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关注、当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实现,中、高考改革真正打破了单一化、片面化、碎片化的评价体系,学校最大限度地承担起应有的责任担当,才能切实减轻家长的焦虑。
近期热播的影视剧《虎妈猫爸》《小别离》等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家长和孩子“增负”的冰山一角,最近关于校外培训的相关报道,更是将校外教育培训市场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减负”话语就开始频繁出现在我国教育政策和教育改革的议题中,几乎每隔几年,相关部门就会根据新形势出台相应的“减负”政策。政策规定因时而变,各地从教育行政部门到学校也都采取了很多具体措施,对学生在校时间、课后作业、考试、补课、休息和锻炼时间等作出严格、细致的规定,比如,学校放学早了,作业少了,考试的方式也变了……但是,尽管政策频出,孩子的负担和家长的焦虑却始终没有得到缓解。
学校“减负”家长“增负”的原因
有人说,“减负”“减负”,终究是学校“减负”、家长“增负”,负担从课内转向了课外。这种怪象形成并愈演愈烈,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知识改变命运”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崇尚知识、靠勤奋读书来改变命运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诉求,强调学习对人生的关键意义。蒙学教材《三字经》中“人不学,不如物。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就是对这一文化传统和价值诉求的最好注释,并不时被父母拿来鼓舞孩子“头悬梁、锥刺股”,刻苦攻读,因为“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时至今日,这一价值观念有没有改变呢?没有。只不过是变换了说法而已,读书、多读书、刻苦读书,考上名校,从而获取足够的文化资本,以达到改变身份、实现阶层跃升的目的。按照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通过学校进行身份地位的传递和改变是有可能的。自古至今,读书改变人生、知识改变命运的典范比比皆是,身边榜样也处处可见。可是,现代社会的竞争毕竟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激烈得多,教育自然也不例外。所以很多家长不惜代价,甚至辞掉工作,放弃家庭也要陪孩子参加各种辅导班。因为他们相信,只要学习时间足够长,学习机会足够多,孩子足够努力,考上好学校的可能性就总是有的,而考上了好学校基本上就等于进了人生命运的保险箱。至于孩子的负担重不重,孩子会不会因此而疲惫不堪,影响身体,则全然顾不上了。对于弱势阶层的家长而言,这一驱动力更加明显。他们认为,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通过增负学习来达到考上好学校的目的,是孩子赶上甚至超过其他阶层家庭孩子,进而改变孩子自己和家庭不利处境的唯一可能的渠道。
其二,“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社会心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本是校外培训机构出于商家本性喊出的口号,但对无数家长心理的冲击力却大大出乎人们意料。它仿佛给全体家长下达了争报辅导班的总动员令,引得千千万万个家长焦虑不堪,却又只能乖乖就范。缘何?因为它高举了“道德高地”的大棒,击中了人们的心理弱点。孩子是父母的希望,谁不想赢?谁不想自家的孩子有个好前程?如果在起跑线上就输了,那还了得!而人又都是有从众心理的,总以为大多数人认为对的事就肯定是对的,跟着多数人跑总不会错。他们来不及理性地去想一想孩子人生的起跑线究竟是什么,到底在哪儿。当然,这也的确抓住了当前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只能靠“拼”上一所好学校的现实困境。为此,很多家长坦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自己顺应时代的结果,是自己屈服于群体压力而作出的态度转变。至于“补、补、补”,会不会让孩子“输在人生的终点线上”,家长也是顾不上的。
其三,家长对考试、“减负”改革的迷茫与不信任。科举制以来,各式各样、各个阶段的考试慢慢演变成筛选、选拔的工具,家长和社会也习惯了让考试和成绩来充当这样的角色。当前,“减负”政策年年提,考试制度也在改,却未见明显效果,有时甚至起反作用,让家长无所适从。这既和家长对新制度改革的知情权和话语权缺乏有关,也和改革政策的反复多变、缺乏稳定性有关。久而久之,教育部门和学校“减负”口号喊得再响,素质教育旗帜扬得再高,家长只会选择用脚来投票——报辅导班。正如有学者所言,“对于教育部的‘减负十条’,多数家长以一种听见‘狼来了’的心态表示:谁信以为真谁犯傻,‘那十条里面,除了那条不靠谱的小学不留书面式家庭作业,其余的大多在以前的‘减负’令里面出现过,但是有效吗?’”家长对改革的迷茫和疑虑由此可见一斑。
其四,家长对学校教育弱化的无奈。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表示,“在热论培训班是是非非的过程中,被模糊的是义务教育的宗旨、公办学校的功能和政府依法行政的责任,被架空的是儿童权益,被牺牲和剥夺的是小学生的健康、娱乐、生存和发展权”。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刘云杉教授直接提出,“‘减负’是将学校的主阵地让渡,将教育的关键责任外包”。在很多家长看来,因为“减负”,孩子在校时间缩短,基础训练肯定不够,而对于各色各样的课改新做法,他们的心里又没底。在他们眼里,考试制度无论怎么改,总离不开知识基础,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也总是要坚持的原则。因此,面对学校教育的“留白”,家长只能选择靠课外机构加强辅导来弥补。而一些校外培训机构之所以能够大行其道,家长趋之若鹜,正是因为他们的教育模式能够提供代偿。学校少学的时间,他们可以填补,学校不讲的考试内容和方法技巧,他们可以讲深、讲透,学校没有提供的服务,他们可以做得细致入微。总之,学校不让做、不愿做的事,他们都会精心去做。这正深刻反映了今天学校教育的缺失。
家长“替”孩子做了不少作业
家长的“增负”还不仅仅体现在为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辅导班上。
学校强调素质教育,低年级小学生没有了传统观念里的抄写、计算等家庭作业,多改成了动手、实践性强的作业。很多家长觉得,现在学校布置的文化课作业减少了,但手工、绘画、制作等任务却多了起来。从学校本意出发,布置这类作业是为了在督促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但家长之间、学生之间难免有相互比较、力求突出的心理,再加上部分教师只重结果、不管过程的评价方式,导致就任务的难度和质量要求来看,这些作业与其说是布置给孩子的,不如说是布置给家长的。很多家长每天回到家不论多晚,都要保质保量把孩子的作业赶出来,生怕孩子第二天受到教师的冷落和同学的嬉笑。
让家长觉得有负担的还不仅仅是这些“另类”作业,还有教师提出的“批改作业、监督修订”等要求。给学生作业以及时、恰当的评价反馈,引导学生自主自制地学习,原本是学校教育、教师的主要责任和义务,现在学校和教师慢慢将责任转嫁给了家长,给家长造成了巨大的压力。难怪乎有的家长会诘问:“孩子的正规学习难道不应该在学校解决吗?”
教育的发展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家长的“增负”既是“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诉求驱动的结果,也是面对学校教育责任和担当弱化的无奈之举,同时伴随着家长对当前教育改革的迷茫和不信任,以及缺乏理性的从众心理。
教育的发展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当然也应该以服务全社会、服务千千万万个家庭为宗旨。公立教育的公益性不能退化,“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决不应该只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民生工程,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和子孙后代的长远、健康发展。面对新的形势变化和社会公众越来越高的教育需求,学校教育需要持续不断地改革,需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也需要重新思考我们的责任担当。
当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实现,中、高考改革真正打破了单一化、片面化、碎片化的评价体系,学校最大限度地承担起应有的责任担当,才能切实减轻家长的焦虑,给所有孩子以良好的成长空间,也才能让“减负”不再成为一个扭曲的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