攒点钱存起来,放在银行里比较保险,急用时取着方便,平时还能拿到利息,对于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来说,这也许就是最好的“理财”之道了。然而这种美好的愿望对于50岁的农民士中(化名)来说,简直是气愤外加咬牙恨。
“我和爱人一起将25万元钱亲手存到银行的”,士中回忆称,2010年的8月21日,他和爱人一起来到所在地区的一家银行,将25万元存了进去。他说,在他们办理完手续后,银行的工作人员还赠送给他们一份“猫抓狗咬”的保险,如发生一些意外,可以得到医药费等补偿。
2016年5月,他的爱人身患疾病,因急需这笔钱,于是他来到银行取款,工作人员的一句话把他吓了一跳,“这里只有1块钱啊?”
经过询问了解,他的那笔25万元在6年前就被自动划为分红型保险了。“我到银行是存钱的,如果买保险我去保险公司好不好”,士中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眼看着妻子病情不断恶化,而这笔钱又不能提出来救急。士中没少遭到妻子的抱怨。因为此笔款项,士中经常到银行讨说法:我存的钱怎么变成了保险了!
银行向士中解释称,这笔钱在6年前就被自动划为分红型保险了,进入了保险公司账户,你当时是自愿办的,你得找保险公司。
保险公司告诉士中,钱是在保险公司没有丢,如果提前取钱,按照相关规定,25万元所得的分红将会大打折扣。
几经周折后,士中的这笔钱也到期了,他得到了29万4千元。士中不服跑到消协投诉,要求银行按照整存整取利率付给6年的利息。 经调解,最终三方终于达成一致,士中得到了7000余元的补偿。
12月9日,士中向来访者哭诉,他的妻子因病不治于10月16日去世了,看着幼小的孩子每天都叫着找妈妈,士中心如刀割,他认为找钱的这段时间耽误了妻子的病情。
据涉事方提供的相关证据显示,之初相关业务的办理每一项都有士中本人的签字,当问起是不是他自己签字时,他时而表示不知情,时而表示记不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