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铁
2016年12月3日,河北秦皇岛,北戴河富民路上的巴铁孤零零地伫立在工棚里,车身布满一层厚厚的灰尘。 几个月前引发舆论高度关注的宽体高架电车巴铁,如今正陷入资金链断裂的局面。
近日,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的巴铁试验线路上,测试车辆“巴铁1号”被发现静静地停放在车棚内,车身上蒙着一层厚厚的灰尘。据现场看护人员称,该测试线已经两个多月未见动静,“公司的人早都撤走了,联系不上。”
12月6日,记者从巴铁科技一名高管处获悉,巴铁公司各地项目均已停摆,“从11月中下旬开始的,公司的资金遇到了很大的问题,投资方不愿意再出钱,所有需要资金驱动的工作都已经停止了。”
除此之外,澎湃新闻记者还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巴铁科技目前拖欠着车辆设计方苏州奥杰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奥杰”)的设计款,并且陆续有员工从公司离职。
不过,当澎湃新闻记者致电巴铁发明人宋有洲时,他却坚称公司运营正常,“北戴河的试验线每周都会有人去,上周中车集团下属的生产厂才刚刚去考察过。”他声称,说巴铁停运的都是造谣,积满尘土的“巴铁1号”是扬尘和雾霾所致,“家里的轿车三四天不洗不也有灰吗?”
关于寻找新投资人的进展,宋有洲向澎湃新闻记者透露,巴铁科技已经谈妥了一笔新的投资,对方是一家在北京的央企,主业在能源领域,将与公司合作建设巴铁。
不过他未说明是哪家央企愿意接盘。
北戴河试验线停了?巴铁公司寻找新投资人
宽体高架电车巴铁又称“空中巴士”,采用“上层载客,下层通车”的设计,号称是解决城市道路拥堵问题的新型交通工具。
今年8月初,长达22米的“巴铁1号”试验车在秦皇岛北戴河区首测亮相引发社会关注。巴铁的技术可行性遭人质疑,巴铁公司背后的投资方北京华赢凯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赢凯来”),也被质疑打着PPP项目旗号,搞P2P融资,甚至涉嫌非法自融。
“现在公司不是一个正常运转的状态,大部分工作都已经停了,人也不齐,在等新的资金过来。这个状态大概从11月中下旬就开始了。”巴铁科技一名高管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公司的资金遇到了很大的问题,投资方不愿意再出钱,所有需要资金驱动的工作都已经停止了,只有案头工作还在进行。
“我们正在各处寻找新的投资人,对投资人没有特别的要求,只要对巴铁项目感兴趣,我们都愿意接触。””巴铁科技副总经理兼新闻发言人李楠告诉澎湃新闻,公司维持正常运营每季度的资金消耗在千万级别。
秦皇岛北戴河区宣传部相关官员也向澎湃新闻记者证实,“巴铁1号”的项目管理方和运营方已经从当地撤走,但巴铁科技与地方政府的合作是否出现变数尚不清晰。
公开资料显示,除了在秦皇岛的试验线路,巴铁科技此前还与河南周口、河南南阳、河北张家口等地方政府签有合作协议,将在上述城市进行巴铁轨道线路和组装工厂的建设。
宋有洲:家里的轿车三四天不洗不也有灰吗
但当澎湃新闻记者致电巴铁发明人宋有洲时,他却坚称公司运营正常,“北戴河的试验线每周都会有人去,上周中车集团下属的生产厂才刚刚去考察过”。他声称说巴铁停运的媒体都是造谣,积满尘土的“巴铁1号”是扬尘和雾霾所致,“家里的轿车三四天不洗不也有灰吗”。
宋有洲还表示,继秦皇岛之后,巴铁的第二条试验线已经在河南周口落地,在当地被称作“巴铁路”,总长为3公里。截至发稿,记者未能联系到周口相关政府部门对此说法进行核实。
宋有洲
宋有洲:白丹青为巴铁投了几个亿
工商资料显示,巴铁科技有两个自然人股东——白丹青和朱红斌,分别出资9000万和1000万元。
据澎湃新闻记者了解,河北商人白丹青一直是巴铁科技的主要出资人,他本人及旗下的北京华赢凯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是巴铁科技惟一的投资方。
网络流传的信息显示,白丹青系河北邢台人,原名白志明。据称,白志明改名成白丹青,是为了彰显其家学渊源。白丹青从房地产开发起家。查询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最新结果,由白丹青担任企业法人、高管或股东的公司超过40家,分布于北京、河北、上海、广东,行业覆盖互联网、房地产、金融、餐饮、农业等多个领域。
一位熟悉巴铁科技内部情况的知情人士向记者表示,白丹青已向巴铁科技投入了30亿资金,其中1.3亿元来自华赢凯来发行“巴铁私募基金”募集来的钱,剩余的均为白丹青个人出资,资金主要来自于银行抵押贷款。
但这一投资金额并未从巴铁员工处得到证实。李楠称,不方便透露具体数额,仅表示此前巴铁科技用于研发、设计、制造试验车和线路的花费在几亿元规模。
宋有洲也称,白丹青实际投入的钱只有几亿元。他强调,公司层面此前并未有融资活动,资金都来自白丹青。
欠款设计商疑云
“公司缺钱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研发车辆本来就是一件特烧钱的事,没有150亿光周口一个地方的项目都下不来。”参与巴铁研发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
“现在白丹青才付了苏州奥杰两成的设计款,还有八成的款项一直欠着,设计人员的钱也都没给。”参与巴铁研发的上述工作人员表示。
据称,这笔设计费金额近5700万元,如果此说属实,折算下来,巴铁科技的欠款数额约为4500万元。
但这一数字并未从苏州奥杰处得到证实,这家新三板上市公司向澎湃新闻表示,与巴铁合作的情况暂时不便透露。“任何经营方面的问题,我们会在今年的年报中披露。”该公司一位管理层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
“给苏州奥杰的设计款确实没结清,但这不叫欠款,因为现在合作还没结束,而且已付的部分也不是两成,是六成。”宋有洲强调。
可查资料显示,苏州奥杰是一家生产汽摩及其配件的企业,主营沙滩车铝合金油箱、铸件、客车底盘件、管状梁焊接、沙漠车配件、底盘件等。
白丹青曾宣称潘石屹答应投资巴铁,潘石屹回应澎湃:不认识白丹青,我认识陈丹青
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在巴铁科技资金遭遇瓶颈,新的投资迟迟不能到位之际,白丹青曾在内部会议上向团队打包票,称自己和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交情匪浅,潘石屹答应会加入投资。
“都觉得他这么说是为了安慰大家,不过他和潘石屹都是混地产圈起家的,这也说不准。”一位巴铁内部人士说。
对此,潘石屹回复澎湃新闻称,说他答应投资巴铁是谣言,他不认识白丹青,“我认识陈丹青。”
一位巴铁前员工却向澎湃新闻记者证实,已经有部分员工从巴铁科技离职。
“之前巴铁的100来号技术人员都不是公司自己的人,主要来自苏州奥杰公司和西南交大、同济大学。实际上公司真正的员工只有行政和负责公司基础运营的人。”知情人士指出,即便公司目前处于停摆状态,所需要担负的日常人员的开支和运营成本并不大。
被指冒用牌照的投资方华赢凯来,销售电话已无人接听
导致白丹青停止出资的导火索,或许是白丹青名下的华赢凯来“后院着火”。
此前澎湃新闻记者实地调查发现,华赢凯来发现的巴铁基金的借款合同显示,华赢凯来为服务方,借款方则为巴铁科技、担保方为中国建设企业联合集团有限公司,基金的管理方为天尔基金,而这四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均为白丹青。业内人士称,这事实上已经涉嫌自融。
11月25日,《焦点访谈》节目中点名巴铁投资方华赢凯来涉嫌非法集资。
11月27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发表《关于北京华赢凯来公司冒用“中国互联网协会企业信用评价AA级信用企业”的严正声明》,称“我会信用评价中心从未收到过北京华赢凯来公司申报参加企业信用评级的任何资料,也从未向北京华赢凯来公司颁发过任何信用等级铜牌和证书。北京华赢凯来公司内展示的“中国互联网协会企业信用评价AA级信用企业”铜牌系假冒!”
12月6日,澎湃新闻记者发现华赢凯来网站公布的多个联系电话以及400销售电话均已无人接听。
“巴铁被媒体害死了。”巴铁科技的研发团队成员愤愤地向记者抱怨:“为什么同样的融资手段在国外就合法,到我们这儿就说他非法呢。”
“一直想通过与地方政府合作牟利”
8月以后,外界对巴铁的负面评价层出不穷。巴铁科技开始引入专业的团队进行公司形象管理和市场拓展。澎湃新闻了解到,在巴铁目前的高层团队中,有高管曾有跨国公司背景和驻外政府机构工作经历。
9月初,记者从多方了解到,为了平息舆论,巴铁风波中最受争议的两个人物宋有洲和白志明逐渐退居幕后,公司有意淡化此二人在公司的作用——白志明从此前声称的“巴铁之父”转为巴铁科技的监事;宋有洲也从技术团队中淡出,专事专利申报工作。
12月6日至7日,记者多次尝试电话联系白丹青,其手机均处于无人接听的状态。
知情人士对澎湃新闻记者称,白丹青在公司的做法已经让很多人感到不满。“白丹青一直想通过与政府的合作牟利,而不是走正常的引入社会投资的路子,他想独做投资人,一人独吞好处。”
“白丹青他自己也不懂交通技术,也不好好进行测评和衡量方案,就去忽悠地方政府。他做巴铁是幌子,其实是想打着巴铁的旗号,以搞区域发展的名义去二线城市圈地。做房地产才是他的老本行和最终目的。东西还没做出来,他就在外面胡吹乱擂,因为他根本不在乎研发上面的事,钱也都没有花在刀刃上。”一位研发人员这么说。
据该研发人员透露,白丹青在巴铁的前期投资中只有大约6000万用于设计研发和实验,其他资金都被用于媒体宣传、多媒体制作和参加各种国际展览。
澎湃新闻未能联系到白丹青对上述说法置评。
澎湃新闻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由于巴铁及华赢凯来屡陷负面传闻,让一些已经与巴铁科技签了合作协议的地方政府大为不满。“现在公司又遇到了资金问题,一些地方政府就接机提高合作门槛,要求巴铁先获得国家立项。我们也在试着努力这么去做,希望能借助政府的力量找到钱。”
该巴铁技术团队成员再三向记者强调,巴铁的设计思路没有问题,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也有相当的应用前景。
“坏就坏在公司在运作上没有留后路。什么叫后路?就是不要给政府找麻烦,你说现在搞出这么多负面,哪还有政府愿意接盘呢?”直到采访的最后,这位技术人员还是坚持认为,如果没有铺天盖地的负面报道和那么大关注度,巴铁这事也许就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