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浙江 » 正文

全球报道:浙江大学:“发现故乡之美”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0-09  来源:光明日报
核心提示:成均立德双甲子 赤子深情报春晖——浙江大学“发现故乡之美”社会实践活动纪实今年暑期,浙江大学团委在光明日报、贵州省商务厅

成均立德双甲子 赤子深情报春晖

——浙江大学“发现故乡之美”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今年暑期,浙江大学团委在光明日报、贵州省商务厅和共青团贵州省委的支持下举办了“发现故乡之美”社会实践活动。24支实践团队、300余名浙大学子奔赴覆盖全省9个地级市、州的16个县、市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

在前期调研中师生发现,近年来,贵州充分结合沿海地区的先发经验和本土的后发优势,实现了跨越式的飞速发展。在这种新形势下,只是开展一些传统支教或支农等类别的社会实践活动显然跟不上贵州的发展步伐。所以浙大团委对在贵州的实践方式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充分调动专业师资力量和互联网资源,将教育扶贫和农业扶贫做深做实。而对于贵州的战略发展和优势领域,浙大学子深入基层和群众,分方向对各产业进行系统性调研学习,在调研报告中详尽地阐述其发展背景、优势、历程、现状、前景和人才政策,同时利用新媒体平台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宣传第二故乡的发展成就、合作契机和无限潜力。

截至目前,同学们已经在大数据、大健康、文化旅游和生态农业等领域累计发布了30余篇文章,每篇阅读量多时可以达到2000次以上。“我们希望充分发挥青年的智慧和力量,助力多彩贵州风行浙大、风行天下!”学生负责人邓一好同学干劲十足地说。

为切实而深入地配合贵州教育事业的发展,浙大团委依托新建的社会实践基地,由党委副书记吴维东带队青年教授、中学名师和优秀学生赴台江民族中学开展了“求是讲堂”讲座、教师专项培训和支教圆梦等活动。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何善蒙和能源学院教授薄拯分别围绕“圣人必可学而至”和“先进能源技术”的主题为400余名民族中学学生带来了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求是讲座,开拓了同学们的视野,激发了学习兴趣。杭州学军中学教务处主任黄晓博老师、杭州三墩中学高级教师王利庆和袁丽琴老师分别围绕教学管理、数学教学和英语教学三个方向为230余位台江县教师开展了专题教学培训,并充分依托学军中学的教学优势和资源,引入“互联网+”的教育模式,帮助台江民族中学开通了“空中课堂”,让当地学生在学校就可以分享到全国顶尖中学的优质教学资源。

同时,包括浙江大学学生会主席章成之带队的多支实践团在铜仁、兴义、湄潭和台江等地广泛开展“创课圆梦”支教活动。通过中国传统文化、跨文化交流、礼仪形象管理和艺术鉴赏等新颖的课程,进一步帮助当地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树立远大理想。实践结束后,同学们也继续和小朋友们建立长久的联系,鼓励他们坚持梦想。“创课圆梦”活动的发起者骆潇濛同学告诉记者:“父母多年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的善举带给了我很深的影响,我们希望将这种长效化的帮助带给更多有需要的孩子。”

实践前期,浙大农学院首先前往台江县台盘乡、南瓦金秋梨基地、革一小农场、打革坝、台雄金秋梨基地和圣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地进行了实地调研,了解到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使得当地金秋梨具有含糖量高、维生素C含量高等优点,但近年来,由于当地土质保水保肥能力不足、栽培管理技术落后导致的金秋梨含糖量降低等问题逐渐显现,经济效益有所下降。

于是,实践团与县农业局共同举办了“台江县果树栽培技术培训会”,就发展林下经济、改进施肥方法等问题对金秋梨的栽培管理进行了专题培训,并针对性地推广了从浙江带来的优势早熟梨品种——翠玉和翠冠。实践团在台江县选定了早熟梨的推广试验基地,为进一步推广早熟梨奠定了基础。在技术支持的同时,实践团在县电商办的支持下与当地果农进行了座谈,就当地水果产业融入大数据电商云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提出了开发深加工产品和创办网络小微企业等建议,并推广了“农天下”电商平台。(本报记者 史楠 本报通讯员 朱子钦)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