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军事 » 军事 » 正文

全球关注:直击缅北中国小镇:照样吃饭睡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1-25  来源:综合
核心提示:11月22日,缅甸内战战场一颗炮弹落在中国境内,在地上爆炸后留下大约1米宽,70多厘米深的大坑。爆炸地点距离芒海镇设立的难民临

11月22日,缅甸内战战场一颗炮弹落在中国境内,在地上爆炸后留下大约1米宽,70多厘米深的大坑。爆炸地点距离芒海镇设立的难民临时安置点仅约200米,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几十年来,尽管缅北内战频繁爆发,但与缅北仅仅一步之遥的中国境内,却是一片祥和,中国百姓吃饭睡觉一如往常。一年前,摄影师深入缅北战乱现场,亲身感受到国境线两边的不同。图为中缅边境云南南伞镇街头,中国武警在出勤。

中国和缅甸国界线长度超过2000公里,持续的内战大多发生在缅甸北部的中缅边境线附近,每次战争爆发,都会有大量的难民逃到中国境内避难。图为中缅边境乘车逃亡中国的难民。

2015年,缅甸果敢内战爆发后,大批的难民逃向邻近的中国云南南伞镇。在缅甸境内战火纷飞之时,国境线两边状况迥异。一边的缅甸果敢战火纷飞,流离失所,逃往他乡。一边中国南伞小镇上班、休闲、吃饭睡觉,一片祥和。图为南伞街头集市上卖土产的当地百姓。

早在2009年8月,果敢内战,南伞镇曾经云集了万余果敢难民。此次内战,形势更加激烈,南伞再次成为果敢难民聚集地。图为中缅边境缅甸果敢境内排队吃饭的难民。

南伞镇,隶属镇康县,地处镇康新县城所在地,是云南省西南边陲的一个边境小镇,中缅边境中段,国境线长47.583公里。南伞是古西南丝绸之路重要通道,为对外开放的内陆窗口,是中缅物资的集散地,是中缅交往的重要通道和滇西南、临沧西部进入东南亚的重要口岸之一。图为南伞街头集市上卖火腿的商贩在看手机。

南伞镇距离缅甸果敢自治区首府老街仅有10公里路程,随着果敢内战爆发,大量难民的涌入,原以为此刻的南伞镇应该很紧张。然而摄影师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首府芒市驱车,穿越200多公里盘山公路,6个小时后抵达南伞镇时,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图为南伞街头逛集市的年轻人。

街头熙熙攘攘,人们忙着逛集市,公园里人们在放风筝,遛狗,享受休闲的阳光,丝毫没有几公里外就是战场的紧张气氛。图为南伞镇区公园里卖气球的小贩。

夜晚的南伞更是灯火辉煌,年轻人照样用进咖啡厅和KTV,享受浪漫时光。23岁的海燕是一家酒店的服务员,虽然是外地人,但也在南伞已经生活三年时间,她说,果敢那边内战打响后,最初几天她有些紧张,后来感觉没啥事,现在一点也不害怕。她也没有感觉到整个县城有什么变化,唯一让她感受到不同的话,就是酒店里住宿的挂牌牌的工作人员和军人多了,街头挂着黑色“KK”果敢牌照的汽车多了。图为南伞街头公园里休闲的年轻人。

在集贸市场上正在卖菜的老韩与海燕的感受不同。他每年都要街上卖菜,他感觉今年明显比往年人多了很多,生意也好了很多,其中有很多是难民。这些难民中有很多原来生活条件并不是很差,在南伞甚至租住民房或者酒店避难,尽管战争所迫,但很多难民在大年三十还是要改善一下伙食。老韩说,缅甸打仗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他活了60年,经历过很多次,距离中国虽然很近,但却又像很遥远,因此从来也没有害怕过。图为南伞街头修鞋的鞋匠。

2009年8月果敢内乱,大多数难民是通过南伞国门路口岸逃向中国。此次则不同,摄影师在南伞著名的国门口岸,看到的是一片冷清,除了有少数公安在维持秩序,一些边防武警在执勤外,甚至看不到一个难民。而此次难民大多集中在距离县城5公里外的工业园区。图为南伞通往缅甸的关口冷冷清清。

图为与南伞镇紧挨着的缅甸境内小镇空无一人。

图为南伞街头集市上,一个孩子在悠闲地玩手机。

畹町,这是位于中缅边境的小城。一条不足1米深的畹町河,将缅甸和中国分隔开来。 20日凌晨,克钦、德昂、果敢、若开等几支缅甸民族地方武装同时对多处政府军驻点发起武装攻击,冲突双方和平民都有伤亡。战祸让部分地区人去楼空,大家纷纷外出避难,然而仍然有边民留守在战乱中的家园。枪炮声中,穿梭着亲人给他们送饭的声影。 24日,封面新闻记者走进中缅边境畹町,探访缅甸武装冲突后人们的生活现状。

站在畹町河上,可以看到对面的缅甸山头。一些缅甸边民挽起裤腿趟水过河,把家里的物资拿到河对岸。他们用茅草、塑料、衣物等搭建起简易的棚子,这就是他们临时的“家”。棚子外散落放着锅碗瓢盆,生火烧柴煮饭吃,一家几口人挤在棚子里面生活。 据缅甸边民讲述,每天都能听到山头传来的枪炮声,这是缅甸的民族武装在与缅军打游击战。 36岁的苗顶来自缅甸棒赛,家原本住在“新四街”。因为棒赛发生了武装冲突,他不得不前往畹町避难。“战争让不少家庭妻离子散,有人至今还没有联系上自己的妻子和子女。”苗顶说,由于战争发生在早晨,大家都慌忙逃窜,人一多就挤散了。当时到达畹町临时安置点时,在他身边的都是3个不认识的孩子。直到后来辗转联系寻找,他才知道自己的妻子和子女现在已经在瑞丽亲戚家里避难。


苗顶说,战争已经让棒赛几乎成了一座空城,许多人都外逃躲避战争,饭馆、商店等也都全部歇业。棒赛已经人去楼空,只剩下少部分家庭还有一两个老人留守。”苗顶的60多岁老父亲,也是留守的一员。 “老人们不愿意走的原因是为了守住财产。”苗顶说,由于武装冲突不少家庭集体外出避难,一些小偷便乘虚而入。他听说,已经有好几户家庭被盗。而这些小偷,多是一些本地或外地的吸毒人员。 由于老父亲腿脚不便,棒赛城又已经成为了空城。每天给老父亲送两次饭,成为了苗顶的重要任务。 每天上午10点半和下午4点半,他都得在中缅边境的超市或饭馆给父亲买盒饭,再一路送到家中父亲手里。由于战争,盒饭的价格也在上涨。“之前卖8元、10元的,现在要卖到15元,涨了1/3左右。”不过,最令他担心的显然不是价格,而是回家的安全问题。


“每天回家的路上,都能听到枪炮声。也不敢停留,只能硬着头皮往家里赶。”苗顶说,24日下午5点左右,他又听到了不远处的炮声。“真不知道这种日子还要持续多久。” 在20日发生的武装冲突之前,棒赛也经常能够听到枪声,这样已经持续了近5年。“但都是小打小闹,大家也习以为常。从来没有这次这么严重。”苗顶说,他现在最希望的就是战争早点结束,让他能够安心种地,做点小买卖,孩子们能够回到学校正常上课。“但愿我们能早点回家,但愿这里能永远和平。”

出于人道主义,中国政府在畹町设置了临时安置点,接纳从缅甸过来躲避战争的边民。安置点设置在畹町口岸附近的公路一侧,在一片空地上搭建了几十顶救灾专用帐篷,边民都在帐篷里生活。 据了解,目前已经有1000多名缅甸边民前往畹町临时安置点避难,从20日战争打响开始,他们已经在这里生活了4天。封面新闻(thecover.cn)记者在安置点看到,边民们都拖家带口住进了帐篷里,有的还拿着从家里带出来的棉被、锅碗瓢盆之类的生活用品。下午5点是晚餐时间,边民们都排着队等候食物,秩序井然。不少民间公益组织也参与到对缅甸避难边民的救助中来,发放一些食物和水。 晚上8点,封面新闻记者来到中缅边境瑞丽口岸,边境对面就是木姐。可以看到,姐告广场上只有少量的民众停留驻足,没有发现临时安置点。零星有人前往瑞丽口岸,从姐告前往木姐。缅甸人李潍俊是一位翻译,他告诉封面新闻记者,之前有一部分边民从木姐到姐告躲避战祸,但是已经有近半已经回到木姐。

(综合乙图、封面新闻报道)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