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际 » 正文

全球报道:圣彼得堡爆炸,俄反恐体制面临新的挑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4-04  来源:凤凰网
核心提示:如果的确是恐怖袭击,这表明俄境内袭击者,也开始跟上在欧美进行暴恐袭击的同行们“本土杀手、就便器材、随时随地发动袭击”这一

如果的确是恐怖袭击,这表明俄境内袭击者,也开始跟上在欧美进行暴恐袭击的同行们“本土杀手、就便器材、随时随地发动袭击”这一“暴恐新潮流”。

2017年4月3日当地时间3时40分,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一列行驶在先纳亚广场站和科技学院站之间的地铁列车突然发生爆炸,截至发稿时,已知至少有10人死亡,50人受伤,当地安全部门已关闭了7个地铁站展开调查。

最初有来自安全部门的消息称“发生了两起爆炸”,但随后的消息称,爆炸仅发生了一次。恰巧在圣彼得堡公干的俄罗斯总统普京对遇难者家属表示慰问,并称“正探究爆炸原因”、“不排除包括意外、刑事犯罪案件和恐怖袭击在内的任何可能性”。而据俄通社——塔斯社援引安全部队消息来源称,爆炸“是由一枚手工制作、低威力炸弹所引发的”。

据新华社消息,俄罗斯总检察院已将3日发生在圣彼得堡地铁的爆炸案定性为恐怖袭击事件。

尽管爆炸案成因尚待进一步调查,但此次圣彼得堡地铁爆炸案发生的时间,适逢“3·22”伦敦威斯敏斯特区暴恐案发生后不久,和传统上欧洲原教旨极端暴恐事件密集多发的敏感时间段重合(3月中旬至4月中旬),加上俄罗斯、圣彼得堡等俄罗斯主要城市近期社会、政治形势不稳,此次爆炸案必然会引发纷纷议论和丰富联想。

以“铁腕”面目示人的普京,在反恐方面非常重视,将反恐从俄境内“反”到境外,从本土、周边一路“反”到和俄罗斯疆域不接的叙利亚。对此一些观察家给予高度评价,并将俄的“闹猛”和欧洲其他国家的“安静”加以反衬、对比,力图借此树立一个“天衣无缝的反恐模板”。

实际上“天衣”亦有缝。即便撇开自沙俄时代就是“暴恐火药桶”的高加索地区不谈,莫斯科也同样发生过2010年“3·29”卢比扬卡——文化公园地铁连环爆炸案(40死、百余人受伤)。和由专业恐怖分子(车臣分离主义“黑寡妇”)、制式武器(大威力黑索金炸药)所引发的“3·29”爆炸案不同,此次“4·3”爆炸案所引爆的,是威力不大的土炸弹。如果的确是恐怖袭击,这表明俄境内袭击者,也开始跟上在欧美进行暴恐袭击的同行们“本土杀手、就便器材、随时随地发动袭击”这一“暴恐新潮流”,并对俄境内的反恐安保体制,提出了崭新的挑战。

尽管普京本人是情报人员出身的安保内行,尽管俄在反恐安保领域经验丰富,投入不菲,严防死守,但所沿用的仍然是车臣战争以来,对付“准特种战争”模式传统恐怖袭击的旧体系、旧套路。这样的体系、套路,即便对付传统模式的恐怖袭击,也仍然“天衣有缝”,面对这种“因地制宜”、“每个人都可能是杀手、普通物件也可能是致命暴恐武器”的更新、更复杂反恐形势,就更显得有些“周转不灵”。

“3·22”伦敦威斯敏斯特暴恐案,和刚刚发生的“4·3”圣彼得堡爆炸案,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也同样是一个警示:随着各国纷纷加强反恐安保力度、尤其国门和国境等“窗口”的安全系数,今后这类“杀手本土化、武器就便化”的“暴恐新潮流”,或许会以较人们所想象更快的速度,传播到更多国家,对此必须未雨绸缪,做好充分的准备。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