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社会 » 正文

全球报道:“母亲”!儿童福利院探访 30年来她给上千名孤儿当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5-11  来源:凤凰网
核心提示:原标题:儿童福利院探访:30年来她给上千名孤儿当妈 儿童福利院保育员鲁红梅(左二)和王桂英陪孩子玩耍。原标题:30年来她给上

原标题:儿童福利院探访:30年来她给上千名孤儿当妈

儿童福利院探访:30年来她给上千名孤儿当妈

儿童福利院保育员鲁红梅(左二)和王桂英陪孩子玩耍。

原标题:30年来她给上千名孤儿当“妈”

母亲节前夕记者走进儿童福利院探访一群特殊的妈妈

有这样一些“母亲”,她们守护着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同样付出天下最伟大的母爱。母亲节前夕,记者走进青岛市儿童福利院采访,生活在这里的孩子大都有着不同的遭遇和辛酸的往事,他们或残疾或智障,出生不久便被遗弃,而在这里他们都会受到保育员妈妈们无微不至的照顾和无私的爱。48岁的保育员鲁红梅就是其中一员,30年间她已记不清自己到底照看过多少个孤残儿童,但她把每一个孩子都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爱护,让他们感受到温暖的母爱。

孩子见到她们就喊“妈”

昨日下午,记者走进市儿童福利院时,孩子们刚刚午睡醒来,保育员们陪着孩子在活动室内玩耍,见到生人,孩子们立刻热络地围拢过来,甜甜地喊着“妈妈”,保育员一个劲儿地提醒孩子该称呼记者为“阿姨”时,他们也不改口。这是因为,为了让孩子们随时感受家庭温暖,这里的孩子们被鼓励称呼工作人员和保育员们为“妈妈”,这样一来,一些年龄小的孩子只要一见妇女张口就喊“妈。

这些孩子都患有各种疾病和残疾。“你们现在看到的这些孩子都是能够自理的,病情比较轻的,院里还有很多病情重的,常年躺在床上,24小时需要人看护照顾。 ”市儿童福利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院里目前供养的孤残儿童将近300人,95%以上都是残疾儿童,脑瘫、先天性愚儿、唐氏综合征患者等等,绝大部分都是被家人遗弃的,除了青大一路的这处院区,在胶州张应镇还有一处寄养儿童工疗康复中心,大部分条件合适的都放在家庭进行寄养。

在工作人员引领下,记者来到了一楼的休息室,一张张小床有序地排列在一起,有刚送来几个月的小婴儿,还有住了十几年的孩子,有的不能说话,只是眼巴巴地看着你,让人揪心。 “这里孩子有脑瘫的,还有脑积水的,都是些病情重的。”工作人员说 ,有些孩子吞咽能力很差,需要保育员耐心地一勺勺地喂,一点点药得喂好几分钟。

她们给了孤儿温暖的母爱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建院开始,市儿童福利院便根据百家姓的顺序,每年给新入院的弃婴取一个姓,今年轮到了“许”姓。除了姓氏,弃婴名字中第二个字会被取些寓意好的字。生活在这里的孩子虽然都有令人心酸的过往,但他们却得到了儿童福利院每一个工作人员的关爱,特别是跟他们日夜相处的保育员们。48岁的鲁红梅虽然不是院里年纪最大的保育员,却是在这里工作时间最长的一个,她在这里已经工作30年了。

“其实刚工作那会,感觉自己还是个孩子呢,根本不懂怎么看孩子,可是跟这些孩子一接触,觉得他们身世可怜,又那么可爱,忍不住就母性泛滥了。 ”鲁红梅笑着说,其实照顾这些孩子跟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甚至还会更偏爱这些孩子,有的孩子小,有的孩子不能表达,经过一段时间摸索,她和同事们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换尿布、洗澡、喂饭、康复……一天的时间繁忙但有序。这30年来,她带过上千个孩子,每一个孩子她都费尽心思来带,而她自己的孩子,只能由邻居帮忙照看。从物质上来说,福利院给了孩子们最好的,而鲁红梅她们则给了孩子们更多的爱。

舍不得孩子退休后返聘

今年56岁的王桂英是这里最年长的保育员,因为不舍得这里的孩子,她已经过了退休年纪,又通过返聘回来照看这群孩子。 “我第一次来儿童福利院是邻居带着我来看看的,没想到,一看就放不下了。 ”王桂英说,这些孩子太可爱了,每次看到他们,烦心事就不记得了。王桂英爱孩子,孩子也爱王桂英。王桂英曾照顾过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小刚,孩子4岁时被一对美国夫妻收养,王桂英舍不得这个4年来从没离过手的孩子,小刚也舍不得她,跟她说“妈妈,你跟我一起出国吧”,回忆起孩子稚趣的语言,王桂英笑得很满足。

在王桂英家里有一本厚厚的影集,上面都是她跟孩子们的合影,13年来,她照顾了院里200多名孤残儿童,成为“蓝天之家”孩子们最贴心的守护者 ,也是孩子们口中可爱的“妈妈”。王桂英非常爱这些孩子,她经常利用休息时间,为孩子们打扫居室、装扮房间,自己掏钱给孩子买东西,还将孩子带到自己家中过节、度周末,像妈妈一样,让孩子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这个孩子可聪明了,虽然听不见,可是你一个眼神或者招招手,就知道你的意思了。 ”王桂英不时摸着星星的脸,或者抱着他转圈圈,这个不到3岁的男孩双耳失聪,需要安装人工耳蜗来辅助他的听力,孩子十分可爱听话,因此也特别惹人爱。 “有些孩子一直躺在床上不会动弹,虽然不会表达,但会给我们‘信息’,看着他不高兴了,就知道要换尿布了。”王桂英说,和孩子们在一起时,她总坚持和孩子说话,在她看来,多交流,孩子们就多些安全感和开口说话的可能。(记者 吴帅)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