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6月,赵女士在永乐票务网上购买了两张演唱会的门票,让她想不到的是,噩梦从那时开始了。看完演唱会之后的一天,她突然接到了自称永乐票务网工作人员的电话,随后,她就被诈骗了5.8万余元。虽然已经立案,但直到今天,被骗走的钱仍然没有追回来。
骗子能说出准确信息
虽然被骗已经过去了一年多,但赵女士回忆起当时的事情仍耿耿于怀。她说,2015年6月16日,她通过永乐票务网购买了两张演唱会门票。门票顺利送到,演出也很精彩。但演出之后的7月7日,她突然接到一个南方口音的男子打来的电话,自称是永乐票务网的工作人员。赵女士也曾怀疑,但看到来电号码就是永乐的400客服电话后,赵女士不再怀疑。
来电男子准确说出了赵女士的购票信息,以及她的名字、收货地址等。随后,该男子说,由于操作失误,他误把赵女士的账户设定成了批发业务账户,每月将要扣500元钱。如果赵女士不想被扣钱,就要配合男子的提示步骤,来操作手机银行软件。
两小时骗走了58000元
现在想起来,赵女士觉得,那就是一个很简单的电信诈骗。但当时,因为骗子准确说出了她的购票信息,她的脑子已经乱了。接下来,就像所有的电信诈骗一样,赵女士听着电话那头另一个自称银行工作人员的男子的指示,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一共把5.8万元转了过去。
等到赵女士意识到自己被骗了,再给对方留的手机号打过电话去质问,对方已经不承认了。甚至,对方还笑出声来,那是一种行骗得逞后的得意。
接下来,赵女士报了警。公安部门立了案,按照诈骗案件侦查。让赵女士哭笑不得的是,去年7月15日那天,她正在公安部门协助调查,又接到了同一批骗子的电话,同样的说辞又来了一遍。
骗子盯上了票务网站
记者注意到,去年永乐票务网曾经在微博上提示网友,要提高警惕,不要被骗。对于泄露网友购票信息一事,永乐票务当时答复称有诈骗分子对系统进行了撞库尝试。赵女士也曾向永乐票务讨要说法,但被对方拒绝,让她继续找警方,或者走法律程序。
记者调查发现,和赵女士有着相同经历的还有很多人。他们都在网上写出了自己的经历,甚至连诈骗招数、说辞都一样。
今年7月,另一家售票网站大麦网也曾发生因撞库泄露用户信息后,39名用户被骗百余万元的案件,与这起永乐票务网的案子很类似。不过,大麦网已经向用户先行垫付了被骗资金。得知此事后,赵女士也曾向永乐票务网发函,希望对方承担责任,但被拒绝了。
本报记者 李嘉瑞 J240
相关新闻
“博导”打来电话 女博士轻易被骗
本报讯(记者景一鸣)“他甚至连口音都模仿得很像,真是上了个大当!”昨天市民韩先生向记者说起一件怪事,他的女友张女士是一名博士生,前几天张女士的导师突然打来电话,以“办事”为由向张女士借款7万元,出于对导师的崇敬和信任,张女士借款凑足7万元汇给了对方,随后便发现,那位老师是假的。
连续几天,韩先生和张女士为了找回被骗的钱真是跑细了腿,除了报案外,他们也在私下寻找线索。张女士告诉记者,她就读于协和医科大学,刚入学,她的导师在中日医院。事发时间是在8月23日晚,当时她接到一个陌生号码的来电,电话另一端传来了她导师的声音,对方说8月24日开学,要求她去一趟中日医院,导师要和学生们见个面。当张女士质疑这不是导师所留的电话时,对方称自己的电话关机了,这是另一个号码。“我后来打了我导师留下的那个电话,确实关机了,虽然这个号码不是我导师的号码,但他对我的所有信息都了如指掌,而且说话的声音包括口音都像极了。”
信以为真的张女士,在第二天按照约定时间赶到了中日医院附近,很快便又接到了“导师”的电话,对方说正在外面谈点业务,需要给对方单位“包个红包”,但因为对方单位不敢收现金,所以需要转账。“我卡里现在没钱,你先帮我转点钱。”
其实当时张女士身上也没什么钱,但出于对“导师”的信任,东借西借,这才凑了7万块钱,并通过网络平台转给了“导师”,随后再打电话,发现电话已经关机,张女士顿时觉得事情不妙,可能是被骗了。
张女士和男友韩先生从学校那边多方面核实后得知,张女士真正的导师对此事毫不知情,他电话关机的原因是,目前人正在国外开会。比起钱被骗,令张女士更为后怕的是,这个骗子竟然会知道她的全部信息,包括开学、导师不在国内这些信息。
目前张女士已经向警方报案,经查询,张女士这7万块钱,已经流向了沈阳的某个人银行账户。韩先生说,女友的家庭条件也不太好,这7万块钱大多还是借的,现在在北京上学不但连学费没了着落,恐怕就连日常生活都要受影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