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上海 » 正文

全球报道:新加坡国际基金会和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合作开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9-25  来源:联合早报
核心提示:江海行歌新加坡国际基金会和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合作开展的中国新加坡当代艺术交流展‘城市·艺术·发展’今天在上海落幕,明

江海行歌

新加坡国际基金会和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合作开展的中国新加坡当代艺术交流展‘城市·艺术·发展’今天在上海落幕,明年将在新加坡续展。

展览主题‘环保、可持续发展及绿色生活’,延续了8月份‘上海设计周’对未来城市生活的诉求,折射出上海配合‘大众创新’中国战略,坚定打造创意之都以及可持续发展城市的理念。

“上海城市的发展非常迅速,可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会不会停下脚步,想想我们要的绿色生活是怎么样的?我们如何把房子建得更环保?”

“城市·艺术·发展”中国新加坡当代艺术交流展今天(25日)在上海老码头创意园区的大韵堂艺术馆落幕。该展览刚在上海展出约三周,明年将移师新加坡。

新加坡谢铮莹作品《生命驻地》

邀上海儿童学生参与上色

前来观展的菲律宾观众奥兰斯(RG Orense)告诉《联合早报》,他个人很欣赏新加坡艺术家谢铮莹的作品《生命驻地》,令他触动很大。

谢铮莹用不同的纸盒屋模型,展现城市发展中最小的生活单位情景。每个房屋里居住着不同的人,每个人都有着各自特别的记忆。纸盒屋不代表某个具体城市,而是像小孩子画的梦幻小屋。

奥兰斯说,这个作品的不同还在于纸盒屋的一部分上色,是由上海飞叶艺术特殊儿童教育的学生参与修饰完成,作品多了份人文关怀。

来自菲律宾的他已在中国工作生活了七年,他说:

“这种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和让特殊儿童参与艺术作品创作的思路,可以是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借鉴提升的地方。”

作品促使民众关注城市可持续发展

中国新加坡当代艺术交流展,是新加坡国际基金会(SIF)和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SPAFFC)合作开展的艺术交流项目,通过两地艺术家互访交流,以及两地艺术家的作品,提高民众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与理解,促使公众以实际行动推动可持续城市生活。

据了解,今年3月,上海艺术家和策展人到访新加坡国家美术馆、市区重建局、社区等了解新加坡文化和生活方式。

随后,新加坡四名艺术家回访上海,参观上海理工大学动画与公共艺术系、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及上海城市规划展览馆,也和上海一些接受特殊教育的孩子们互动。

上海观众:新加坡作品更像是行为艺术

近年来,新加坡与中国的文创交流增多,新加坡的创意融入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狮城艺术家对城市长远发展的人文关怀和公益爱心,更跃然于作品中。

上海市民陈先生(38岁)看了展览后发现,新加坡艺术家的表达方式比较直观,用玻璃、废物材料带出再循环的理念;中国的艺术家则擅长通过水墨画等传统艺术手法。

他也观察到,新加坡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公众可参与度更活跃一些:“感觉可以让市民来参与、感知和实践的成分多一些,更像是一种行为艺术。”

策展人:中新艺术家表现方式不同

中国新加坡当代艺术交流展“城市、艺术、发展”策展人、上海油画雕塑艺术博物馆副馆长傅军受访时说,虽然新加坡是个华人为主的国家,但通过双方的互访和交流,发现两地艺术家的关注点、艺术的表达方式都不同。

在傅军看来,新加坡的艺术家多强调公共参与,凸显内在的张力;中国的艺术家则更多关注历史传承,但他们在关注历史的同时又能面对现实,在作品中表现出很大的包容性。

例如,张月的《城市记忆》系列,就是用上海杨浦区拆迁房的旧窗框起来的纸本水彩作品,让受众看到一座城市的过去和现在的衔接。

再如,杜海军的《灭火器系列》装置艺术,结合上海夏天酷暑高温,把油画画到了灭火器上。

傅军说:“虽然城市越来越光鲜亮丽,人与人之间却隔得远了。艺术家用物理温度来表达人情间相隔的距离,展现的是一种包容。”

她认为,中新两地艺术家表现方式不同,是基于“背后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也不同”,可是通过交流,艺术家通过现场创作,学会换位思考,从对方身上获得启发,事实上是在践行如何尊重和理解相互之间存在的差异。

傅军认为,这样深层次的艺术家交流,今后应当更多地展开,通过文化艺术来增进民间的认识与了解。

新加坡策展人林宜谦:

参展作品诠释中新城市发展

新加坡策展人兼The living! Project联合创始人林宜谦受询时说,交流项目刚起步时可谓“千头万绪不知从何下手”,后来经过每一次沟通,双方虽然发现艺术作品不同,可是各自对城市艺术的精神理解是相近的,都希望借助作品来表达对城市发展的看法,这么一来,两方的愿景就达成一致了。

林宜谦认为,新加坡艺术家的优势在于他们从社区艺术中走来,身上打着新加坡多元文化影响的烙印。

他说,新加坡艺术家用旧纸、玻璃等废物材料进行再循环创作,让上海的特殊儿童一起参与,表现出新加坡艺术家愿意通过各自的才华和创意来回馈社区的初衷。

BudiBudi亮相上海设计周

无独有偶,新加坡室内设计师布迪漫上个月首次亮相“上海设计周”的BudiBudi家居品牌,设计理念也和中国社会的人文关怀与环保概念有关。

布迪漫告诉本报,BudiBudi是他积累25年设计经验后提炼而出,意思本身是“衷于初心”,希望让买家感受到家居生活也是推行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途径。

材料再循环 BudiBudi核心理念

上海设计周期间,布迪漫用废弃的1260根布料商丢弃的纸芯搭建约90平方米的新加坡馆,所带出的核心理念就是材料再循环。

他说,之前和中国北方一个酒店业者商洽度假村设计项目时,长白山、天池等自然风景吸引了他,他随即灵感涌现,把家居和当地的风景融合、引入酒店客房中,期望可以给住客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布迪漫这次把他设计的沙发、贵妃椅、茶几、雪兔藤椅、圆木两用凳、客房写字椅等七款家居设计带到设计周,除了环保理念,也有灵感来自生活中某些鲜活画面的感触与反思。

譬如,客房写字椅系列就来自于一次在上海黄浦江畔公园的亲身经历:他在公园跑步,看到坐轮椅的小朋友想要加入小朋友堆里一起玩耍,可是其他小朋友却因同龄伙伴坐在轮椅上,不愿与他合群,这个场面使他颇为感伤。

“孩子有这样的反应错不在他们,是不是大人们缺乏灌输关怀的想法?”

布迪漫说,父母如何定义幸福与不幸福,怎么让孩子知道社会上还有弱势群体存在,全在于家庭和社会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取自

轮椅外观的客房写字椅就这样诞生了。

“以商养创”还在摸索中

在当下“大众创新”的中国式新发展驱动之下,创意人从生活感悟中激发设计创意、表达对未来城市生活的诉求会否只是单方面的热血?设计产业链上的各方参与者能否守得住清寂,有意识地向主张绿色、个性的生活方式转变,仍是一个理想与现实的取舍与平衡。

布迪漫说,原创家居不应受制于日益增长的商业成本,被运营开销所拖累;特别是环保设计的前期投入比较高,“以商养创(新)”仍需要进一步摸索。

至于BudiBudi品牌要如何投向市场,他认为前期不会走实体门店的路线,而是更多私人订制,不需要被日益增长的店铺租金绑架,也可以忠于设计初心,让懂设计的个性买家,体现他们对城市生活的态度。

艺术家自己须先改变 再寻求社会改变

在设计师、艺术家善用他们对生活的敏锐观察时,文化艺术领域的业者呼吁产业链上的业者要相互扶持,通过自身的提升与改变,带动引发社会上更多人的共鸣。

傅军说,当代艺术需要公众参与,但就目前而言,艺术家得先从改变自己开始,强调每个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再来寻求社会的改变。

她说,新中两地艺术家通过作品,至少借由自身的努力诠释他们的想法,提倡社会要减少污染,让公众去思考真正的需求是什么,而不是消费需求片面地被商业力量与市场力量引导。

傅军指出,以中国艺术家为例,艺术家作为社会的敏感器,可以借助作品抛出问题,带动公众思考一些城市发展面临的挑战。

“只有思考、逐渐获得社会的重视,大家才有办法来解决一些问题,”她说:“艺术不像法律和规则那么硬性,尤其是当代艺术,方式更为柔性。如果艺术做得足够高明,可以调动每个人的自律性和自觉性。”

林宜谦认为,城市间的挑战是相似的,艺术家需要更为敏锐,把概念充分地表达出来,朝着更好的方向去改变。

创意亟须产业链协同

上海在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总量后,这几年力推创意之都的概念,从工业设计、文创家居到3D打印等各方面打造创意氛围,鼓励原创作品走向市场化。

在布迪漫看来,除了政府和业者唱好“双簧”,一个创意之都还需要很多工匠工厂,肯为设计者打样、做展示。而找不找得到厂家愿意在文创初期把图纸变成实样,是当下不少设计师遇到的现实问题。

有设计师反馈,有时候一张设计稿可能要被十多二十家厂商拒绝后,才“遇”上一位伯乐。

厂家不愿意分担打样风险、认为打样赚不到快钱、吃力不讨好等传统想法,可能左右着一款原创作品能否最终面世并获得市场认可。

布迪漫说,遇到伯乐需要运气;厂家得认可原创作品,不收费或收取较低费用帮忙打样,并接受设计师不断改良作品而须做出的相应修改。他说,有厂家规定间中最多只能修改两次。这种限制对于创意业者来说会很辛苦,因为设计在打样过程中肯定会不断被修整,这是城市走向创意生活面临的挑战之一。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