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教育 » 文化频道 » 正文

浅谈范仲淹知邓诗词中的秋思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0-21  来源:凤凰生活网
核心提示:一、范仲淹与邓州的关系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知邓三年零三个月。范公自幼孤贫,勤


一、范仲淹与邓州的关系


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知邓三年零三个月。范公自幼孤贫,勤学苦读,几起几落,百折不挠,军中称范,西贼破胆。庆历五年(1045)11月,以疾求解边任,请知邓州,遂以给事中、资政殿学士的身份到邓州赴任。范知邓州,政简刑清,一年余而化行俗美,吏畏其威,民怀其德。于次年(1046年)的九月十五这天,他端坐于春风堂前,凭着手上仅有的《洞庭秋晚图》,挥笔写下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精神和豁达气度,光照千古。范仲淹知邓期间兴盛学风,创建了书院内讲学堂,重修览秀亭,百花洲,构筑春风阁,公余到书院讲学,一时邓州文运大振。内讲学堂也因百花洲而得名“花洲书院”,位居清·易良俶《诗述八景》之首,明时称“花洲相迹”,清时谓“花洲霖雨”。范仲淹的儿子、官至观文殿大学士的范纯仁,以及官至崇文院校书的张载,曾任邓州知州的韩维,均“从师范仲淹学于花洲书院”。北宋治平四年1067年,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任叶县尉,曾到花洲书院瞻仰范公遗迹,作诗《山谷诗注·百花洲杂题》云:“范公种竹水边亭,漂泊来游一客星。神理不应从此尽,百年草树至今青。”赞誉并希望范公开创的良好学风在邓州这片沃土代代传承。


范仲淹自庆历五年(1045)11月至皇佑元年(1049)年正月在知邓的三年多时间里,利用公务之余创作了大量诗词作品,有案可查的43首,这些诗词融叙事、描写、议论、抒情于一体,诗风或纤秾、或洗练、或豪放,皆根植于忧民报国的宏愿和对邓州的热爱之情。其中《九日》《苏幕遮.怀旧》等描写秋思的诗词,更是抒发了其处江湖之远的乡思羁愁和偶发闲适恬淡的心神,本文试图擷取范仲淹知邓诗词中关于秋思的章节,在创作和思想上作一粗浅的分析。


二、秋思在对亲友的思念中盛发


当一个文学家对周围的世界有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时,就会把这些当做原料在心里储存起来,但这只是原料而已,并不能立即激起一种强烈的创作欲望,获得一种足以推动他进入创作过程的驱动力。然而这些原料却会在毫无准备的时间和空间里,被一种事物,或自然环境中的某种气氛点击,进而发酵并由此触动他的心弦,迅速进入一种释放的快感。比如安史之乱中,国破家亡,妻离子散的惨痛经历使得爱国诗人杜甫因感伤时局,见花朵而洒泪,抱恨别离,闻鸟鸣而惊心,从而写下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千古名句。


范仲淹也是一样,当义无反顾的性格与步步坎坷的命运发生剧烈冲突的时候,怎能不搅动其心灵呢,怎能不在其思想深处留下惊心动魄之时的带有条件反射特点的记忆呢?如果说人人都有一根心弦的话,那么充满这类记忆的心灵就会在无形中把这根弦崩的很紧,无论何时何地,只要稍一触动,它就能悄然动容,演奏起心灵的旋律。范仲淹知邓时期的词作《御街行.秋日怀古》的构思特点就是由这类带有条件反射特点的记忆引起,并由暮秋明月夜之景唤醒从而触发诗思:


纷纷堕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卷帘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倒,先成泪。惨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蕴含无限秋思。空碧无云,深秋月夜,本是很平常的自然景象,但却不寻常地唤醒了范仲淹心灵深处潜存着的、虽然遭受压抑却始终不能灭绝的对亡妻的刻骨怀念和真挚美好的感情。于是,即便是美好的月明之夜,周围的气氛却是“碎”和“空”的,夜的寂静生出的悲凉之意无限弥漫,以致“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倒,先成泪。”阴阳两地相思的情绪如挣不脱的羁马此刻紧紧地缠绕着他无法排遣,无法回避,因此,诗人对着夜空含泪发出无可奈何的喟叹。


纷纷堕叶的萧杀秋月夜触发了范仲淹对亡妻的怀念之情,同样,本来明净的秋天也引动了他恋乡怀人之情。他在另一首诗词《苏幕遮.怀旧》中这样写道: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这是范仲淹知邓的第一个秋天所作。自从《楚辞.招隐士》中写出“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在诗词中,芳草就与乡思别情相联系。范仲淹的这个“芳草”,同样是乡思离情的触媒。他遥接天涯,远连故园,更在斜阳之外,使触目望乡的游子难以为情,而它却不管人的情愫。


秋天嫣然成了范仲淹触景伤情的催化剂,它就像一面镜子,映出了诗人寂寞失落的心境;像一枚石子,激起了诗人恋乡念友的心底涟漪。因此,他这被无数激发的感情终于在秋的天地里寻求肆意发泄。


遍地风卷黄叶,浓浓的秋意扑来,百花洲上的烟水,波光粼粼,笼罩在透着寒意的翠烟之中,夕阳慢慢地依山而落,天地之间万物渐渐融为一体。但此时,范仲淹却无故想起了目所不能期及的故乡苏州。“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这秋虽然是阔远秾丽,但悠悠乡思离情,却从芳草天涯的景物描写中暗暗透出,好无着迹。这些真切的内容异常充实,有包罗万象的气势,像高高横贯浩淼的太空,让读者意味无穷。而“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的抒情,却又把郁积的乡思旅愁发展到最高潮,那种感觉像大风卷起狂澜,把美好的一切摧毁。召唤好友难以到来,思想痛苦实在难忍,大有“无奈落叶萧萧下”的悲情。


现实“郁结”的悲剧,在诗人心中留下一触即发的带有条件反射特点的记忆,天性的诗思又使诗人随时把握住这类记忆所引起的创作冲动,瑟瑟的秋声,触动诗人写出哀婉的诗篇,因而使得这类记忆往往成为范仲淹秋思诗词构思的出发点。


三、秋思在郁结的命运中萌动


当心爱的东西被毁坏,拥有者都会倍感惋惜,当报国之志受阻、理想难以实现时,这个理想往往会郁积心头,精神形成“郁结”状态。这种状态有些类似被闸门阻挡的流水,会在诗人内心深处产生一种难以遏制的冲动,影响诗人的艺术构思,从而形成一个咏叹“郁结”命运的构思中心。


急人之忧,焦虑如焚。当范仲淹激昂慷慨论天下改革的豪言壮志屡次为自己引来灾害形成严重郁结时,怎能不充满对同样命运的前辈进行追念,他沉郁的诗思怎能不围绕这样一个中心去回想、去构思?世道日益沦丧,谁是今日雄才?而现实却只能是“壮士拔剑自叹,抒发满腔悲哀”了。他的内涵丰富而深微的《九日》诗,正是集中倾吐这些心曲的绝唱:


欲赋前贤九日诗,茱萸相斗一枝枝。


可怜宋玉情无限,争似陶潜醉不知。


绿鬓爱随风景变,黄华能与岁寒期。


登高回处狂多少,笑杀襄阳拍手儿。


这首诗里,诗人借重阳登高这件事,触景生情,禁不住联想到前人在此时的所思所念,所虑所忧。在这里,范仲淹重点列举了屈原弟子宋玉和东晋隐士陶潜。宋玉曾为楚顷襄王大夫,曾有多首作品传世,其中在《九辩》中,以“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色。”发出“贫士失职而志不贫”的咏叹,抒发自己在这个秋天里的无限惆怅。陶潜为东晋诗人、辞赋家,少年时期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其实,这何尝不是自己的命运?从“风波屡涉”的宦海“避居”到静寂的“襄邓”之地,虽然感觉上如释重放,身无重任一身轻,但忧天下之情仍让范仲淹郁郁不欢,哀情似海。


由“郁结”形成的构思中心还暴露了诗人感情的复杂性,范仲淹是个胸怀大志,善于和命运顽强斗争的人,始终没有因为不得志的“郁结”而停止对理想的追求。因此。当这种“郁结”逼迫他反思的时候,同样也推动他向前展望,去进行新的努力:


绿鬓爱随风景变,黄华能与岁寒期。


这两句是范仲淹安慰并勉励自己:青年人喜欢趋时,赶时髦;而阅历深又有坚定生活信念者,就如同傲霜竟开的菊花一样,不畏艰难险阻,不怕坎坷曲折,依然朝着既定的理想目标奋进。


范仲淹在逆境中的主体心声,表现出希望和失望交织,亦如他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纠结心理,这在他的《和并州大资政郑侍郎秋晚书事》中也有体现。此时,范仲淹已知邓,苦闷时给好友们写写信也是一种派遣,但虽然此时已“居庙堂之远”,但也不忘谈谈当前的形势:


太原兵重压强胡,茣对秋风忆鲙鲈。


以此警示资政官员,要认清形势,大兵压境,箭在弦上,尤其在这“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 仰头望明月,寄情千里光”的时候,不要被思乡的愁绪纠缠,应胸怀君主的重托,担当起一个官员应有的责任,随时做好痛击入侵之敌的战斗准备。


对边疆安危的担忧和郁结情绪,让范仲淹随着秋风飘起而更加凝重。


四、秋思在闲适的心境中返璞


诗人创作任何作品,同时都有一个足以激起他创作欲望的直接动机。人的心理情绪和主观感受是很微妙的,快乐时会感到时光像鸟儿一样飞过,客观外界虽不同,但由于主观心境的变化,便认为外物也在变化。秋天给人的感觉是落叶遍地、草木枯燥,一片萧瑟,但如果心情愉悦,就会看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明丽画面,这也能引起诗人的艺术触发和创作动机。


南阳太守清狂发,未到中秋先赏月。


百花洲里夜忘归,绿梧无声露光滑。


天学碧海吐明珠,寒辉射空星斗疏。


西楼下看人间世,莹然都在青玉壶。


从来酷暑不可避,今夕凉生岂天意。


一笛吹销万里云,主人高歌客大醉。


客醉起舞逐我歌,弗舞弗歌如老何。


这首《中元夜百花洲作》是范仲淹知邓第二年的庆历六年中元夜所作,彼时,范仲淹刚刚重修了邓州百花洲,便有友人相约一起来赏月,本来中秋夜赏月才是约定成俗的时间,但看到好友乘兴来访,再加上百花洲崭新的书香气氛袭来,诗人立即兴致大发,就把中元当中秋也无妨。


这是范仲淹在经历了一系列政治风波后难得的兴致,大有“既来之则安之”的愉悦心情。因为心情舒畅,百花洲的月夜更加幽深迷妙:那浓绿茂密的梧桐树林,在明净的月色笼罩下,神秘异常。人在其中漫步,银色的月光从树荫的缝隙中泄露下来,呈现出各种形状的图案;仔细倾听,还有露珠打在树叶上的滴答声。这大自然的美妙这么让人陶醉,以致夜深都忘记回室休息,可见,范仲淹即便常有抑郁不得志的不快纠缠,但在这初秋的月色美景里,他也可以暂时抛却心底的郁结,融于自然,与前来走访的朋友一起敞开胸怀,一起品酒赏月,吟诗唱歌,竟然像个天真的孩子一样贪玩。


这种因秋景而引发诗人返璞归真的意境,在其知邓诗词《和李光化秋咏四首其二·昼》中也有更为明显的体现:

日色清如照,前林叶未零。海东新隼至,一点在青冥。


邓州的秋天真是神奇而又美妙,晴空万里,太阳澄净,映着稀疏的枝叶;远处望去,从北面的湍河上空飞来一只鹰隼,时而平翅底旋,时而翻翅高飞,越飞越高,越飞越远,就像一个动态的点点。这种自由自在的飞翔,太感染人了。因此在诗人的眼里,秋光万里的日色就像镜子一样清净,所以用一个“照”字,像在镜子里看到的一样真切、生动。


从这首诗中,读者看到范仲淹俊逸如白玉般的高洁,他正在一片清空鲜明的秋光之中,迈开脚步寻访幽静的美景,他又行又止,仰望蓝天悠悠,神采显得多么高雅奇特,风度恬淡使人难以描绘。


对范仲淹来说,这真是难得的闲适,他通过描写秋天客观的具体感人的景物,借秋天的这种清明虚净和自己澄澈的心境,反拨着当时无常多劫的人生境遇,让读者从诗中获取一种归真的干净情愫,不能不说这也是诗人忧乐天下的另一种一种良苦苦用心。(杨娴娉创作于2016年9月)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