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社会 » 正文

丨金融业专家认为:统筹推进监管改革 切实防控金融风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2-25
核心提示:中国新闻来源:中国经济时报2016年12月25日 14:46A-A+ 我要分享 全球关注、原标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之五丨金融业专家认为:
中国新闻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2016年12月25日 14:46A-A+

全球关注、原标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之五丨金融业专家认为:统筹推进监管改革 切实防控金融风险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系列报道(5)

0

  (资料图片)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姜业庆

  “防控金融风险”成为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要议题之一。会议提出,要在增强汇率弹性的同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着力防控资产泡沫,提高和改进监管能力,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那么,风险点来自哪些方面?如何处置?业内专家对此进行了解读评析。  

  金融风险隐患凸显  

  与近几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相比,今年之所以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主要是因为在2016年整个经济运行过程中,部分领域已经暴露出了一定的金融风险。

  华夏银行战略发展部战略研究室负责人杨驰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风险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六个方面:银行不良资产、债券市场违约风险、股票市场断崖式下跌、包括P2P与互联网金融等在内的影子银行问题、少数保险公司的盲目快速发展、人民币汇率的大幅贬值等。

  就银行不良资产来看,资产质量持续下滑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银监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9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49万亿元,不良贷款率攀升至1.76%。三季度末,关注类贷款占比为4.1%,创历史新高,关注类贷款很可能转化为不良贷款。

  关于债券市场风险,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此前一段时间由于资产配置荒的存在,一些金融机构在债券投资方面,为了获得更高的收益,通过期限错配、加杠杆来投资,这也加剧了金融体系的流动性风险。

  “首当其冲的可能是房地产泡沫过大。”华泰证券策略分析师戴康认为,与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相比,这次对金融风险关注的重点有所转移——今年关注的重点是信用风险、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非法集资等,明年是资产泡沫。而且防控态度比今年三季度政治局会议更严厉,强调“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着力防控资产泡沫”。毕竟,房地产泡沫是事关中国经济金融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今年7月和10月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都提到的抑制资产泡沫问题,主要是指房地产泡沫。放任房地产泡沫发展,后果不堪设想。特别是在地方债务风险得到有效管控之后,化解房地产泡沫风险的紧迫性更加凸显。

  除国内因素外,放眼国际市场,一个不可忽视的风险就是汇率风险。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分析,2014—2015年人民币被动成为世界第二大强势货币,积累了高估压力,未来汇率将继续修正高估,回归均衡合理水平;与此同时,由于特朗普“基建+减税+反移民”等政策推动再通胀、美联储加息次数上调、美元走强、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2.6%、中美利差收窄等,人民币贬值预期下增加资本流出压力。2017年美联储持续不断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导致人民币贬值和资本外流压力不断加大,如何实现汇率的基本稳定,将考验央行的决策能力。

  申万宏源宏观研究员李慧勇认为,“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的汇率政策目标,对币值稳定的要求有所提升,或意味着对未来的贬值步伐可能会有所干预,而货币政策的操作可能也会更多的照顾稳汇率的需要。

  而在银河证券研究员孙建波看来,这意味着人民币汇率目标制度化。孙建波分析,在增强汇率弹性的同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纵观日本日元的汇率不难发现,即便房地产市场发生重大波动,主要制造业产业领域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地位能够提升,就能力挽本币贬值狂澜。中国住宅建筑业下滑的靴子落地之后,人民币一定会重新走强。  

  监管改革需统筹推进  

  如何进行金融风险的防控,一个匹配于金融实际运行的框架与机制就显得不可或缺。

  杨驰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重要的是明确划清监管职责边界,避免监管真空。其次要采用逆周期调节措施,降低金融机构的经营成本。针对不良贷款高企及企业杠杆率过高的问题,目前决策层已经在采取措施化解,如市场化债转股。如10月1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称,除国家另有规定外,银行不得直接将债权转为股权。银行将债权转为股权,应通过向实施机构转让债权、由实施机构将债权转为对象企业股权的方式实现。

  而对于跨市场的风险,就监管能力而言,依然值得提高。就监管而言,尽管“一行三会”近期陆续出台了各项监管文件,以提高和改进监管能力,但是,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跨境、跨业、跨市场的金融活动日益频繁,混业经营趋势明显加快、经营范围和业务领域的扩大,新的风险因素、新的风险种类也接踵而至,这也给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面临部分资金在金融市场中跨市场、跨机构、加杠杆的短期炒作增多,形成交叉风险,这就给目前的分业监管带来了难题。

  近期出现的跨市场的险资过度举牌事件就说明,尽快建立起全覆盖、全链接的协同金融监管体制,已迫在眉睫。金融混业、跨业经营,已经形成了一些靠分业监管不能触及和覆盖的领域,存在监管真空。如果事前、事中、事后监管跟不上,不能形成合力,甚至是互相掣肘,不能让风险及时化解,会使风险“脓包”越来越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魏加宁指出,“我们目前的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最大结构性风险,就是一边力推混业经营,一边坚持分业监管。”

  作为监管层曾经的官员,银监会原副主席蔡鄂生日前建言:“对于监管体制改革,简单合并解决不了问题。关键是要将市场、金融行为连接起来看,金融监管需要有一个系统性的考虑。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