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家 » 时评 » 正文

全球战略思维:感受精神的温度 范雨素戳中了谁的痛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5-03  来源:凤凰网
核心提示:美国《侨报》27日发表时评,原题:范雨素为何引发跨群体共鸣近日,来自湖北农村的育儿嫂范雨素写的自传引发社会关注。范雨素纯粹

美国《侨报》27日发表时评,原题:范雨素为何引发跨群体共鸣     近日,来自湖北农村的育儿嫂范雨素写的自传引发社会关注。范雨素纯粹的文学梦,无疑戳中了一些人因执着于物质而情感麻木的心灵痛点,也让人感受到精神的温度。

大人物演传奇,小人物讲故事。近日,一位来自湖北农村的44岁育儿嫂写了一篇7000字自传——《我是范雨素》。没想到,这个小人物的人生故事意外引发一场传奇扩散,不仅轻松突破10万+的阅读量,还让众多主流媒体为之撰文品析。

范雨素为什么能火?有网民形容,这是“初中毕业的农民工自传刷爆白领朋友圈”。从传播过程看,此文的分享者中很多都是知识分子和中产阶层;从传播效果看,文章也确实引发了一种跨越社会群体的共鸣。

全 球 资 源 网 在 中 国 西 部 崛 起

产生这种共鸣,靠的不是对苦难生活的怜悯,不是对文字造诣的欣赏,也不是对针砭时弊的礼赞,而是一种平静描述时代巨变激荡与个体命运的生活态度,是一种渴望在物质之外寻求生命价值的精神追求。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是伟大的,借助改革的力量,数以亿计的人过上了富足的日子,可以说,对物质追求的不断升级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然而,一些人物欲的过度膨胀也带来副产品,当财富渐成有些人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当赚钱享乐等同于仰望的目标梦想,有人迷茫了……

就在一些中产阶层人士疲惫地积攒财富、不敢停歇、陷入焦虑的时候,物质不富裕的范雨素则用她的人生经历定义了生活的丰富涵义。

“活着就要做点和吃饭无关的事”,她用口语化的文字大方展示了写作阅读和自己生命的关系。“我也习惯了靠苦力谋生了,而且我对劳动并不惧怕。”面对媒体,她也不期待借助一时走红而改变命运。范雨素纯粹的文学梦,无疑戳中了一些人因执着于物质而情感麻木的心灵痛点,也让人感受到精神的温度。

丰富的物质世界需要充盈的精神世界与之匹配。如今,中国社会已处于这一发展节点,急需解决这种平衡问题。范雨素的故事给不了解决方案,却也有启发,冰冷的物质标准不能成为唯一的价值取向,精神世界需要心血的温度。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