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宁夏 » 正文

全球资讯:宁夏 辛劳的父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5-04  来源:宁夏新闻网
核心提示:5月3日,在银川市金凤区一建筑工地,为了生计和孩子上学,很多农民工在辛苦劳作。 本报记者 季正 摄把孩子留在老家,迫不得已!农

5月3日,在银川市金凤区一建筑工地,为了生计和孩子上学,很多农民工在辛苦劳作。 本报记者 季正 摄

把孩子留在老家,迫不得已!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尤其是边远山村农民,不得不想办法改善家庭经济生活条件。他们背井离乡进城打工,愿望单纯又单一,就是出卖力气给孩子衣食无忧的生活。

4月28日中午,艳阳高照,陈龙正在银川市金凤区一建筑工地和工友架设消防管道。作为一名留守儿童的父亲,陈龙这几年每年只有3个多月能在老家陪伴上中学的女儿,其他时间都奔波在银川市各建筑工地,钻沟渠、架管道、抹水泥这些工作占据了他生活的大部分时间。不过,干这些又脏又苦又累的活,在他看来,既是无奈之举却也甘之如饴,因为有活干,意味着有钱赚,这样女儿才能有更好的生活条件。

为了生计,忍痛离开半岁的女儿

今年40岁的陈龙是家中老幺,有两个哥哥和三个姐姐。作为家中老小,陈龙成长过程中尽得父母、哥哥姐姐的宠爱,或许正是因为这份宠爱,小学毕业后他不想继续读书,父母也默许了。

“我学习不好,又不想一直呆在农村,那时候只想着去看外面的世界,但小学毕业时才十三四岁,家人根本不让出来打工。”陈龙说,当时家人基本事事都依着他,但在去打工还是留在老家种地这个问题上,父母的意见却不容违背。最终,他顺应家人的要求,留在隆德县桃山乡的老家打理十几亩山地。到了成家的年龄,经家人张罗,他很快就和同乡一个女孩完婚。成家后,他觉得自己能做主的事多了,一心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所以,结婚不到两个月,他就带着妻子去了内蒙古包头,那是1999年。直到次年8月女儿蓉蓉出生,因为夫妻两人打工,孩子无人照看,才无奈返回老家。

“刚开始只想去看看世界,出去后才发现打工比种地轻松且来钱快,一个月最多时能挣1000多块,那时在县城当老师的哥哥一个月工资才八九百元,这样的收入更让我们想往外跑。”于是,女儿半岁时,陈龙将孩子托付给母亲,和妻子再次去了包头。年轻的他们根本不知道,女儿已成了留守儿童中的一员。

“可能有了孩子就更希望多挣点钱,对家的责任也更重了。有时候干得越起劲越想孩子,会想她是在睡觉还是在玩耍,有没有穿暖,有没有哭闹。我媳妇也一样,经常收工后想女儿想得流眼泪。”陈龙说,“想也没办法,回家种地挣不上钱,趁着年轻在外面下下苦力更适合我们这样的家庭。”

难得见面,女儿第一句不是喊“爸爸”

“女儿7岁以前,我和她妈妈每年只有春节能回家呆一个月,平常一周给家里打个电话,就这样,每年见面的头两天孩子还是直往奶奶身后躲,想叫过来抱抱都特别费劲。”陈龙边说边从破旧的牛仔裤口袋里拿出一包皱巴巴的香烟,抽出一根点燃,狠狠吸了一口。

“媳妇因为女儿很少叫‘妈妈’心里难过,加上老人年龄大了身体也不好,娃娃又到了上学的年龄,家里需要有人照顾。我俩一合计,决定以后我一人出来打工。”陈龙说,妻子高中毕业,从辅导女儿的学习方面来讲比他在行,所以妻子留下了。

虽说上学后,蓉蓉身边有了妈妈陪伴,但爸爸对她而言,依旧只是每年春节时好吃的和漂亮衣服的代名词。这点,陈龙感触很深。“印象中,那会儿女儿上五年级,有一次我打工回家时她刚好放学进门,看到我第一句不是喊‘爸爸’,而是眼睛滴溜溜找行李。因为每次回家,我都会买些县城买不到的好吃的,她知道我回来,自己就有口福了。”说到这儿,陈龙笑了,一脸苦涩。

让陈龙自豪的是,女儿的学习成绩在学校名列前茅。小升初考试,蓉蓉以全乡第二名的成绩考到县城中学。为了更好地照顾女儿,陈龙在县城租了间平房,每月300元租金,让妻子陪女儿进了城,他则将打工重心从包头移到离老家更近的银川。“女儿学习好,对我来说就是希望,我当初没有好好念书,现在就算打工也只能干体力活,有时候想包个活干,因为大字不识几个不会看合同也只能算了。”对此,陈龙很遗憾,所以将希望全寄托在女儿身上。

再苦再累,只要孩子有出息就值了

前几年,陈龙在包头打工时没条件买手机,只能找公话亭拨打家里的座机,和孩子联络很少,对孩子的关注更少。所以,父女间生疏是预料中的事。“乡里娃娃都是这么过来的,有啥办法?”正因如此,陈龙一点儿不责怪孩子,也更希望女儿未来学业有成,能有份稳定的工作,安安稳稳过日子。

如今,在银川建筑工地干活的陈龙有了一部触屏手机,这是前年他在手机市场花100元淘来的二手货。手机相册中,最多的是女儿的照片,有做作业的,有帮妈妈在地里干活的,还有熟睡时的。“现在条件好多了,想孩子了立马就拿起手机给家里打电话,收工了还能看看照片。”陈龙说。

“我们老家山大沟深,靠天吃饭,后来退耕还林,山上的地被征收得差不多了,一个村子里10个青壮年有八九个都出去打工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不打工日子就只能往倒退了过。”陈龙告诉记者,作为父亲,他始终想把女儿带在身边,或者自己哪儿也不去,只留在家里,过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但现实的残酷又让他无法招架。

忙碌一天后,陈龙时常会想,如果孩子将来考不上大学怎么办?再过几年自己年龄大了,回家后家里又会是什么情况?“可能相比别人,我没陪着娃娃长大对她来说童年缺了点啥,但对我而言,这么拼命地干活,都是为了给她攒钱上大学,希望她以后比我和她妈妈有出息。”陈龙说,这就是他最大的心愿。

忙完手头工作后,陈龙将我们带到离现场工程部近些的地方,再三拜托我们在报道中不要提到他和女儿的真实姓名。当记者想拍摄他工作状态的剪影照片时,他也婉拒了。在他看来,上初三的女儿如果看到父亲穿得破破烂烂,在工地上靠架管道生活,心里会不好受,“我这个样子,还是不让她看到最好,她只要知道爸爸爱她,好好学习就行”。(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记者李奕辰赵锐)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