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城市 » 正文

全球观点:巨大的美国 即将倒下了 日本将拿起复仇的利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5-11  来源:全球资源网
核心提示:全球观点当中,有一个特别的,就是日本造核武是为了向美国寻仇。军事评论员宋涛表示:日本可能用核武器向美国寻仇,只能说这是一

全球观点:巨大的美国 即将倒下了 日本将拿起复仇的利剑


美国下场

1.日本复仇美国有多远

全球观点当中,有一个特别的,就是日本造核武是为了向美国寻仇。军事评论员宋涛表示:日本可能用核武器向美国寻仇,只能说这是一个比较天方夜谭的想法。因为无论从国力还是从地理位置还是从各方面政治经济因素考虑,美国和日本都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在日本提出“无核三原则”之前,曾经有过自己发展独立的核武器的想法。但是作为二战期间的敌对国,美国对于日本发展核武器也是非常敏感的。


为什么日本会从自己研发独立的核武器到提出“无核三原则”,这实际就是一个美日之间的妥协。美国向日本提出,我为你提供完全的核保护伞,来换取你拿出“无核三原则”放弃自己独立的核力量。这也是美国为了防止日本如果真的拥有核力量以后可能会向美国叫板甚至极端化的出现像这种所谓的“向美国寻仇”的情况。

那么从可以预见的将来来看,美国仍然不会改变禁止日本拥有自己的核武器这样一个基本的战略方针。未来最大有可能地妥协也就是美国会同意把一部分核武器部署在日本,为日本提供更好的“核保护伞”,同时也可以有效的威慑日本国内的一些不安分的势力。那么,至于后续是不是会走到这一步,那还取决于美日两国国力的变化以及军力的变化,以及整个国际形势的改变。

2.日本“藏起来的”经济实力不容小看(2012年11月)

全球观点,在松下、夏普发布巨额亏损的消息后,国内不少人认为日本电子产业从此进入衰退期,制造业面临严重危机。事实果真如此吗?事物兴衰轮回,在我们看到日本电子产业衰落时,应该警惕被衰落所掩盖的日本新一轮电子产业发展攻势,更要看到:日本隐藏的经济实力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事实上,日本电子巨头早已进行产业调整。作为产业调整的整合者,日本产业革新机构扮演着重要角色。该机构由日本三井住友金融集团、三菱UFJ金融集团等众多财阀企业协同日本政府组建,近年有不少大动作。如在今年2月,日本产业革新机构与日本瑞萨电子、富士通、松下合作成立新的半导体设计公司,利用3家企业在影像处理、通信技术等方面的优势,重点提高应用于智能手机、汽车制动的大规模集成回路系统(LSI)研发能力。

在日本电子产业巨头加强资源整合和协作的同时,它们也在低调等待另一个带动电子产业扩张的时机,那就是以智能城市、智能电网为首的智能产业。为了获得发展优势,2012年10月,东芝和日立制作所向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提议设立关于电能储存系统的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日前获得了批准。这是智能电网领域首个以日本为主体设置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日本还被选为负责委员会运营的国际干事。

可见,日本电子产业正在实施韬光养晦的策略,日本经济实力的现状与发展前景不容小看,我们不应急着下结论。此前,国内不少人认为日本经济发展严重依赖中国市场,这种观点并不准确。日本企业、产业已经在中国布局多年,藏在我们产业中很多核心的地方。人们并没有感觉到它们的存在,熟悉的往往只是索尼、松下等品牌,但在日本,包括索尼、松下都是主要做“小玩闹”的公司,日本的核心企业实际是不做那种具体产品的,而是做装备制造、金融、商社等,地位相当于中国的央企。因此,中国抵制那几家公司产品的意义不大,它们出现巨亏也未必会让日本伤筋动骨。

同时,日本并不完全依赖于中国,它在全球市场包括美国、欧洲、加拿大、澳大利亚市场及新兴市场有很多产业,甚至在越南、蒙古等国也有大量投资。所谓日本国内经济不景气,其实是因为产业外迁,就像我国的温州地区现在虽然看起来不景气,其实是因为大量温州人到国内市场、全球市场赚钱,本地只有留守人员。日本也是这样,他们的经济实力并不完全都在国内。

在“失去的十年”中,日本确实出现股市暴跌、房价暴跌,但在房价、股市损失一半的同时,日元升值了一倍多。如果用美元计算,日本的房价、股市并没跌,而且日元升值虽对日本的产业和出口带来短期不利影响,但也促进日本加速迁出那些不赚钱或者低附加值的产业,集中精力做高精尖产品。日元升值还降低了海外并购的成本,日本企业得以乘机收购大量矿山和海外资产,带来的益处超过升值造成的损失。

因此,仅仅依靠中日GDP对比和部分日本知名企业巨亏的新闻,我们不能真正理解日本真实的经济实力,舆论宣扬这种误读只会加深老百姓的误解。与日本相比,我们引以自豪的不少“中国制造”其实就是在做组装,许多关键技术仍在别人手里。一旦中日打起贸易战,拒绝日货、拒售稀土确实是对日本的制裁,但日本不出售关键零部件,导致中国企业无法组装产品,也是一种制裁。要和日本经济对抗,我们必须有独立自主的产业体系,有自主研发的核心零部件做替代才有底气;要想拥有真正的“中国制造”,就要提高我们的装备制造业,提高我们的军工水平,拉动制造业、材料产业的升级。

从二战后的国际变局来看,大国之间通过打经济战进行较量的情况越来越多,而这种经济战不是简单地抵制对方商品,因为这种方式是打不赢的,我们一定要学会利用我们的经济体系。为什么有的国家能打赢经济战,就是因为它们有发达的制造业,能够占据高端,有自身的一套独特体系。例如日本是依靠产业和商业金融结合的财团,美国则是靠华尔街的力量。

日本制造业经济体仍很强大,并不是媒体上说的“衰败了”,它只是因为在上世纪80年代扩张时遭遇美国的打击,所以开始躲起来、暗中较劲。它们这么多年来隐藏起来的经济实力可能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所以在看到日本产业陷入困局的报道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日本财团的行动,因为它们往往是日本产业升级、商业化、业务化的推动者。如果我们分析日本产业和经济时仅仅聚焦在一个公司一个事件上,将会错过日本经济在镁光灯外的活动,从而在这盘“围棋”上,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3.日本科技崛起


“日本军事科技比中国强大得多,甚至美国也要依赖日本军事科技”,这是网络上一些文章常见的开头,那么日本军事科技真是如此可怕吗?观察者网小编带着好奇查看了日本防卫省研究本部网站,查看了一下该机构近年来发布的一些日本“最新军事科技成就”,客观的讲,里面确实有一些在国际上也能拿得出手的新技术,再一看细节……顿感“脑洞大开"。不信的话,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这个网站上最新的一些发布内容吧。

“电波画像”制导

2015年1月,日本防卫省研究本部发表,该部门最近完成了一次雷达成像制导导弹(日文称为“电波画像”技术)的试验,从发表的图片来看,这次试验中充当试验平台的是日本最新的AAM-4导弹。

防卫省研究本部发表的资料称,导弹的雷达发射电波,并接收目标反射的回波来进行探测。但是现代隐形舰船的电波反射率很低,且行驶速度相对缓慢。这就让回波经常淹没在海面背景杂波中,这样一来使用旧式的雷达探测目标就变得很困难。

用全世界最贵的空空导弹进行测试,准备研制全球最贵的反舰导弹……

于是,航空装备研究所就开始利用高级信号处理技术来利用接收到的回波进行成像处理的技术,有了这一技术,即使遇到隐形目标,也能通过对目标的成像而进行制导了。

作为研究中的一环,为在实际飞行环境下运用主动雷达目标进行成像测试,发展图像处理技术,并获得关于制导技术的相关数据,在2014年10月到11月间在新岛分部实施了发射试验,试验达到了预期目的。

自卫队将在对试验获取数据进行详细分析后,对这型技术的发展以及实用的可能性进行讨论。

观察者网军事评论员认为,雷达合成孔径成像技术已经是现代比较成熟的一种技术,将这种技术用于制导领域,一般是用来攻击地面固定目标,因为合成孔径成像技术有成像刷新率低等缺点。不过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运用主动有源相控阵雷达后确实可以探测到移动目标,但是图像刷新率依然较低,无法对高速移动目标进行成像,所以无法用于探测隐形飞机之类的目标。

据透露,中国目前正在研制中的CM-102反辐射导弹可能就具备主被动双重引导头,其主动引导头采用的就是雷达合成孔径成像原理,可以用于紧急关机并转移阵地的敌方雷达车。

但日本的这一技术似乎是想要将这一技术用于探测海上舰船——中国的022导弹艇是一个显而易见的假想敌,据传一般的主动雷达制导反舰导弹无法有效锁定这种导弹艇。

而防卫省之所以用AAM-4导弹为平台进行测试,也是因为该导弹上有日本引以为豪的一项新技术——全世界独一无二安装有源相控阵雷达的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当然也是全球最贵的空空导弹)。

这一技术听起来非常完美,只不过,如果日本真的制造出有源相控阵雷达制导的反舰导弹,那毫无疑问又要创下一项世界纪录——世界上最昂贵的反舰导弹。

“双重后座”低后坐力火炮射击试验

2014年12月,防卫省发表了新型低后坐力火炮射击试验的消息。据称,陆上装备研究所为了让轻型车辆上能够搭载大型火炮,正在研究如何能让火炮射击时的后坐力变小。

据称,新型火炮采用了“双重后座”原理,简单的来说,这一技术就是把19世纪后期被淘汰的“架退炮”技术重新请回来。这种火炮将有一个可以随炮身一起后座的炮架,同时火炮的炮身也一起后座,两者间如果能够配合合适,就可以同时大幅度缩减火炮后坐力的同时大幅缩减火炮的后座距离(传统上来说,要减小后坐力对车辆的影响的话就要延长火炮后座距离,导致需要的车体体积增大)

据报道,自卫队研究本部不禁用同样的105毫米火炮分别在不同的炮架上进行了对比测试,确认火炮后座距离和后坐力的变化情况,同时还在火炮呈10度仰角的情况下进行了测试,来验证这一技术的可行性。

日本“双重后座火炮试验炮”原理示意图

日本“双重后座试验炮”及炮架照片

火炮后座距离比传统后座火炮大幅缩减

射击试验过程示意图

观察者网军事观察员指出,其实早在二战时代德国的K17型170毫米加农炮等老式火炮上就采用了类似的双重后座技术,但是这项技术在二战后就很少有人采用。原因很简单,它不能适应大仰角情况下发射的要求,因为它沉重的炮架必须和火炮炮身保持相同的仰角,就大大增加了火炮俯仰部分的重量,德国的K17型火炮就是因为这一原因重量达到了17.5吨,而二战中美国为应对这种火炮制造的M115型203毫米榴弹炮在口径更大的前提下重量仅为14.5吨,可见这个炮架有多重。

推测日本研究这一技术的考虑可能是使用轻型材料大幅度降低炮架重量,同时使用电子技术解决两次后座的控制问题。即使如此,这种火炮也无法用于现代的大口径曲射火炮,只能用于坦克炮或反坦克炮上。美国研制的斯特瑞克装甲车族中的直射火炮系统被取消的原因就是这种18吨重的轻型装甲车只能抵挡机枪弹,但要用它来和几十吨的主战坦克对阵……虽然美国不在乎装甲车被打爆,但是里面的士兵可死不起啊。最后斯特瑞克直射火炮系统遭到取消。

不过,考虑到日本13式轮式坦克重达26吨,防护力也没有比斯特瑞克更轻,也确实有减重的必要。同时,13式又没有像“斯特瑞克”那样采用“高大上”的无人炮塔(采用无人炮塔的“斯特瑞克”装甲火炮系统可以随便延长后座距离,13式采用炮塔结构,没办法这么搞),所以日本人由此“脑洞大开”,开始研制这种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新技术了。

不过,双重后座概念近年来也确实有复兴的可能,不过那是要与前冲击发等新技术结合使用的,美国就曾研制过类似的一种火炮。中国知网上也能看到中国有将双重后座和前冲击发结合的相关论文。

以上是目前防卫省网站上最新公开的两项奇怪技术,那么他们以前还有过什么“奇葩”的研究项目吗?我们接着看。

电子控制的超轻型榴弹炮

首先,去年中国在珠海航展上展示了AH-4型超轻型榴弹炮,这种39倍口径155毫米榴弹炮的重量可以减轻到3.9吨。美国的M777超轻型榴弹炮重量比AH-4型稍重,为4.2吨,但也属于非常轻的火炮,可以用直升机吊运。


电子控制装置原理,图中日文为:“伺服电机”、“阀门开闭控制”

超轻型榴弹炮线图

样炮


作为“科技立国”的日本在这方面当然不能落后,2003年,防卫省公布了他们研制的155毫米超轻型榴弹炮的样炮照片。与中美两国的超轻型榴弹炮相比,这种火炮采用了一种“电子控制”装置,用于控制驻退机,它通过控制一个阀门让火炮的后座能量均匀作用到驻退机上。在中美两国的超轻型榴弹炮上,为达到同样目的采用的是机械控制装置。日本的电子控制技术看起来似乎比中美都要“高大上”得多啊……

但日本的超轻型榴弹炮2003年出现样炮,此后就没有消息了……

带气泵的防毒面具

防毒面具是现代军队的必备装备,二战中喜欢使用“决胜瓦斯”(化学武器的讳称)的日本对这种装备的重要性当然更是重视,日本自卫队在2000年推出了00式防毒面具,算是一种中规中矩的防毒面具,唯一的问题是滤毒罐放在了嘴前面,和国际上新型防毒面具流行的将滤毒罐放在侧面的流行趋势相反。不过这样除了影响持枪瞄准外,也没有太大的败笔。

74式坦克乘员佩戴新型防毒面具——不知道为什么有完善的集体式三防装置的74式坦克为什么需要让乘员带防毒面具

轻型越野车乘员佩戴新型防毒面具,供没有完善三防装备的车辆使用才是这种防毒面具的主要用途,只是,那个巨大的“猪嘴”你们真不嫌重?另外,不能接车充,好像很不科学的样子

飞机乘员佩戴新型防毒面具,你得承认,这玩意儿看起来很科幻的样子就像特摄片里的“宇宙战队”啥的

与00式防毒面具的对比图,果然只能给车辆和飞机乘员使用,因为步兵若用了完全没法做别的动作了呀……

2014年,防卫省技术研究本部推出了一种新型的防毒面具,这种防毒面具供车辆和飞行器乘员使用,除了将眼窗改为大尺寸的单孔以扩大视野外,它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为了降低佩戴者的呼吸阻力,安装了气泵。这大概也算是全世界独一无二了,只是不知这种防毒面具打算怎么解决供电的问题,因为看起来好像它不能通过USB线接上点烟器来充电的样子……

13式轮式坦克的祖宗

最近有几张图在国内网络上挺流行,据说是日本在13式轮式坦克以后开发的新型车辆。据查阅日本防卫省研究本部网站,小编发现这辆车其实是13式轮式战车的祖先。它的开发可以追溯到2000年的“未来轮式装甲战斗车辆研究构想”,研制之初计划研制10种基于相同底盘的轮式战斗车辆,2005年左右制成样车,到2008年研究中止。

但雄心勃勃的10种战车方案最后缩减成了13式轮式坦克这根“独苗”……

不过这不妨碍我们欣赏一下日本设计的这个“高大上”的“未来轮式战车原型车吧:


日本计划研制的“未来轮式战车”基本型采用40毫米机关炮,在它基础上计划开发10种不同用途的变型车,包括高射炮,自行火炮、自行迫击炮、自行反坦克炮、侦察车、弹药补给车、人员输送车等,此外,该车底盘计划采用极为先进的主动悬挂系统,可以根据路面主动调节悬挂装置变型幅度,这个技术可是到现在为止没有任何国家的装甲车实际采用过的,日本13式最后也使用了弹簧悬挂……

2005年时开发成功的原型车上采用的各项技术,如液气主动悬挂装置,40毫米埋头弹机关炮,可编程榴弹、脱壳穿甲弹等……

正在进行越野测试的样车

正在进行40毫米机关炮试射

与各国轮式装甲车性能比较,可见日本轮式战车重量更重一些,但作战能力大幅胜出

40毫米埋头弹炮的先进性能,这种火炮的最大问题是……贵……所以结局嘛,你懂的……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