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发改委主任卢彦接受《联合早报》等媒体访问时指出,近期出台的五年规划,大胆地提出通过人口和城市功能的重新布局,未来人们放眼望去,北京全市都要是绿色的。
林子恒 北京特派员
zhlim@sph.com.sg
人口过多、交通拥堵、房价高涨、环境污染……谈到北京的生活状况,人们首先联想到的不外就是这几个悲观的画面。
北京市政府近期出台的五年规划就决定聚焦治理上述“大城市病”,大胆地提出通过人口和城市功能的重新布局,实现科技创新、绿色及可持续发展的新道路。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卢彦甚至表示,未来人们放眼望去,“北京全市都要是绿色的”。
卢彦前天接受《联合早报》、路透社和《华尔街日报》的联合专访,介绍了北京市“十三五”规划(2016年至2020年)的重点任务。
他提到,北京市未来五年的地区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速目标设定为6.5%。这与中国全国“十三五”规划中所定下的经济增长目标相符,但比“十二五”期间北京市所取得的年均7.5%经济增长、以及去年的6.9%增长都来得慢。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将力争通过更小的人口增量及能源消耗,来实现上述经济增长。
中心地带人口将负增长
卢彦指出,该市在“十三五”规划中首次设立了“红线约束”指标,包括常住人口规模必须小于2300万人、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必须小于2800平方公里等。
截至去年底,北京市的常住人口为2170万5000人。
其中,北京城六区的人口规模将不增反减,未来五年里每年平均下降3个百分点,但这些地区的经济增长还是要和全市的6.5%经济增长目标协调。
换言之,城六区要以人口负增长的方式,实现GDP正增长。
城六区指的是北京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和石景山区,是该市的中心地带。
卢彦说,许多发达城市的城镇化率过半后,都出现了恶性生态环境事件,包括伦敦雾霾等。事实上,北京多年来也遭雾霾困扰,该市去年年底还首次启动了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
市政府因此决定,要扭转通过聚集大量人口和消耗大量资源来刺激经济发展的传统思路,转而通过科技创新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卢彦提到,北京将在未来五年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并且将密切关注原始创新成果的应用转化,由此带动中国整体经济的转型升级。
为了实现城六区的人口结构调整,北京市政府已启动非首都功能疏解工作。
中共北京市委全会是在去年7月提出,把通州升级为北京市行政副中心。“十三五”规划说,市属行政事业单位将在明年底前启动搬迁,远期将带动约40万人疏解至通州。
规划也提到,北京将推动教育和医疗等社会公共服务功能的再布局,以鼓励人口向外转移。
其中,政府将鼓励部分市属高校本科教育、职业教育资源向外疏解,以及央属在京高校到外地合作办学。同时,该市也会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通过整体或部分搬迁、办分院等方式,从城六区向外疏解,促进医疗卫生资源的均衡布局。
卢彦说:“我们的目标是每一个郊区新城都能有一个三甲医院,方便当地居民看病。”
规划指出,疏解非首都功能所腾退出的空间,将主要用于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和增加公共服务设施等。
森林覆盖率五年后达44%
卢彦承诺,政府将增加北京的绿色休闲空间,利用腾退用地在中心城新增小微绿地。他表示,北京全市森林覆盖率将在五年后达到44%。
他说:“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对更多绿地、更好的空气的需求会越来越大,我们要顺应民意,最后的目标是,北京放眼望去,都要是绿色的。”
谈到环境污染的治理工作,卢彦说,机动车排放是大气污染的首要来源,政府将实施国六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和车用燃油标准,并且加大新能源车推广使用力度。
同时,该市将推动“公交优先”战略,力争将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增加到900公里以上,中心城区超过九成的居民步行750米就能到达轨道交通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