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社会 » 正文

全球资讯:抛开利益冲突因素看副校长举报校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8-06  来源:凤凰网

抛开利益冲突因素看副校长举报校长

8月3日起,一份名为《关于梁樑同志弄虚作假申报获得“全国教育改革创新杰出校长奖”的校内公开举报》(以下简称“举报信”)的文件以截图形式在网络上流传。据截图显示,署名为合肥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的朱大勇7月31日实名向合肥工业大学纪委、学术委员会举报合肥工业大学校长梁樑在“第四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杰出校长奖”申报过程中“材料造假”。8月4日上午,合肥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门负责人在电话里向记者确认了上述举报信内容的真实性。(8月4日澎湃新闻)

由大学副校长举报校长,这在我国高校是比较罕见的,进而有人认为,这是利益冲突所致,否则不可能如此将矛盾公开化。还有合工大的校友认为,“家丑不可外扬”。这都是偏离问题实质的,对于举报,其实不应在乎举报者的身份,也不应追问动机,更不能将举报作为“家丑”加以掩盖,而应该调查举报所指出的问题是否存在,再根据调查结果追究责任。

笔者更从这次举报中,看到我国高校某些正气的回归。通常来说,作为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如果“一把手”有弄虚作假行为,班子成员出于“团结”考虑,是不太会实名举报的,这不但会遭到破坏班子团结的质疑,也可能为自己的仕途发展蒙上阴影———万一举报之后,领导相安无事,会不会遭到打击报复?但副校长却选择了实名举报,而从媒体报道的信息看,正校长把自己任校长之前取得的教学成果,以及还没有到任校长之时学校取得的教学成果,作为校长教育改革的成果,是存在弄虚作假、包装成果的问题的。

而这种把其他人取得的成果记在领导名下,把不同时期取得的成果“搬砖头”进行包装的行为,在高校里其实早已见怪不怪。有的是个体的行为,有的则是集体行为,为获得某个重大奖励,学校调动各方的力量,对成果进行包装,这种包装报奖,很多就是移花接木的弄虚作假。这是严重败坏学校的风气。而之所以包装报奖能运作成功,与评奖机构不严肃认真审核,看人情、关系有关。以前,我国对高校的评价,基本上是行政评价,而行政评价经常出现弄虚作假、形式主义的问题,近年来,随着管办评分离改革的推进,对高校的行政评价减少,一些社会专业机构开始介入组织各类评价,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奖就是由教育媒体组织的评奖。可以说,社会专业机构组织对高校的评价,本来也是教育改革的一部分,这类评价本来应该更具专业性、独立性,但在利益因素的影响下,评价并不独立,有的就和参评机构搞好关系。试问,如果评奖机构认真审核校长的报奖材料,难道不能从他的履历中发现问题?是不是评价者认为,只要某个人担任校长,在这之前一所学校取得的成果,就都可以记在这位校长身上呢?

鼓励学校校长进行教育创新改革的奖项,是应该追求真实的。为此,针对合肥工业大学副校长的举报,该校的学术委员会应该启动调查,并向社会公开调查、处理结果,舆论也更应该把这一事件作为高校纯净风气的开端,而不是又将其演绎为利益争夺。当然,这要看高校接下来的作为,是不是由学术委员会独立进行调查,公正进行处理。据媒体最新报道,正在外地出差的合肥工业大学校长梁樑告诉记者,确有被举报一事,但举报内容不实,究竟内容是否属实,这不能由校长回应,而需学术委员会调查。而进行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奖评选的机构,也应进行调查,并以此为契机,检讨评奖的独立性和专业性,从而使专业评价和社会评价更公平、公正,扭转行政评奖的功利化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