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学、地名学、科技名词都属于专名学的范畴;研究专名学内容之一是探索人地名之间以及人地名与科技名词之间的内在关系。专名学中包含有人、地名成分的术语,一般来说,从构词上以及方便使用来看,无疑地都应做到同名同译;国外专家也十分注意名词术语和人、地名拼写的一致。下面简要谈谈术语的翻译问题。
科技界的人名翻译五花八门、形形色色,但具体译名要具体对待。有时要重点考虑“名从主人”,要为其“正名”;有时要重点考虑“约定俗成”;有时重点考虑“服从主科”,向主科靠拢,与主科一致;有时则要重点注意规范化,在译名和用字上要与新华社等编的手册和译音表一致。当遇这四方面有矛盾时,则需细致深入讨论确定。中国社会语言学家陈原先生曾经举美国数学家、信息论创始人Claude Elwood Shannon(1916-2001)为例,竟给出中文翻译有“山农”“ 山侬”“申农”“仙农”……一变十一二乃至十七八者已非罕见。译名不统一已成为严重的“公害”;正如陈原先生所言,一个“科学家到我们国家摇身一变成了七八个人了,译名不统一妨害我们的工作”。
据了解,有不少与地名有关或来源于地名的中文译名与地名译名并不一致,需要再协调统一。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外国地名的术语译名一定要和地名译名完全统一;比如英国的Greenwich,其中文翻译“格林威治”和“格林尼治”可暂时并存,到适当的时候和条件成熟再解决。正如中国科学家钱三强先生在“努力实现我国科技名词术语的统一与规范化”一文中所指出的“遇有外国地名时,要根据中国地名委员会制订的规范地名,加以统一表达”。为此,为保证地名和自然科学名词译名的统一规范,笔者认为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所属各学科自然科学名词,凡包含有外国地名成分的名词术语其汉译名原则上必须与中国地名委员会颁布的译名要统一。
在当今社会,科技翻译的地位日益凸显,而科技翻译的核心困难是新术语的翻译。最近在中文世界,“元宇宙”一词非常火爆。据说,这一火爆的“元宇宙”译自英文metaverse;该词是一个合成词,由前缀meta-(超出的、虚拟的)和universe(宇宙、世界)的后半部分组合而成。英文metaverse最早出现在美国科幻作家尼尔•斯蒂芬森先生在1992年出版的小说《雪崩(Snow Crash)》中;这部小说描绘了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虚拟数字世界。此书于2009年由郭泽先生翻译,并由四川科技出版社出版引入中国;但是,该译本对metaverse一词的翻译并非为“元宇宙”,而是“超元域”。笔者认为metaverse一词的中文译名不仅欠妥而且有“一名多译”现象,该词的中文译名应该是“超宇宙”。
术语译名一定要采用该学科通用的规范术语,如果对相关领域知识有一定了解,又肯多查资料,大多问题都可解决。要想避免译名差错,归根结底还是要平时多积累,勤于查证,时刻提高警惕,绝不想当然。要确定一个术语尤其科技术语的译名,虽然不可能要花上很长的时间,但是可真不容易。正如中国近代译坛先驱严复先生所言:“一名之立,旬月踟蹰”。中国教育家周仪荣先生曾经在《命名与翻译》的学术讲座上说过:“译名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这也许是当下我们从事翻译正面临的重大挑战”。其实,不少外文术语的中文译名需要多年的揣摩与尝试;所以术语翻译要慎之又慎,不可以掉以轻心。
文/刘艺(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