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民生 » 健康 » 正文

全球健康:食盐的“碘”争议:需要多少碘 食盐中的碘是否过多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5-31  来源:凤凰网
核心提示:原标题:聚焦丨食盐的“碘”争议“补碘20年,补多了也没好处,我家人碘过量患甲状腺肿瘤,要凭借医院证明才能买到无碘盐!”读罢

原标题:聚焦丨食盐的“碘”争议

“补碘20年,补多了也没好处,我家人碘过量患甲状腺肿瘤,要凭借医院证明才能买到无碘盐!”读罢《盐业体制改革方案》,网友李青如此留言。

随着《盐业体制改革方案》近日发布,中国盐业体制改革历经15年终破局。不过,在颇受老百姓关注的食盐加碘制度方面,方案提出:有效拓宽碘盐供应渠道,确保合格碘盐覆盖率在90%以上,同时满足特定人群非碘盐消费需求。

对于新方案给出食盐加碘的政策性安排, 李青明白了当民众面对无碘盐刚性需求时,争论的焦点在于“消费者选择权”而非呼吁“停止食盐加碘”。

因此,他继续留言:“放开无碘盐,让民众自由选择购买。”

事实上,有了“ 选择权” 民众仍然需要可靠的科学基础才能做出正确选择。而单从技术上说,这个争论的焦点在于:我们需要多少碘?食盐中的碘是否过多了?

\

与碘缺乏病带来的危害相比,碘过量导致的疾病风险相对要小得多。

补碘的事实与误读

李青曾是碘盐的坚定拥护者。

转折出现在2014年春。那一年,李青的爱人在单位例行体检中,发现了大小为2.5cm的甲状腺肿瘤,并在医生的建议下接受甲状腺切除术。李青夫妇都是科研工作者,双方家族并没有相关病史,夫妇二人十分重视饮食结构。妻子为何会突然患病,李青决定一探究竟。

李青了解到:从2007年开始,“碘盐致病”“碘盐有毒致癌”“该不该吃碘盐”的讨论就频现报端,舆论有关碘营养过量、停止食盐加碘呼声不绝于耳。

在临床医学界,学者对全民补碘前后甲状腺疾病结构变化的探索从未停止过。现任辽宁省政协副主席,原辽宁省省长、中国医科大学校长滕卫平就是其中一位,他被认为是流行病学在该领域的开拓者。

1999年,滕卫平团队进行了一个为期5年“碘摄入量对甲状腺疾病影响”的调查。调查小组选取了3个典型的地区样本——轻度碘缺乏地区、碘足量地区、碘过量地区,对3761例居民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和尿碘进行研究。

2006年,持续5年的调查后,得出结论: 碘摄入量不是越多越好,“足量及过量的碘摄入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及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他的调查结果刊登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该结论当即被舆论误读是“碘盐致病”的理论依据,李青甚至认为这也是“碘盐致癌” 的学术基础。

不过,就在当期杂志上, 针对这一调查结果,美国一位著名内分泌专家得出另一个结论。他认为“过量的碘摄入与亚临床型甲减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5年累积发病率的微增有

关联,但并不会导致甲亢或亚临床甲亢。”他指出,“在滕卫平的大样本病例中,多数病例显示,过量碘摄入导致的两种症状,在临床上并不显著,而且不会持续。”

碘盐背后的选择

一个结论,为何出现两种解读?

“这是学术上的讨论,在人们对碘与健康认识的发展过程不可避免。”滕卫平对《民生周刊》记者表示,对于碘的问题,毫无争议的是碘摄入不足会导致碘缺乏病。碘缺乏病主要表现为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和地方性克汀病(呆小病),更重要的是碘缺乏影响胎儿和婴幼儿的脑发育,而且终身不能恢复。

碘主要参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人体中70%~90%的碘都被甲状腺吸收,而90%的碘通过尿液排出体外。所以国际上公认用人群尿碘中位数来判断某地区人群碘营养水平。

就碘过量引起的问题,滕卫平的这项研究影响深远。其结果促成医学界形成一个共识:当尿碘中位数过量时,甲状腺肿大与尿碘成正比,尿碘和甲状腺肿呈U形曲线。

“碘和疾病呈U字形曲线,说明碘不足和碘过量都不好。”谈及该项研究意义,滕伟平认为“这个研究将国人碘安全范围剂量化”。

除此以外,滕卫平强调,他的研究并未发现碘过量与甲状腺癌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国际控制碘缺乏病理事会(ICCIDD)联合推荐尿碘中位数判断标准为:100微克/升以内不足,100微克/升~200微克/升充足,200微克/升~300微克/升过量,大于等于300微克/升超过量。

世界卫生机构发布碘营养判断标准时,距我国实施“食盐加碘”制度已过去近10年。

10年间,时任全国人大代表的滕卫平多次提交议案,建议修改全民食盐加碘法规。议案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有关部门在调研之后,两次下调食盐碘含量的下限标准。最终由20~50毫克/千克降至20~30毫克/千克。更为明确的是,各地可根据当地居民的碘营养状况,在标准范围内灵活控制加碘量。 碘盐“一刀切”的模式不再是铁板一块。

多样化专营

5月15日,中国防治碘缺乏病日进入第23个年头。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坚持科学补碘,建设健康中国”定为今年的宣传主题。

一边下调食盐碘含量,另一边坚持补碘,是否存在矛盾?

“就是为了大面积消除大脖子病和呆小病,保障人口身体素质,食盐加碘才上升为制度。”滕卫平说,“虽然我是主张碘过了不好,但与碘缺乏病带来的危害相比,碘过量导致的疾病风险相对要小得多。”

然而,一个事实是,全民补碘带来了一个明显弊端:市面上很难买到不加碘的食盐。而对于患有甲状腺疾病的人,很多都需要食用不加碘的盐,这给他们造成很大生活困扰。

在澳大利亚,政府对碘盐供应实行双轨制,加碘盐由政府出资补贴,价格比较便宜;无碘盐的价格,则要高出多倍,最终交由公众自我选择。

目前,国内的碘盐供应并未实行双轨制。

李青说他很期待“双轨制”在中国铺开,他给出的理由是“新方案不是说了吗?要满足特定人群无碘盐消费需求”。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