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文博会不仅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风向标,还见证了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不断转型升级的重要历程。
每一次展示,都有亮点;每一届交流,都有新意。本届深圳文博会,全国31个省区市及港澳台地区全部参展,国外117个参展机构来自40个国家和地区;68家分会场,80%以上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基地,涵盖文化创意产业各重点领域和“文化+”新领域。“文化+”的融合发展,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
在第十三届深圳文博会上,我们看湖北文化产业发展,如何以“文化+”为抓手,通过促进文化与科技、金融、旅游等产业的深度融合,集中展示新业态,带动文化创意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文化产品供给的有效性,激发文化消费需求,推动文化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文化+”推动产业融合
2016年我省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四家文化企业登录A股市场,两家文化企业在港股上市,17家企业挂牌新三板,上市文化企业的数量中部领先。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总资产在地方党报的综合排名位于前列,长江广电传媒集团和长江出版传媒集团双双入选第九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创历史最好水平,湖北文化产业赶超发展的蓬勃态势正在形成。
本届文博会重点展示了以文化内涵提升产品附加值的发展理念,以及通过现代高新技术助力传统文化产业升级改造、培育新兴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典型成果。
在文化产业综合馆内,湖北展区展示了文化科技的核心成果及产品,包括长江云、秀宝AR技术等。上海展区设立创新融合区,突出展示一批文化与科技、文化与艺术、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创新型民营企业的项目,包括亮风台研发的AR智能眼镜、微鲸科技的智能投影、狂龙数字的智慧阅读等。
特设的文化科技馆,聚焦“文化+科技”融合发展,重点引进国内外“文化+科技”型龙头文化企业、数字文化创意企业等参展,集中展示文化产业核心层与科技融合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重点展示包括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3D打印等内容。此外,文化产业综合馆将重点展示各地政府组团带来的“文化+金融”的产品内容。“一带一路·国际馆”设有“文化+贸易”展区。
“文化+”带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逐步由基本型向发展型和享受型转变。“文化+”可以突破行业壁垒,又有较强的资源优化组合能力,通过与制造业、信息、旅游等相关产业联动发展,推动文化产业升级,提升文化供给质量,为人们提供具有文化特色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形成新的消费市场。
我省发展文化产业有很多有利条件,交通条件便利,文化积淀深厚,以炎帝神龙文化、楚文化、三国文化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以辛亥首义、革命老区为代表的革命文化,以武当山为代表的宗教文化,以巴土江汉平原风情为特点民俗文化,以三峡工程等为代表的现代科技文化,还有近代工业文化、孝文化等各类文化资源源远流长、交相辉映,孕育着文化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
本届文博会期间,利用“文化+”连接市场,策划了一系列活动。雅昌文化集团结合“文化艺术+科技”,推出“点亮科技之光,传承中华文明”系列活动;大梅沙水上运动中心策划活动聚焦“文化+体育+生态+旅游”,将举办海上旅游设备展、古代海图展和海洋旅游等活动;坪山家居文化创意园以家居文化+科技创新为核心内容,举办全球家居创意设计产业峰会、设计大师作品展、家居文化“文创杯”创新设计大赛等系列活动。
“文化+”引导文化消费
“文化+”为产品融入了一定的文化内涵,使其具有更明确的文化属性,适应越来越细化的市场需求。第十三届深圳文博会将以“文化+”创造新的文化消费增长点,进一步提升文化产品的市场化、专业化和国际化水平。
我省是全国第三大教育中心,是国内重要的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基地,有高等院校129所,在校大学生154万人,科研人员人数居全国前列。这些人才他们既是文化创新创造的主力军,也是文化消费最为旺盛的群体,他们将引领着文化产业发展的未来。
本届文博会就首设了文化消费·时尚文化馆,该馆分为内地省市区及港澳台组团展区、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展区、时尚生活展区、精品工艺品展区,展示了各省区市及港澳台地区的高端时尚文化产品、文化创意精品、家居文化产品、产品包装陈列设计类产品,突出展示了“文化+时尚”的魅力。
活跃的市场经济、开阔的国际视野、年轻的创业主体,在深圳文博会上我们随处可见。随着“文化+科技”“文化+创意”“文化+金融”“文化+旅游”等一系列文化发展新模式的运用和推广,湖北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必将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