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摘編如下:
義大利作為歐洲發達國家在國際醫學界名聲顯赫,無論是生物製藥,還是臨床診療,其水準均排在世界的前列.除此以外,義大利還有著良好的社會醫療福利保障體系。 居民、外來合法移民均配屬專職家庭醫生,私人醫院、私人診所小病需自費,住院同樣享受國家醫療福利。 當然,國家公立醫院社會福利相對更高一些,病人住院醫療費、住院費、包括飲食全部由政府負責。
義大利有如此高的醫療水準和醫療社會福利,為什麼華人看病更多的還是選擇回國,而放棄本該享受的社會醫療福利。 這裡的原因主要在於大部分華人存在語言障礙,即便是語言好的華人,甚至是在義大利長大的第二、三代華人,對醫學語言的瞭解也相對很少,華人熟悉更多的是與工作、生活有關的語言。
義大利醫學院是義大利各高等學府中最難考入的大學,入學率不足年度考生的2%。 考入義大利醫學院的學生學期為4-5年,實習期為一年。 根據法律規定,義大利的醫學碩士、博士同樣不具備行醫資格,要想獨立行醫或在公、私立醫院取得醫生資格,還必須要通過國家衛生部的專業考試。 也就是說,一個人要想獲得義大利的醫生資格,學習時間要長達10年之久。
另外,在義大利行醫除具備歐盟行醫資格的醫生外,包括美國在內,任何國家的醫生若想在義大利行醫均需考取義大利的醫生資格證書。 嚴格的醫生准入標準充分證明了義大利的醫療水準,也使得很多想學醫的人望而卻步。 因此,在義大利具有醫生資格的華人更是鳳毛麟角。
那麼華人在義大利又是如何去看病的呢? 小病自己對付對付勉強和醫生說一些似乎並非準確的病情,醫生就像給牙牙學語的兒童看病一樣,憑藉著經驗、設備檢查及化驗來確診病情。
大病,華人則需要借助「翻譯」前去診療,有子女在義大利讀書,且子女受過高等教育的華人看病,一般由子女陪同擔當翻譯。 大部分華人就要花錢到社會上去尋找翻譯,而翻譯的水準、對病情的描述是否準確就無法得知了。
幾天前,一位朋友的妻子前往醫院看病,找了一個同鄉做翻譯,醫生根據化驗單透過翻譯向病人講述了病情。 翻譯似懂非懂的將病情告知了病人,病人回到家中嚎啕大哭,並通知親友,說自己得了癌症需要住院治療。 親友聞訊迅速趕來,馬上找專業人員翻譯診斷證書,結果是一場誤會。 病人需要做一個小手術不假,但癌症之說則完全是誤譯,結果搞得一家人啼笑皆非。
語言作為交流工具,不同族裔的語言解讀不僅多樣化,更反映著民族文化的差異和個性,尤其是單詞的多譯性,更是為翻譯的準確性遭成了多重障礙。 商務交往單詞、合約譯錯,最多是造成一些經濟上的損失。 而醫療翻譯關乎著人的生命,這也是華人甘願放棄義大利的醫療福利,自掏腰包回國看病的主要原因。
中國和義大利都是古老而文明的國家,兩國之間的語言、詞彙有著同樣的多意性。 除語學專家外,正確解讀漢語和意語絕非易事,表述醫學語言更加難上加難。 華人憑藉不懂醫學的「翻譯」來表述自己的病情,多少含帶著一些對生命不負責任的意味。
不可否認的是,義大利華人普遍存在語言障礙,「翻譯」也就成為了一種職業,而真正受過雙語高等教育的人十分匱乏,在醫學領域的翻譯更是少之甚少。 人們經常會看到一些街邊、網路、報章上的廣告,陪同商務翻譯、陪同看病等等。 試想這些以賺錢為目的翻譯可否真正掌握了所翻譯領域的知識。 迫使華人選擇回國看病,不能不說與翻譯的不准確性不無關系。
翻譯的責任在於承擔著不同語言的行為交流,義大利具有語言障礙的華人諸事均需要透過翻譯來辦理,看病同樣更是離不開翻譯,而看病翻譯的誤差勢必會導致診斷的不准確性。 這是迫使義大利很多華人選擇回國看病的主要原因,更是對生命負責的無奈之舉。 為此,當一個人真正擔當起「翻譯」助人看病時,首先應考慮自己是否掌握了醫學方面的知識,切不可為了一點點「翻譯」費,而無意中造成傷害病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