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财讯 » 正文

全球财经:10年来逾30公司反向收购上市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5-03  来源:联合早报
核心提示:反向收购(也称倒置收购)活动也有热潮和寒凉时期。在2014年,有八家公司反向收购上市,其中五家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挂牌。2011年


反向收购(也称倒置收购)活动也有热潮和寒凉时期。在2014年,有八家公司反向收购上市,其中五家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挂牌。2011年和2009年也各有五家反向收购上市,2007年和2008年则是干涸期,没有任何公司成功这么做。

王阳发 报道

ongyh@sph.com.sg

过去10年来,有超过30家公司通过反向收购(reverse-takeover)方式借壳上市,反向收购活动最高潮时期是在2014年。上市至今发展得最成功的是在2006年7月间上市的丰益国际(Wilmar International),目前的市值已是上市时的超过10倍,达到234亿元,并且在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成份股市值排行第五,仅在新电信和三家本地银行之后。

不过,丰益国际并不代表反向收购上市股票整体的表现,这家公司在蓝筹股当中也属于异数。

反向收购(也称倒置收购)活动也有热潮和寒凉时期。在2014年,有八家公司反向收购上市,其中五家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挂牌。2011年和2009年也各有五家反向收购上市,2007年和2008年则是干涸期,没有任何公司成功这么做。

上月20日,中国之星食品集团(China Star Food)反向收购新交所上市家庭耐用品公司Brooke亚洲后,凯利板开始交易。

反向收购上市原因很多

一般上,促使企业选择通过反向收购上市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原因是公司可能无法接受按一般首次公开售股(IPO)上市所能得到的市场估价。在牛市和IPO热潮期间,一般IPO市场能给予很好的估价,公司都选择通过一般IPO途径上市。另一个原因是,公司可能不想大程度稀释股权,因为上市条例有规定一般IPO时要卖出一定比率的股权。

反向收购上市与一般的IPO上市最大的不同,在于股市的挂牌公司数目并没增加,因此不容易让人理解反向收购上市也是首次公开售股上市的一种。反向收购上市往往因为收购交易完成后新的大股东持有超过90%股权,而须进行股票发售活动以符合挂牌要求。

其实,无论是一般IPO或反向收购上市,新交所评估是否批准上市时,考虑的管制要求都一样。

新交所股票和固定收益主管周士达受访时说:“新交所有各种筹集资本的方案以满足各公司不同的业务需要,反向收购是其中一种。我们有成功的反向收购例子,有些已发展成为10亿元以上的公司,为现有股东创造新价值,并在我们的平台为投资者提供另一种投资选择。”

不过,与一般IPO比较,反向收购上市的公司很少,因为要寻找可收购的挂牌空壳时,必须确保收购了挂牌空壳后不会有太多手尾,包括怎样把目标公司的现有业务卖掉;反向收购者的业务对目标公司股东是否有吸引力,因为除了新交所,也需要目标公司的股东批准交易;过程与IPO一样需要八九个月,还得付出买壳的成本。

成功例子不多

有业界人士认为,反向收购热潮已经过去,由于上述种种困难,反向收购上市成功的例子不多。

资深股票经纪冯施钧受访时说,反向收购上市不至于不受欢迎,但它们必须有吸引人的业务模式,最重要的是要有盈利潜能,而在现在的宏观环境,要提供盈利潜能比较困难。

本报根据新交所和彭博社资料的统计显示,丰益国际是过去十年这33家反向收购上市的公司当中,上市时市值第二大的股票,一开始便属于较大型的股票。当年的小股当中,如祐玛战略(Yoma Strategic),当年市值只超过1亿元,如今市值超过9亿元,表现仅次于丰益国际。它们反向收购后是在主板交易。

这10年来,共有18家公司以反向收购到主板上市,除了它们和最后两只上市的公司,其余14家从上市至今市值都下跌。

在2014年12月上市的鹏瑞利置地集团(Perennial Real Estate Holdings),以及约两周前上市的中国之星食品集团,上市至今市值分别上涨18%和27%,而且是在同期间海指市值下跌的情况下逆流而上。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光大水务(China Everbright Water)是这10年来反向收购上市时市值最大的公司——23亿7500万元,如今市值下滑至16亿9014万元。

凯利板和其前身(自动报价股市),在这10年来有15家公司反向收购上市,大多数市值下跌或已停牌。例如,格兰特投资(Gallant Venture)的市值至今下跌16%至10亿1324万元,海指同期涨幅达21%。格兰特投资后来已转到主板上市;上市至今市值上涨的公司仅有四家。

整体来看,这33家反向收购的上市公司中,六成目前股价低于0.20元,它们大多数股价不到0.10元。

与一般IPO比较,反向收购上市的公司很少,因为要寻找可收购的挂牌空壳时,必须确保收购了挂牌空壳后不会有太多手尾,包括怎样把目标公司的现有业务卖掉;反向收购者的业务对目标公司股东是否有吸引力,因为除了新交所,也需要目标公司的股东批准交易;过程与IPO一样需要八九个月,还得付出买壳的成本。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