格外般配,也会幻想他们在生活中能不能凑成一对。“同人”在中文互联网的繁荣,与一代人的思维塑造密不可分。
与世界互联的过程中,信息的接收与创造同时发生着。中文互联网的力量改造着世界内容,一个集中体现就是作品的汉化。剧集字幕组、游戏汉化组、网文翻译组林立,动力完全出自爱好而非利润。世界内容也重塑着中国网民的认知,贴吧、论坛、个站充斥着相关内容的讨论与争鸣。
在这种气氛中,对所见作品进行衍生创作似乎非常自然。写手、画手呈现出人物其他的万千种可能,一些价值和情绪超越了原作框架的束缚。
基于类似的思维习惯,新一代粉丝群体早已和杨丽娟故事里苦求一人的“追星族”气质迥异。她们想要参与塑造偶像的过程。热爱是年轻人的刚需,哪张漂亮的脸作爱火的燃料,逐渐没那么重要了。
经典的长尾理论此时诞生:互联网没有仓储压力,内容的长尾巴得以现形。这条尾巴上有小众游戏、冷门明星、生僻美剧……每一种内容,都有爱好者正跨越物理限制网络认亲、抱团取暖。
一朵浪花与另一朵浪花相逢,这种相认隐秘进行着。那些“字都认识连起却不知道在说什么”的名词,成为接头暗号。这是一种有意为之,排除掉不能理解的“外人”,又使得自己人的相遇平添一种戏剧性的快乐。亚文化圈子形成了。
10年过去了,无数个相认引发的连锁反应如今已然清晰:当年抱着键盘的小孩成为社会中坚,亚文化进入主流文化视野。爱好带来影响力,意味着真金白银。弹幕网站哔哩哔哩上市,跨年晚会获主流媒体热烈讨论。被反复改编的“IP”中,《盗墓笔记》是《鬼吹灯》的同人作品。线上相逢的一个点击不再微不足道。实际上,无数个点击积累成的注意力是这个时代最值钱的资源之一:流量。
与此同时,中文互联网的结构正逐渐变化。分散的、小圈子式的论坛和个人网站不再普遍,社交网络和具备社交网络功能的内容平台成为沟通的绝对主力。另一方面,接受世界内容的野生渠道逐一封闭。版权的灰色地带被清扫,字幕组被收编,大内容平台瓜分把持着中文互联网外天空的呈现方式。
圈子内部,金字塔结构逐渐显现。一些因爱好相聚的年轻人发现,抱团取暖感觉太好,维护圈子的存在好像比爱好本身更重要了。在一些圈子内,[层级倾轧激烈,]圈子外部,资本发现了爱好的力量。分散收割显然不够高效,培育头部创作者成为不少商业力量的常见操作。
当亚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取胜”,获得主流的关注,承担主流的义务,它就要面对一个终极问题:什么样的内容是得体的。
AO3的诞生源于保护。所有被爱的东西都有憎恶者。最初,国外“同人”创作者活跃于博客群Livejournal。因为网络骂战增多,资本审查频繁,一位颇具影响力的创作者创造了AO3,中文名可直译为“我们自己的文档”。这个创作平台的原则之一是,绝不删除任何一份档案,让所有的“标签”都有生存空间。
“饭圈”的发展则代表故事的另一种走向。早先,粉丝群体中最耀眼的意见领袖是创作者。他们隐藏于论坛和个站里,塑造着明星的网络形象,获得点击和评论,明星对此并不知情。
几种推力之下,饭圈与创作者群体彻底分家。饭圈的中心从创作者变为“大粉”,能够了解资本运作、影响小粉丝的意见领袖。圈内层级森严,管理有序。年轻的女孩男孩为了爱,甘作流量的搬运工。他们每天“做数据”,为偶像刷榜单、炒话题。
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流量明星的后援会组织物资捐赠,各地联动,账目公开。另一些时期,粉丝的工作还包括控制评论,保证偶像相关话题下全是好话,还为作品刷高分。举报的方式被越来越频繁地利用。一开始是出于自保,反击“对家”对“自家”的恶意攻击。逐渐,年轻人发现了这一方式的威力。
偶像文化的兴起曾伴随着女性自我的觉醒。她们厌倦了被观看,“翻身”物化男性,将秀气的男孩子作为凝视对象。在同人作品中,女作者编织着男性的命运。资本来了,以漂亮男孩为主角的影视剧大把捞钱,并在剧集播出很久后还提供花絮,名为“售后”。粉丝对偶像在荧幕外展现出任何女性气质避之不及,把“女化”看作侮辱。
在这个春天,冲突再一次爆发。创作者小说中“女化”的部分出现在公共平台,引得粉丝不满,最终举报。斗争的尾声陷入老套的饭圈斗争。一部分人要以爱AO3的名义,举报另一批人作为反击。
更多人再一次审视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去年夏天,这家创作平台的创始人之一获得了科幻界最高奖项之一雨果奖,她在颁奖感言中说:艺术创作不是孤岛,它诞生于群体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