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社会 » 正文

全球关注:女子打工3年攒下15万 被骗子不到3小时骗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2-14  来源:长江网
核心提示:最近几天,新洲区邾城街的刘艳虹(化名)寝食难安。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的她,3年来,用勤劳和节俭积攒了15万元,原本用来给年迈的

最近几天,新洲区邾城街的刘艳虹(化名)寝食难安。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的她,3年来,用勤劳和节俭积攒了15万元,原本用来给年迈的父母买套小房子,但一个电话击碎了她几乎就要实现的梦想。

“想死的心都有了!”今天,刘艳虹仍然不敢相信,她会陷入电信诈骗圈套。看到网上有人因被骗绝望自杀的新闻,年轻的她还是鼓起了勇气:“要是追不回来,就当这3年白做了!”

一人打两份工3年存下15万

刘艳虹今年29岁,离异。初中毕业后,就南下外出打工,在广州当地的电子厂和化妆品厂都做过。3年前,在工友的介绍下,来到深圳罗湖区一家超市做销售,底薪加提成每月工资有五六千元。

深圳与港澳来往方便,当地不少人在做代购。每天8小时工作之外,刘艳虹也利用休息时间做起代购,每月兼职收入少则500元,多则2000元。除了吃饭和租房,她几乎没有其他消费,因此每月收入大多都存入银行,3年来,银行卡存款已经有15万6千多元。

为什么一个人做两份工?刘艳虹说,她老家在新洲三店街高下湾,家里只有她和姐姐两个女儿,父母很早就到新洲城区卖菜,如今住在姐夫位于邾城街的家里,帮忙看小孩,随着年纪越来越大,以后不可能一直住在姐姐家住,她就想着挣钱给二老买个小户型的房子。2016年春节,虽然存款还不够付首付,刘艳虹把钱给母亲,让借点钱先买房,但母亲怕她有急用,就让她先留着。

一个电话让她落入骗子圈套

然而,一个电话,让刘艳虹的所有努力和孝心都付诸东流。

想着春节打工可以多赚点钱,12月5日,趁着调休,刘艳虹回到新洲,提前看望多病在身的双亲。12月9日下午,一个显示为“10086”的电话打给她,她没有犹豫就接了,她不知道的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即将来临。

“这里是中国移动,您的手机将在2小时后被强制停机,如果有疑问请按零。”电话接通后,响起一段语音。刘艳虹回来前刚在深圳充了200元话费,但出于对“10086”的信任,她按了零,并在电话中说出自己的疑问,一名男子称,不是本机号码,是广州的一个号码已欠费,并报出了办卡时间、地点和她的身份证信息。广州的手机号码也不是刘艳虹的,她这3年更没去过广州。刘艳虹蒙了,她怀疑自己的信息遭到泄露,被人利用犯罪,对自己不利。

“如果不是本人办理,建议去广州市公安局报警。”男子接着说,如果不是信息泄露,就要从本机扣除话费,不够还要停机。男子随后给她一个“江海派出所”座机号码,并让她致电020114核实。刘艳虹查过后证实号码无误。接着,有人用这个座机号打过来,自称是李浩警官,刘艳虹把“情况”说了一遍后,李警官说她的信息严重外泄,还在广州办了一张银行卡,需要申办实名业务,对资产进行冻结管制1年,冻结期间,无法买票出行,卡内金额不能使用。李警官又让刘艳虹添加自己的微信号,给她发来“强制性保护资产冻结执行命令”,上面还盖着派出所和检察院的印章。

怎么办?刘艳虹再次惊慌失措,李警官让她跟检察长欧名宇联系,申请分案处理,并把电话转给欧名宇。欧名宇说,可以分案处理,但要银行经理查实授权才能卡片解冻拍照设定,又让她联系一家银行副行长郑立刚,郑立刚要刘艳虹报出卡号和姓名,称冻结后一个小时后开机,里面的钱原封不动,但要证明是本人在操作,“转出的钱比卡内余额多,转账不成功,就能证明。”

刘艳虹用手机银行转账时输入156100元,第一次郑立刚说没看到信息,第二次她再转出去却显示成功。原来,十几秒前,有人往她卡内转入100元,钱全部转出去后,刘艳虹一下子醒了,赶紧去报警。

今天,记者见到刘艳虹时,她眼睛红肿,因为几天没睡好,黑眼圈也很重。记者在她的手机通话记录看到,此前打给她的几个号码显示为未知号码,拨打过去也是空号。

警方已立案正在侦办

新洲区公安分局称,刘女士手机操作及时到账,拨打110后自动转入武汉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该案已经立案正在侦办中。

武汉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民警提醒,犯罪分子利用特殊计算机软件,能模拟各类电话号码,接到类似电话时一定要冷静、沉着,特别是涉及钱款转账时,要立即停止,把好最后一道防范关口,或者拨打110报警电话咨询核实。此外,作为执法部门,公检法机关是绝对不会使用电话对所谓的涉嫌犯罪等问题进行调查处理的,公检法机关及其他部门之间也不会相互接转电话,勿轻信秘密办案而独自听人摆布。

下面,小编特意搜索了一些骗子惯用的电话诈骗手法,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1、冒充公检法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拨打受害人电话,以事主身份信息被盗用涉嫌洗钱犯罪为由,要求将其资金转入国家账户配合调查。

2、医保、社保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社保、医保中心工作人员,谎称受害人医保、社保出现异常,可能被他人冒用、透支,涉嫌洗钱、制贩毒等犯罪,之后冒充司法机关工作人员以公正调查,便于核查为由,诱骗受害人向所谓的“安全账户”汇款实施诈骗。

3、解除分期付款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专门渠道购买购物网站的买家信息,再冒充购物网站的工作人员,声称“由于银行系统错误原因,买家一次性付款变成了分期付款,每个月都得支付相同费用”,之后再冒充银行工作人员诱骗受害人到ATM机前办理解除分期付款手续,实则实施资金转账。

4、包裹藏毒诈骗:

犯罪分子以事主包裹内被查出毒品为由,称其涉嫌洗钱犯罪,要求事主将钱转到国家安全账户以便公正调查,从而实施诈骗。

5、金融交易诈骗:

犯罪分子以某某证券公司名义通过互联网、电话、短信等方式散布虚假个股内幕信息及走势,获取事主信任后,又引导其在自身的搭建虚假交易平台上购买期货、现货,从而骗取股民资金。

6、票务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航空公司客服人员以事主“航班取消、提供退票、改签服务”为由,逐步将其引入诈骗圈套,要求多次进行汇款操作,实施连环诈骗。

7、虚构车祸诈骗:

犯罪分子虚构受害人亲属或朋友遭遇车祸,需要紧急处理交通事故为由,要求对方立即转账。当事人因情况紧急便按照嫌疑人指示将钱款打入指定账户。

8、虚构绑架诈骗:

犯罪分子虚构受害人亲友被绑架,如要解救人质需立即打款到指定账户并不能报警,否则撕票。当事人往往因情况紧急,不知所措,按照嫌疑人指示将钱款打入账户。

9、虚构手术诈骗:

犯罪分子虚构受害人子女或老人突发急性病需紧急手术为由,要求事主转账方可治疗。遇此情况,受害人往往心急如焚,按照嫌疑人指示转款。

10、电话欠费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通信运营企业工作人员,向事主拨打电话或直接播放电脑语音,以其电话欠费为由,要求将欠费资金转到指定账户。

11、电视欠费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广电工作人员群拨电话,称以受害人名义在外地开办的有线电视欠费,让受害人向指定账户补齐欠费,否则将停用受害人本地的有线电视并罚款,部分人信以为真,转款后发现被骗。

12、购物退税:

犯罪分子事先获取到事主购买房产、汽车等信息后,以税收政策调整,可办理退税为由,诱骗事主到ATM机上实施转账操作,将卡内存款转入骗子指定账户。

13、猜猜我是谁:

犯罪分子获取受害者的电话号码和机主姓名后,打电话给受害者,让其“猜猜我是谁”,随后根据受害者所述冒充熟人身份,并声称要来看望受害者。随后,编造其被“治安拘留”、“交通肇事”等理由,向受害者借钱,很多受害人没有仔细核实就把钱打入犯罪分子提供的银行卡内。

14、破财消灾诈骗:

犯罪分子先获取事主身份、职业、手机号等资料,拨打电话自称黑社会人员,受人雇佣要加以伤害,但事主可以破财消灾,然即提供账号要求受害人汇款。

15、冒充领导诈骗:

犯罪分子获知上级机关、监管部门单位领导的姓名、办公电话等有关资料,假冒领导秘书或工作人员等身份打电话给基层单位负责人,以推销书籍、纪念币等为由,让受骗单位先支付订购款、手续费等到指定银行账号,实施诈骗活动。

16、快递签收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快递人员拨打事主电话,称其有快递需要签收但看不清具体地址、姓名,需提供详细信息便于送货上门。随后,快递公司人员将送上物品(假烟或假酒),一旦事主签收后,犯罪分子再拨打电话称其已签收必须付款,否则讨债公司或黑社会将找麻烦。

17、提供考题诈骗:

犯罪分子针对即将参加考试的考生拨打电话,称能提供考题或答案,不少考生急于求成,事先将好处费的首付款转入指定帐户,后发现被骗。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