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 » 正文

明天,全世界都会关注这件大事!中国神舟十一号17日7点30分发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0-16  来源:搜狐网
核心提示:导读:就在明天(10月17日)早上的7时30分,中国将会发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航天员景海鹏参加过神舟七号、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

导读:就在明天(10月17日)早上的7时30分,中国将会发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航天员景海鹏参加过神舟七号、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担任此次的指令长;航天员陈冬则是首次参加载人飞行。又是一枚擎天撼地的“神箭”将出霄汉,又是两位中华儿女上九天!相信很多人听到这个消息,反应都会和小编差不多:“什么!都十一号了?”,“厉害了我的祖国!”

男神出动,神舟十一号17日7点30分发射!

10月16日9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有关情况。

经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将于10月17日7时30分发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组成,景海鹏担任指令长。16日上午,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F-遥十一火箭将加注推进剂。神舟十一号飞船进入太空之后,还要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进行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飞行30天,而这也将是我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

为啥发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

还记得此前成功发射入轨的“天宫二号”吗?

“天宫二号”来源:央视新闻

没错,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16日说:发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主要目的,与“天宫二号”密切相关↓↓

一、为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轨运营提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考核验证空间站运行轨道的交会对接和载人飞船返回技术。

二、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形成组合体,进行航天员中期驻留,考核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

此外,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还有自己的特殊任务,那就是——开展有人参与的航天医学实验、空间科学实验、在轨维修等技术试验,以及科普活动。

神舟十一号和“哥哥们”有什么不同?

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号这些“哥哥们”相比,神舟十一号有哪些不同之处呢?

“神舟十一号的特点是,飞得更高,实验更多,时间更长。”神舟十一号飞船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飞船的制导、导航与控制分系统,简称GNC分系统,承担着飞船从起飞到返回的全部运动控制任务。神舟十一号飞船GNC分系统指挥罗谷清告诉记者,神舟十一号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中从第二步到第三步的一个过渡,需要为建造载人空间站做好准备,因此具备了这三个与哥哥们不同的特点。

飞得更高,是因为未来的载人空间站轨道位置比较高。过去,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对接时,轨道高度是343公里。而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对接时的轨道高度是393公里,比过去高了50公里。这与未来空间站的轨道高度基本相同,飞行也更加接近未来空间站要求。飞得更高对飞船的要求也更多,这意味着交会对接时飞船的控制与神舟十号不一样,还需要连续变轨。

实验更多,是因为这次飞行要进一步考核神舟飞船作为人员物资天地往返运输工具的性能。任务期间神舟十一号要进行4项在轨试验项目:宽波束中继在轨验证试验、变轨控制验证试验、帆板任意偏置角跟踪太阳功能验证试验和微生物控制试验。通过这些试验进一步验证飞船设计功能,获取和积累载人环境相关的飞行试验数据。

时间更长,是因为此次任务中,航天员需完成组合体30天中期驻留任务,比神十的15天翻了一倍。在这一个月中,要保障航天员的生活健康,也要保证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飞船在驻留、应急、返回方面的保障能力就比过去增强了。

“为了满足神十一飞得更高、实验更多、时间更长的需求,我们对神舟飞船进行了改进设计,神舟十一号的技术创新亮点有4个。”罗谷清说。

第一个亮点是天地联系更紧密了。神舟十一号飞船上配备了宽波束中继子系统,它能极大提高中继终端使用范围和工作能力,确保天地链路可靠性。罗谷清说,“飞船在天上飞,最好跟地面时刻有联系,地面站覆盖不到时,就需要通过中继卫星转接信号。这次我们加了宽波束,是为了争取让航天员每时每秒都能与地面连接上。”

第二个亮点是交会对接。光学成像敏感器是交会对接的眼睛,这一次交会对接的眼睛升级了。在“天宫二号”及以后的空间站任务中,交会对接会变成一项常态化任务,对接环境也将更复杂,这就对光学成像敏感器提出了更高要求。之前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任务中,应用的都是CCD成像敏感器。本次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的对接,采用新一代光学成像敏感器CRDS。CRDS抗杂光的能力更强,即使在太阳强光直射时,“眼睛”也不会被“亮瞎”,具备了在苛刻光照条件下准全天候稳定测量能力,极大地提高了交会对接的可靠性。

第三个亮点是中期驻留。神舟十一号在配置上进行了优化,存储了更多食品、饮水等航天员支持用品,满足航天员驻留需求。飞船上设有应急返回系统,以保障航天员安全。“一旦出现问题,飞船可以马上分离返回。有自控系统,也有手控系统,都可以应急返回,确保航天员安全。”罗谷清说。

第四个亮点是优化热控设计。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成功后,航天员要在组合体中完成30天中期驻留任务,这么长时间的驻留工作必须保证能源供应,这就需要太阳能帆板长时间对准太阳,为此组合体需要连续偏航。而在连续偏航过程中,有一些设备会长期对着太阳,还有一些设备长期晒不到太阳。因此,神舟十一号飞船的热控设计进行了相应改进,以消除组合体连续偏航引起的返回舱温度过低、设备容易结露的风险,和推进舱、贮箱、发动机温度过高可能超上限的风险。

两大男神景海鹏和陈冬,你了解吗?

航天员景海鹏参加过神舟七号、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陈冬是首次参加载人飞行任务。

这次是景海鹏第三次“出征”,他已执行过神舟七号、九号两次飞行任务,将担任神舟十一号的指令长,而以50岁“高龄”上天也创造了中国航天员的纪录。

陈冬,1978年12月出生,1997年8月入伍。2010年5月,陈冬正式成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10月17日,他将和景海鹏一起驾驶神舟十一号飞船飞赴太空,他也是第二批5名男航天员中首位实现飞天梦的人。

本次两位航天员的任务

将实行每周6天、每天8小时的工作制;

将在轨接受医学超声检查,同时地面可以实时检测,这在中国航天飞行中是第一次;

将在轨完成香港中学生太空科技设计大赛的3个获奖项目,分别是太空养蚕、双摆和聚合物薄膜实验。景海鹏和陈冬将在太空养蚕,看太空中的蚕宝宝吐丝是否像地面那样有方向性、能否结成茧子——他们还为此专门学习了如何养蚕。

此次任务的主要目的:

一是为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轨运营提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考核验证空间站运行轨道的交会对接和载人飞船返回技术;

二是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形成组合体,进行航天员中期驻留,考核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

三是开展有人参与的航天医学实验、空间科学实验、在轨维修等技术试验,以及科普活动。

神舟十一号任务为什么减少了乘员人数呢?

对于这个问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受生命保障系统能力限制,为延长航天员在太空驻留时间,只能减少人数。张柏楠表示,神舟十一号任务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要开展航天员在太空中期驻留试验,因而刻意延长了驻留时间。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总设计师朱枞鹏则称,少了一个人,意味着太空舱中所带的东西就少了。这次主要的目的是要飞更长时间,多一名航天员,需要的消耗品就更多。我们这次的任务比较多,同时还要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试验。要是人多的话,可能其他方面包括应用项目就要少一些。

朱枞鹏还介绍称,天宫二号总重8.6吨,能带的东西有限,所以对重量的把握很关键。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次,相比天宫一号任务时,航天员待的时间长了一倍,而且还要进行大批量的空间应用试验,综合各种因素,天宫二号的推进剂,也就是它的燃料需要比过去要多很多。但是天宫二号的重量却和天宫一号相同,换句话说,其实仅仅靠去掉一个航天员是不够的,天宫二号自己也做了减肥工作,在结构上也进行了一些减重,把这个重量节省下来后,主要就支持航天员在宇宙中期驻留。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在天宫二号密闭舱内创造了一个安全适宜的人类生存环境,提供航天员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保障航天员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为了让航天员在太空中有尽量大的活动空间,天宫二号结构尺寸基本按运载火箭可容许的最大包络做设计。这给工程人员带来巨大的挑战,这是因为“大空间”在满足舒适的同时,必须非常轻并且特别结实。

航天生活精彩看点

首先是天上的生活。这次航天员在轨将要飞行33天,是迄今为止我国最长的一次载人航天飞行,这也体现了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进步,本身就是一个精彩看点。这次任务中,航天员将实行每周六天每天八小时的工作制,与地面执行一样的作息时间。这次任务中,航天员携带了丰富的航天食品,包括主食、副食、即食、饮品、调味品和保健性食品,一共100多种。他们在天上可以通过骑自行车和在太空跑台上跑步来锻炼身体。还可以通过视频、邮件等与天地之间进行亲情的交流。

第二,天上的试验。航天员进驻天宫二号以后将开展多项在轨试验,这也凸显了人在载人航天活动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比如在飞行中,这次航天员将在轨接受医学超声检查,地面可以实时检测到航天员的心肺功能,这在我国载人航天飞行中也是第一次。他们还将在轨参与多项科学实验,比如更换空间材料制备的样品,进行太空的植物栽培等。还将在轨进行典型的维修操作以及验证人机协同的操作技术。

第三,天上的科普活动和展示。随神舟十一号飞船上去的有香港中学生太空科技与设计大赛的三个试验项目,航天员将在轨完成这些试验。这几项试验将帮助中小学生掌握和了解在微重力环境下事物的状态变化。此外,飞行期间还将开展多项展示性活动,比如太空日记、家书载梦、挑战不可能等,这些活动都会引起大众的广泛关注和兴趣。

中国的厉害不仅如此!中国正在造世界最大太空飞机

近日英国著名科学杂志《新科学家》刊文称,中国正在研制世界上最大的太空飞机,一次可以把20名游客送入太空。

据报道,中方设计团队表示,“太空飞机将像火箭一样垂直起飞,并自动在跑道上着陆,不需任何地面或机载设备的干预。”

谢谢当年的不收之恩,把中国逼成现在很霸气的样子

在9月15日,“天宫二号”发射的当天,微博上,@东风快递员的一条博文,得到几万条转赞,文中写道:

20多年前,当国际空间站还在筹备期时,我国就一直努力申请想要加入国际空间站计划,却被美国以防止航天技术扩散的理由拒绝。

中国被逼无奈,只能白手起家,以一己之力建设自己的空间站。计划到2020年左右我国将建成自己的空间站,而届时国际空间站将面临退役,我国将可能成为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空间站的国家。

昨天天宫二号成功发射,完成了空间站建设的第一步。我们不吹不黑,只想由衷地对那些曾经轻视我们的国家说一句:谢谢你们当年的不收之恩,最终把中国逼成现在很霸气的样子!

目前,世界上只有一个空间站,那是1983年由时任美国总统里根首先提出,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和多次重新设计,直到苏联解体、俄罗斯加盟才在1993年完成设计的国际空间站。

这个国际空间站是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俄罗斯联邦航天局、欧洲航天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加拿大国家航天局和巴西航天局六个国际主要太空机构联合推进的国际合作计划。参与该计划的共有16个国家或地区组织。

早在20多年前,中国就开始谋求参与国际空间站的合作,但是国际空间站主要参与方反对邀请中国加入。

于是,中国作为一个航天大国,一次次被挡在国际空间站门外。

但是,中国人有志气!你不是不让我参与吗?那好吧,我们自力更生一样可以干出来!我们自己用一二十年玩出自己的国际空间站。这,就是中国的自豪宣言!

目前,天宫二号已经成功发射,而明天,神州十一号载人飞船也即将发射!这无一不标志着中国迈向空间站时代。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