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道:上海开始实施老年综合津贴制度以来已发放48亿元

   2017-04-26 东方网1260
核心提示:上海市民政局正会同有关部门、行业对全市已有的老年优待措施进行梳理,拟通过“敬老卡联盟”的方式共同推动全市老年优待工作。昨

上海市民政局正会同有关部门、行业对全市已有的老年优待措施进行梳理,拟通过“敬老卡联盟”的方式共同推动全市老年优待工作。昨天上午,市民政局局长朱勤皓做客由新华社、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解放日报社等单位共同主办的“2017上海民生访谈”时介绍,“敬老卡联盟”由政府积极倡导,社会各类服务主体自愿参与其中,向社会承诺为老年人提供某些优惠、优先、优待服务。

老年综合津贴已发放48亿元

截至今年初,60周岁以上上海户籍老年人口近458万人,占户籍总人口比例达31.6%。面对上海深度老龄化的现状,朱勤皓说,近年来上海已逐步建立起一个由供给体系、保障体系、政策支撑体系、需求评估体系和行业监管体系组成的“五位一体”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在增加养老供给的同时,本市也在需求侧上下功夫。2015年,上海在全市范围全面推开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截至今年3月25日,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全市累计申请人已超过33400人。

去年5月起,上海开始实施老年综合津贴制度。截至今年3月底,全市已累计受理311.1万人,累计发放津贴48.46亿元。“当初决策时就明确,敬老卡除了具备金融支付功能,还将具有‘老年优待身份凭证’的功能。”朱勤皓表示,为进一步推动老年优待工作,民政局正会同有关部门、行业对全市已有的老年优待措施进行梳理,并向社会公开调查老年优待需求。接下来,拟通过“敬老卡联盟”的方式共同推动全市老年优待工作。

朱勤皓还表示,“十三五”期间,全市城乡低保标准的增幅将不低于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幅。

率先探索社区工作者职业化

为有效解决居民办事“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朱勤皓表示,到2016年末全市216家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和55家分中心,全部实现了标准化服务建设,可以做到“一门服务、一口受理和全年无休”。所谓一门服务指的是与社区群众基本生活和保障密切相关的事务,均在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一个大厅里集中受理。一口受理是指到社区受理中心综合受理窗口,一个窗口即可办理多个不同事项。

朱勤皓坦言,基层社会治理成效如何,基层干部是决定性因素。近年来,上海在全国率先探索社区工作者职业化、专业化的建设路径。目前,全市214个街道、乡镇,拥有社区工作者约4.5万人,平均年龄在37岁左右,党员比例33%,大专及以上学历占82.5%,社工职业资格持有率13.2%。“从目前来看,这支队伍经受住了全市禁放烟花爆竹、住宅小区综合治理和向全市300万老年人办理发放综合津贴等重要工作的考验,在基层治理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1558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