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几年来,便宜、有效且难以被替代的廉价药不断从市场上消失。有媒体报道,一盒治疗罕见的婴儿痉挛症的注射用促皮质素(ACTH)正常零售价只要7.8元,但在很多家医院却难觅踪影,而“黑市”上的售价竟超过了4000元,即使是这样的“天价”,仍然不容易买到。(科技日报2016年10月18日)
其实,廉价药出现“药荒”已经不是新鲜话题。2011年,一项对全国12个城市42家医院临床用药情况的抽样调查显示,在基层医疗机构,国家和地方增补的基本药物一般有500多种,其中廉价药缺口居然高达342种。为什么这样的现象反复出现?对此该如何剖析?
首先,廉价药不等于好药,从降低副作用到增强疗效,药品的更新换代是正常现象。比如土霉素(氧四环素),在上世纪70年代属于人用的“高级”抗生素,因为对人体副作用大,现在基本是养殖业用药了。从盘尼西林到阿莫西林再到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从头孢一代、二代到三代、四代,应对的是细菌耐药性的上升。某些媒体,为了抨击“同一种药,换个名称,换个包装,换个批号,身价就可以翻上几倍甚至几十倍”,便举出“以消炎药为例,从四环素到阿莫西林再到头孢的蜕变,与之紧随的就是价格从几毛钱到四五元钱再到二十多元钱的攀升”——这里的四环素、阿莫西林和头孢分别属于四环素类、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根本就不是一个东西啊!
其次,廉价药并不天然就应该低价,再低价。人们总是深情地回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抗生素才几分钱一片。可曾想,当年的大包子,也不过5分钱一个而已,今天的包子,又是什么价呢?几十年过去了,原材料、人工成本都在数倍数十倍地上涨,却期望药价原地不动,这样的社会心理本来就不正常啊——药厂不是红十字会,亏本的生产怎可能长久?在基层医院缺货的342种廉价药中, 130种药的价格在10元以下,在10元以下的短缺药中,5元以下占了69%,3元以下的占42%。如心脏手术的必需药品——鱼精蛋白注射液,只能从鱼的精子中提取,不能化学合成,我国仅有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一家生产。按说这样一种“垄断”药品,应该利润丰厚,大力生产才是,可厂家却常常被迫停产——鱼精蛋白注射液一支卖十几元,而这一售价居然维持了几十年!要知道,30年前,十几块钱可以够一个人一个月的伙食了,现在顶多够一个盒饭啊!
再次,不合理的招投标设置和药品定价机制,是压垮廉价药的最大那根稻草。现在医院的药品,都要在政府的招标平台上采购,而采购的规则,是“价低者得”。很多生产门槛不高的廉价药,在小药厂的低价竞争下报价越来越低,甚至跌破成本价,最终出现中标就停产的局面,这在业内已经是公开的秘密。还有一些药,虽然药品本身成本不高,但因为用量非常有限,按照现有的药品定价,启动生产线或常备库存,往往是一笔亏本的买卖。药品的利润,不仅要看利润率,还要看利润额,比如某药生产成本5毛,售价5元,利润率900%,但利润额不过4.5元而已。
综上所述,廉价药的消失,有些属于正常的更新换代,不必惋惜;有些是取巧的新瓶装旧酒,需要警惕;有些是无可奈何的惜别,当出手解决……解决之道,首先是要理顺药品的招投标和定价机制,破除“价低者得”,给廉价必需药的生产松绑,让企业有足够的利润空间组织生产。其次是对于用量较少却又不可或缺的必需药品,比如治疗特定毒蛇咬伤的抗毒血清,是否考虑建立政府储备?由政府出资在一家或若干家医疗机构或医药公司建立贮备,在全市、全省甚至全国境内调配使用,降低单个医疗机构储存报废和患者无药可用的风险。
(作者是广州医疗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