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社会 » 正文

全球报道:张献忠沉银被盗挖倒卖案 “屠川”说法不可信?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0-17  来源:中新网
核心提示:彭山江口镇,江口沉银遗址。陈羽啸 摄 “张献忠沉银”被盗挖倒卖案后续 彭山江口沉银提供间接物证 “张献忠屠川”说法并不可信?
张献忠沉银被盗挖倒卖案:“屠川”说法不可信?
彭山江口镇,江口沉银遗址。陈羽啸 摄

“张献忠沉银”被盗挖倒卖案后续

彭山江口沉银提供间接物证 “张献忠屠川”说法并不可信?

清史专家周远廉:“屠川”是清政府夸张虚假宣传

华西追踪

热点新闻 一追到底

古谚有云:“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定蜀未定。”明末清初,川人骤减,战乱是主要原因。

关于四川人是谁屠杀的,有两个说法,一是张献忠,二是清军。民间对张献忠,冠以“杀人王”、“大魔头”等称号。清廷组织编撰的《明史》,更称张献忠杀人六万万。

“这肯定不现实,明末全国才一亿人口!”10月16日,彭山江口百米之外,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周远廉摆了摆手,他说:“张献忠统治四川的时候,还要靠老百姓耕田收税,怎么可能屠川?”

彭山江口,张献忠沉银地,陆续出土的银锭,似乎也在证实周远廉的推断。华西都市报记者从彭山文管所了解到,出土的银锭中,就记录有大西政权征收粮税的历史。川人祖先何去何往?江口沉银或许能够提供线索。

屠川不可信“他要靠四川百姓养军队”

86岁的周远廉,是国内享誉盛名的清史专家,也是彭山女婿。老人住在彭山滨江路边,从客厅一眼望去,岷江清晰可见。不远处,就是张献忠沉银地。

“明朝末年,全国人口大约是一亿,当时四川面积很大,还包括重庆和云南一部分,大概有60万平方公里。”周远廉说,虽然没有明确记载,当时四川到底有多少人口,“但根据推算,几百万人应该是有的。”

周远廉说,明末时期,四川还比较平静,张献忠入川后,由于清军主要精力在打击李自成身上,无暇顾及张献忠,因此四川风平浪静,百姓生活还算平安。

根据相关历史资料记载,张献忠在川期间,势力不断扩张,巅峰时期,管辖了四川大部分地区。“士农工商各种职业都有,有研究称,张在四川还推行了科举。”周远廉说,更重要的是,张献忠要收取田赋等税收,以供各项支出。“张献忠号称有60万军队,就算打点折扣,也是一大拨人,要养这么一大帮人,怎么可能去屠川。”

周远廉说,清政府有关官方记载中,对张献忠、李自成都以流寇、匪描述,对其杀人的情况,也有过于夸张的宣传。这就给民间造成了误导,让人误认为是张献忠屠川。

银锭有证明“张献忠在眉山收过税”

早在2005年,彭山江口就有银锭发现。华西都市报记者从彭山文管所证实,银锭中,就有关于大西政权征收粮税的记录。

彭山区文管所库房内,吴天文和同事拿出10多个拳头大小的银锭。“这些是刻有文字的,还有10多个没有刻字。”吴天文拿起一个银锭,上有“大西眉州征完元年分半征粮银五十两一定,银匠右闵季”的字样。

银锭出水时间主要集中在2005年和2011年。对于第一次发现,彭山文管所有着详细记载:2005年4月20日,彭山引水工程在江口镇岷江江心进行施工。其间,一辆挖掘机在距地表2.5米左右的地方挖出一圆木并从中散落7件银锭,由施工民工全部捡走。经过文物部门和公安部门努力,收回所有流失银锭,并收回已被损毁的贮藏银锭的木筒。“具体发现地应该是岷江大桥往下游方向500米处。”吴天文说。

“大西是张献忠国号,从字样内容来看,说的是在眉山征收的粮税,有五十两。打造这个银锭的工匠,叫右闵季。”吴天文说,彼时一两大概是37克,五十两相当于现在3斤多。

由于长年沉浸江水中,银锭外部已氧化,呈黑色,部分有残损。“银子纯度,大概在95%以上,除眉州,还刻有湘潭、京山、赣州等字样。”吴天文说,据文献记载,张献忠行军路线也是经江西、湖北、湖南等地之后入川,银锭上的文字记载正好与之吻合。

战乱是主因“清初川人只剩20万”

周远廉说,张献忠在川期间,没有人口统计,直到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有确切的统计,四川只有人口“四万丁”。“按照5人一丁来算,当时四川只有20多万人了。这与明末时几百万人相去甚远。”

在周远廉看来,战乱才是川人骤减的主因。“张献忠也杀人,看不惯也杀,肯定存在乱杀人,但还不至于达到这么大的杀伤力。几十年的战乱,才是四川人少的原因。”周远廉说,从顺治元年到顺治十八年开始,18年的时间,战争打了13年。“只有康熙四年到康熙十二年是比较安定的。”周远廉说,“康熙十二年,吴三桂起义,发生三番之乱,四川几个降官,也在川掀起风雨。”

三藩之乱,直到康熙二十年,才被平定。“四川是最后才平定的省份之一,仅次于云南,一直打到康熙十七年左右。”周远廉说,连续不断的战乱,有人被打死、有人饿死、有人逃走,到1685年,人口只剩20万,才有了后来的“湖广填四川”。

专家观点

观点一

“宝藏保存至今,顺治发话很关键”

张献忠沉银的传说,古来有之。但关于宝藏发掘的记载,却是少之又少。《彭山县志》中,也仅有数十字的记载:“乾隆五十九年,冬季,渔者于江口河中获刀鞘一具,转报总督孙士毅,派员赴江口打捞数日,获银万两并珠玉器等物”。

在周远廉看来,虽然张献忠宝藏从明末起就有大量传说,但因为顺治皇帝的态度,所以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都鲜有发掘记录。“顺治非常讨厌搜刮钱财,尤其是反对挖宝。”周远廉讲述,顺治在位期间,曾有大臣上书,称明朝开封周王朱恭枵,有金银千千万两,可能藏于某处,建议发掘。“但顺治大怒,认为如果周王宝藏挖到了,会把全国各地搞乱,把大臣打板子轰走了。”

“清朝历代都非常遵循祖训,所以整个清朝,挖宝行动寥寥无几。”周远廉说,“这可能是江口沉银,在清代保存完好的原因之一。”

周远廉说,历史上,江口是一个大码头,江面辽阔,四通八达。“解放后一段时间,都可以通航。水很深,加上以前条件有限,也对沉银起到了保护作用。”

观点二

“宝藏还有不少,要保护好这块遗址”

在周远廉看来,目前出土的宝物,还远远不是张献忠宝物的全部。“明末藩王,待遇都很好,不仅皇帝给得多,还有其他收入,都很有钱。当年李自成攻打开封,周王马上就筹集了50万银两,赏赐下属。”周远廉说,张献忠沿着陕西,过河南、河北,入湖北、湖南,再进四川,一路抢杀达官显贵,所收获的财宝不可计量。

“彭山应该是沉银中心区域之一,这跟之前专家的意见,也是相吻合的。”周远廉说,就目前出水的文物来看,非常珍贵,对于研究明末清初四川地方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过去研究张献忠,主要是从农民战争的角度去研究,研究军队编制、战略战术。但这个时期四川地方农、林、财、牧、渔、商,张献忠财经政策等内容,还是空白,这一段地方史,需要研究。”周远廉说,“这对于彭山、乃至四川,都有很积极的意义。”

在周远廉看来,江口沉银过去由于一直没有被发掘,缺少历史记载,更多是民间传说。“和浩瀚的历史比,江口历史太小、但也太专业,需要专人进行长时间研究。”周远廉说,“希望当地保护好这块遗址,搞清这段历史。”

华西都市报记者 李庆 摄影报道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