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家 » 全球头条 » 正文

全球战略发展:为中国发展标定新坐标 为世界经济贡献新方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9-04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亚投行总部大楼前的标识。资料照片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现场。资料照片第十二届中国(南京)国际软件产品和信息服务

亚投行总部大楼前的标识。
资料照片

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现场。
资料照片

第十二届中国(南京)国际软件产品和信息服务交易博览会现场。
资料照片

各国记者在G20新闻中心工作。
本报记者 黄发红摄

西安至华沙中欧国际货运班列。
姜 峰 唐振江摄影报道

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峰会现场。
资料照片

印度客商在义乌中国小商品城试戴仿古头盔。
新华社记者 谭 进摄

G20杭州峰会新闻发布会现场。
本报记者 焦 翔摄

创新增长

创新钥匙 打开增长之锁

中国方案,探寻创新增长路径

“发展创新,是世界经济可持续增长的要求。”

“我们必须创新发展理念、政策、方式,更加重视增长质量和效益,特别是通过财税、金融、投资、竞争、贸易、就业等领域的结构改革,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结合,让创造财富的活力竞相迸发,让市场力量充分释放,推动经济从周期性复苏走向可持续性增长。”

……

“创新”是习近平主席在多次G20峰会上阐述的关键词,也是中国针对现实难题,为世界经济增长开出的一剂良药。

本届杭州峰会将“创新”置于突出地位,正是中国理念、中国主张在G20平台的延续与发展,承载中国期望同各方一道点燃创新引擎、推动构建创新型世界经济的美好愿景。

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发展政策研究司司长洪平凡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作为G20主席国所推动的“创新增长方式”,重点是要打破世界经济增长的结构性瓶颈,改变增长模式,提高世界经济的潜力增长。

世界银行行长金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创新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未来服务型经济愈发突出的背景下,经济增长将取决于数字竞争力。

中国经验,丰富创新驱动模式

“杭州是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创新活力之城,相信2016年峰会将给大家呈现一种历史和现实交汇的独特韵味。” 身在杭州,感受东道主城市的发展脉动,不由对习近平主席去年在G20安塔利亚峰会上作出的这一判断有了愈发直观、愈发深刻的理解。

从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到梦想小镇、基金小镇、城西科创大走廊等省级规划,再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国家战略……杭州,以创新的特质为创业者和创新企业打造了无所不包的金字塔型创新平台。

在杭州,“电商创奇”阿里巴巴依靠不断创新的商业模式和技术平台,短短17年时间,靠50万元起家,把业务做到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带来了1500万直接就业岗位,以及3000万以上的间接就业岗位。阿里巴巴集团公众与客户沟通部总经理周桓在总结企业发展经验时对本报记者表示:“要说我们有什么秘诀的话,概括为两个字就是创新。以前是中国被动接受西方的商业模式,现在则是我们引领世界的商业模式。”

杭州的发展轨迹是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成果的缩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机构8月发布的“2016年全球创新指数”显示,中国首次跻身世界最具创新力的经济体25强。

出席二十国集团工商界活动(B20)峰会的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围绕“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制造等领域制定了一系列发展战略,有效引领新经济的发展,探索出了丰富的经验和较为成熟的模式。

来自多伦多大学G20研究小组的埃莱娜·埃莫里纳告诉本报记者,中国将创新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以创新力驱动经济发展,为世界各国作出表率。在推动全球创新增长方式领域,中国以亲身实践和理念引导发挥了关键性作用。G20峰会,正是世界各国一道分享中国创新理念和方案的良机。

杭州峰会,推动创新理念落地

创新增长方式,重在推进改革创新,开辟和抓住新机遇,提升世界经济增长潜力。

在中国的倡议下,G20首次制定创新增长蓝图,在创新、新工业革命、数字经济等各领域制定一系列具体行动计划,制定创业行动计划;绿色金融首次被纳入G20议程,并形成了G20绿色金融综合报告,明确列举了发展绿色金融的7条可选措施,为未来全球绿色金融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核准G20深化结构性改革议程,制定了相关指导原则和一整套评估指标体系,旨在推动各方深化结构性改革,增强世界各国的经济韧性和中长期增长潜力……涵盖发展理念、体制机制、商业模式在内的全方位革新稳步推进。

9月3日,B20峰会期间提交的《2016年B20政策建议报告》中,中国主导提出世界电子贸易平台,倡导由商业驱动,为全世界中小企业打造一个真正属于自己、可以自由公平开放贸易的平台,真正设置一套为小企业解决问题的机制。

身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之中,G20杭州峰会聚焦世界经济发展的现实难题,拉开“创新增长方式”的大幕。创新发展,蕴含各国对于创新活力的不懈追寻,体现中国同各方携手探索创新发展未来之路的最大诚意与决心。

(本报记者赵成、张梦旭、杨迅、邢雪报道)

经济治理

直面病灶 完善全球治理

着眼长远,拒绝短效“强心针”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8年后,全球经济仍未完全迈入复苏正轨。透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贸易持续低迷等“表象”,人们逐渐意识到,仅靠货币政策刺激增长、企图通过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孤立主义提升本国经济增长等“强心针”的效果日渐消退且外溢影响凸显。治标不治本、顾眼前不顾长远的“权宜之计”非但无法彻底摆脱增长难题,反而给世界经济前景蒙上新的阴影。在各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利益共生不断深化的今天,唯有找准了世界经济的“病灶”,找到加强全球经济金融治理的“长效药”,才能从根本上帮助世界经济走出增长困境。

作为G20主席国,中国将“完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增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提高世界经济抗风险能力”作为杭州峰会主要议题之一,为G20成员共同会诊世界经济病灶创造机遇,以期为世界经济增长难题开出标本兼治的“长效药”。

澳大利亚罗伊国际问题研究所G20研究中心研究员塞恩斯伯里认为,目前全球投资额下降,失业率高,全球经济面临较大风险,全球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仅仅意识到危机是远远不够的,各方必须展示决心,拿出着眼长远、应对危机、防范风险的有效办法。

凝神聚力,破解长期性难题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促成G20首次领导人峰会的召开,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由此成为G20重要的常设性议题。2012年国际金融架构工作组在G20框架内成立,为推动完善国际金融架构提供了新的依托。此后该工作组的工作一度停滞。

今年,中国作为G20主席国重启G20国际金融架构工作组,与各方携手推动建立更加稳定和有韧性的国际金融架构,并形成了《迈向更稳定、更有韧性的国际金融架构的G20议程》,围绕扩大特别提款权(SDR)的使用、增强全球金融安全网、推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和治理改革等五个方面提出建议。一系列实在举措增强了各方完善国际金融治理的信心和动力。

2015年12月,在中国的倡议推动下,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成立, 开始研究如何通过绿色金融调动更多资源加快全球经济的绿色转型,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美国财政部长雅各布·卢表示,“一刀切”的做法行不通,但相互依存的全球经济需要持续沟通,建立共识需要不断对细节的关注和坚持不懈的努力。G20正通过新设立的绿色金融研究小组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其他环境挑战作出重要贡献。

代表欧盟出席峰会的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提出,金融体制改革仍然是G20日程的重要部分。G20与国际社会要继续金融体制改革,打造一个坚实的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G20也应对金融改革的综合影响进行合理分析,以确保金融改革与G20总体目标保持一致性。

印尼财长斯莉表示,G20成员普遍期望国际经济金融治理体系能更透明、更开放、更符合当前世界经济格局的新现实。中国的相关倡议正一步步使这一体系更具有合法性、包容性和可靠性。

强身健体,提高抗风险能力

尽管国际金融危机后金融改革提高了全球金融体系的抗风险能力,但仍面临较大风险,并会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放大。今年7月在成都举行的第三次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公报指出,近期市场动荡和不确定性再次凸显建立开放且具抗风险能力金融体系的重要性。

英国剑桥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资深研究员马丁·雅克分析全球经济治理的病灶指出,过去40年,全球经济重心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发生了重要的转移,然而全球经济治理结构却没有进行相应的有效调整。G20在实践上替代七国集团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和世界银行投票权的迟来改革,也许可以被视为最显著的变化。

俄罗斯工业企业家联盟主席亚历山大·绍欣认为,让广大发展中国家获得更多话语权、投票权等权利,才能更为有效地促进地区发展平衡、消除壁垒,为世界降低风险。

作为杭州峰会主办国,中国致力于维护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同时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发挥桥梁作用,引导有关各方求同存异,凝聚共识,维护合作大局。中国邀请自G20峰会机制建立以来最多发展中国家与会,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从大国协调逐渐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平等参与过渡,推动形成各国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G20杭州峰会,各方呼唤一个更加完善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体系,成为世界经济中长期增长的“长效药”,引领世界经济迈向新一轮繁荣发展。

(本报记者赵成、邢雪、曲颂报道)

贸易投资

拆除围墙 优化全球贸易

世界经济,受到限制贸易措施掣肘

在9月3日下午结束的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说:“我们推动二十国集团加强贸易和投资机制建设,制定全球贸易增长战略和全球投资指导原则,巩固多边贸易体制,重申反对保护主义承诺。我们希望通过这些举措,为各国发展营造更大市场和空间,重振贸易和投资这两大引擎。” 如果把世界经济比作人的肌体,贸易和投资就是血液。如今,国际贸易和投资低迷,多边贸易体制发展面临瓶颈,世界经济正在遭遇“血管梗阻”。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数据,自2008年以来,全球贸易增速已从1990年到2008年间平均增长7%降至2009年到2015年间平均增长3%的水平。

低迷数字背后,是形形色色的贸易保护主义。世界贸易组织的数据显示,自2008年以来,二十国集团(G20)成员共采取1583项贸易限制措施。更糟糕的是全球贸易治理呈现碎片化趋势。一方面,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如雨后春笋大量“生长”;另一方面,多边贸易体制却陷入困境,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步履维艰,各种区域性自贸协定不断涌起……

由于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都明确表示反对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TPP的前景并不明朗。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李昕表示,“TPP提供的国民待遇等投资保护规定具有排他性,可能激化域内国家与域外国家之间的矛盾。”

与此同时,截至2015年底,全球已签国际投资协定的数量达到了3304个,每个投资协定的条款内容、保护水平、市场开放程度都不尽相同。

中国方案,奠定贸易投资双赢基础

国际贸易要走向开放,就需要拆除各国海关之间的“围墙”。

今年7月,G20贸易部长会议批准了首份《G20全球投资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和《G20全球贸易增长战略》(以下简称《战略》)。贸易部长们还承诺,在今年年底前全部核准《贸易便利化协定》,积极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相关能力建设和技术援助,努力将全球贸易成本降低15个百分点。

喀麦隆《论坛报》高级记者班昆·高德勒夫·科雷斯认为,“目前G20成员面临的挑战日益增多,如果能形成解决这些问题的持久性方案,将给其它非G20成员带去很好的慰藉。”

澳大利亚罗伊国际问题研究所G20研究中心研究员塞恩斯伯里表示,《战略》的获批,表明世界上最主要的20个经济体对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持有共同的坚定立场,这是G20平台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之一。

“这两大重要成果有助于让零和思维者意识到,互利共赢是解决当前问题的唯一出路,这将会很有建设性。”加拿大全球研究网记者卡拉·斯泰亚说,G20杭州峰会有利于消除贸易保护主义,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动力。

商务部研究院外国投资研究所副主任张菲认为,《指导原则》的达成表明,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经过艰苦的谈判,找到了利益的平衡点,也在国际投资治理方面达成一致。

互利共赢,中国积极参与规则制定

国际贸易和投资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犹如车之双轮。让世界经济之车重新驰骋,主席国中国和G20杭州峰会重任在肩。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B20)发布的《2016年B20政策建议报告》提出了20项政策建议,其中之一是建议G20“建立促进跨境电商领域公私对话的世界电子贸易平台(eWTP)”。

“eWTP的目的是帮助中小企业和年轻人打造一个可以自由公平开放贸易的平台,让企业与企业联系得更紧密,二三十亿的年轻人通过手机和电脑就可以实现‘全球买、全球卖’。”阿里巴巴国际站负责印尼市场的国家经理钟亮华这样解释。

为切实推动G20由危机应对机制向长效经济治理机制转型,作为主席国,中国全面推动G20加强贸易投资机制建设,扎实推进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发展,引导各成员拆除“贸易围墙”。

在今年的G20峰会上,中方倡议和首创G20贸易投资工作组,促进全球贸易增长和加强全球投资政策协调。

近日,中美两国在华盛顿举行新一轮双边投资协定谈判,第三次交换负面清单出价,各界期待中美两国达成一个互利共赢的高水平协定。莱索托通讯社编辑利迪博侯表示,要消除贸易壁垒,发达国家应更多地帮助发展中国家,分享相关经验,强化互利共赢的理念。

(本报记者暨佩娟、杨迅、邢雪报道) 

包容联动

普惠包容 实施中国行动

会场内外,包容发展获得最多瞩目

“大家都好,世界才能更美好。”9月3日,世界的目光聚焦杭州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习近平主席用既高屋建瓴而又简单亲切的语言,向世界强调,要建设包容型世界经济,夯实共赢基础。

即将召开的二十国集团(G20)杭州峰会,首次把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核心位置,首次就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行动计划,首次就支持非洲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开展合作,是体现时代精神、顺应潮流大势的举措,也展示了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和对人类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的深刻理解与践行。

当问及最关心此次G20杭州峰会的哪项议题时,前来参会的外国智库无不首推“发展问题”。澳大利亚邦德大学国际关系教授凯特琳·拜恩告诉本报记者,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使得它在议题设置和引领方面能发挥更加独特的作用。“体现命运共同体意识”“展示全球领导力”,这位教授对中方的倡议竖起了大拇指。

在G20杭州峰会新闻中心,能看到很多黑皮肤、黄皮肤和白皮肤的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记者们。

埃及总统新闻办公室主任艾哈迈德·萨拉姆告诉记者,虽然只是作为嘉宾国出席,埃及依然派出了一个35人的记者团队报道此次G20盛会,足见其对会议以及会议发展议题的看重。的确,除了G20成员,一些发展中大国分别与会,本身就体现了此次G20杭州峰会的全球代表性,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史无前例。

发展问题,迫切需要全球统一协调

从最初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应运而生,到如今向建立全球经济长效治理机制转型,从出台短期政策到制定中长期政策,G20扮演的角色更加全面、主动,本次峰会中国力主突出发展议题,突出联动和包容,也是G20自身发展、自我完善的关键举措。

来自发展中国家津巴布韦的《先驱报》对峰会表达了深深的期待,“G20过去常被指责对发展中国家无多大裨益,很多非洲国家希望本次G20峰会可以突破性地关注世界发展不平衡问题。这一希望寄托于中国的立场。本次峰会第一次实现将非洲工业化纳入G20议题,这给非洲国家带来了希望”。

回顾过去10年的历史不难发现,全球经济复苏之路并不平坦,曲折反复的情况时有发生,如何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难题始终难解。同时,南北发展差距继续拉大。这些发展问题盘根错节、互为因果,很多并非个别国家能独立推动完成,客观上需要全球统一的协调与合作。

“消除贫困和饥饿,实现公平、开放、全面、创新发展,不仅是共同的道义责任,而且能释放出不可估量的有效需求。”“我们应该致力于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通过创新驱动发展和结构性改革,为各国增长注入动力,使世界经济焕发活力。”正是基于对全球发展问题和复杂国际环境的深刻理解,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全球公平、平等、联动、包容发展的重要性,为世界可持续发展规划蓝图、注入力量。

国内国外,发展理念中国忠实践行

中国古语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中国不断实现国内的减贫与发展,提前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并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将今后5年帮助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与此同时,大力推进国际合作、倡导普惠包容发展,一方面从战略上引领世界合作发展进程,推动并通过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积极推进多哈回合谈判,推动制定《G20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行动计划》《G20支持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倡议》等,另一方面又从实践层面对普惠包容的国际合作给予支持,成立亚投行、南南合作援助基金、丝路基金,并倡导“一带一路”建设等国际合作项目,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正像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联席主席兼理事比尔·盖茨所说的那样,中国不仅在自身发展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也将在帮助其他国家发展方面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记者曾在巴基斯坦常驻,深切感受到了巴方对与中国开展合作、发展经济的强烈愿望和高度热情。今年5月,由中企承建的巴基斯坦卡拉奇至拉合尔高速公路(苏库尔至木尔坦段)正式开工,工程全长393千米,作为中巴经济走廊的基建合作重要环节,公路建成后将成为连接巴基斯坦不同区域的重要动脉,带动多个省份经济实现飞跃发展。巴基斯坦政策分析家苏尔坦对此表示,项目充分体现了中国互利共赢的发展观,巴基斯坦在中国倡导的国际合作项目中不断实现经济提升、民生改善,中国倡导的包容、联动式发展理念为世界带来福祉。

计利当计天下利。从南亚到中亚,从中东到非洲,这样成功的国际合作项目不胜枚举。作为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国家,中国一直扮演着世界经济“压舱石”“稳定器”的角色,敞开胸怀拥抱其他国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即将举行的G20杭州峰会已经打上了“发展”的中国烙印,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让每个国家同享利益共同体红利,共担命运共同体责任,世界必将见证一个共赢的美好未来。

(本报记者焦翔、杜一菲、杨迅、周翰博、暨佩娟报道)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