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河南 » 全球头条 » 正文

小城那些事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8-16
核心提示:凤凰生活网讯(记者沈俊伟 李名耕)我的家乡在邓州,一座美丽的小城,她地处豫鄂边缘,素有“豫西南门户”之称,她的地理位置优
凤凰生活网讯(记者沈俊伟  李名耕)我的家乡在邓州,一座美丽的小城,她地处豫鄂边缘,素有“豫西南门户”之称,她的地理位置优越,地处中原腹部,位于武汉,西安,郑州大三角和南阳,十堰,襄阳小三角中心部分,是承南起北,连接东西的轴心,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渠首,著有“丹水明珠”的美誉。
悠悠几千年的丰厚的历史文化,滋润出了穰邓大地一派芳草萋萋、郁郁葱葱的绚丽景象。
邓州人的淳朴善良,正直勤劳,处处闪烁着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光华。
邓州因为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淳朴的民俗,所以创造出来了许许多多的故事与传说。但是,那些故事也不知您是否听起过,现在的00后也不知道是否对这些故事感兴趣。当人类进入信息社会,随着科技的发达,电子产品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中,人们开始忽视了那些民间故事,久而久之,这些故事会被慢慢忘掉,成为历史......
今天,我来给大家讲讲咱邓州,咱自己家乡的那些事。
邓州市历史悠久,建置较早。出土文物表明,人类在此定居,距今至少有6000多年,见于文字记载的也有4000多年。约公元前21世纪,夏朝的第三个帝王---仲康,把他的儿子封到邓地,始有邓国。
邓州由邓国改为穰县,邓州,邓县之后,又称邓州。岁月悠悠,白云苍狗,历经多少次改朝换代,咱家乡一直沿用“邓”字至今。为何要一直沿用“邓”呢?
夸父追日这个故事基本上达到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地步。故事我就不讲了,但是故事的最后,夸父的手杖变成了一片桃林,在以前“邓”和“桃”读音一致,所以“桃林”也称“邓林”,“邓林”在哪呢?
经过查找核实,发现“邓林”就是咱邓州这个地方。据《读史方舆纪要》上记载:“邓林,邓祁侯之国,在楚之北境”。虽然夸父追日这篇文章是神话故事,但它的记载也有一些根据。邓州位于秦岭淮河线附近,地形,气温和降水都适合动植物生长,多地发现了大型动物的化石,因此也证明了,邓州以前是片森林,也称“邓林”,这就是“邓”字最早的出现。
还有“邓”的繁体字“鄧”,是由“登”和“阝”构成“登”有五谷丰登之意“阝”由古代“邑”演化而成,“邑”是城邑的意思。古代大城叫都,小城叫邑。邓州境内自古以来都是五谷丰登的富饶之地,适宜。建都设城邑。故邓州一直沿用“邓”字。
在邓州城以南,靠近刁河岸边,有一个叫白落堰的乡镇。白落堰的名称,有一段流传很久的故事。
相传明嘉靖年间,朝中工部侍郎和户部尚书不和,户部尚书总想陷害工部侍郎。一次他上朝启奏皇帝说,邓州水香甜可口,那里有原堰陂二十九处,久已荒废,若将这些堰陂修复种稻,所产大米,定是上好贡粮。皇帝准奏,当朝降旨,令工部侍郎到邓州修复堰陂,储水种稻,供俸朝廷,限期两年。
工部侍郎接旨后不敢怠慢,立刻前往邓州,组织修复旧堰。
开工之后,因为他爱民亲民,工程进展很快,到次年初冬,以连续修好二十八堰。
此时,还有一堰未修——白米堰。因为进入冬季,修堰要淌水过去,多有不便。他为了减轻百姓的疾苦,便修了一桥,因与白米堰有关,名曰白米堰桥,正当建成之际,朝廷降旨,令他速速回京,不得有误。
工部侍郎便草草安排修堰之事后,离邓返京。到京那天,正直上朝之日,皇帝吃米心切,忙问修堰之事。工部侍郎忙答“一堰未修”,户部侍郎听后,赶忙前曰“圣上,他出京已近两年,至今一堰未修,岂不是犯了欺君大罪?”
此言一出,皇帝大怒,不带工部侍郎介绍,责令推出午门斩首。
来年秋天,河南巡抚送来邓州贡米,味道甚是香甜。皇帝心中十分疑惑,问明缘由,才知冤枉了一名忠心耿耿的大臣,顿时懊悔不已。为弥补其过失,圣上当即降旨邓州地方,在白米堰桥头修建祠堂一座,以志纪念,赐名“堰公祠”。
祠堂建成后,四方百姓前来观瞻。至正午时分,百米桥忽然落下二尺九寸,百姓见之,肃然而叹曰:此乃堰公沉冤所致!于是该桥后人称为“白落堰桥”,又将白米堰称为“白落堰”。
这就是该地名的由来。
大家对张楼乡的茶庵村的由来了解多少呢?茶庵村,顾名思义与茶结下深厚的关系。
据说现在河南邓州市张楼乡的茶庵村,在宋时并没有村,而只是驿路旁的一个邮铺。有一年夏天,几个老百姓抬着一个危重病人赶往邓州城,经过邮铺时,病人上吐下泻,昏死过去。抬他的几个人哭的痛不欲生,哭声惊动了邮铺里的几个铺卒。见死不救,良心不忍。好心的铺卒叫把病人抬进邮铺里抢救。有人掐病人的人中病人苏醒了,又吐。一个铺卒端来一碗茶,叫病人漱口。那病人上吐下泻,极度脱水,竟把一碗茶喝个净光。喝了茶的病人不再呕吐。旁边的人都拍手称奇。这时,有人说赶紧把病人送到邓州城里,但是天气太热了,别说病人受不住,就连抬他的几个年轻人都受不了那么高的温度,只能等凉快再走。这时,有人说,既然喝这些茶管用,就先让他多喝些。铺卒听后赶忙了沏一壶浓茶,病人喝后感觉好多了,没吐也不泻。于是到了黄昏,病人向铺卒买了些茶叶回家了。那个病人带着茶叶回去后天天沏茶喝,病渐渐好了,而且身体也变得强壮起来。茶水能治病的事不胫而走,所以从那以后,总有人来邮铺里求告买茶叶。铺卒们干脆在路边搭起庵棚,垒上炉灶,把家眷接来专事茶水生意,生意很兴隆。头脑灵活的老百姓看在眼里,依样画葫芦,也在一边搭庵砌灶,到州城里批发些茶叶,回来卖茶水。渐渐地在邮铺所在地就形成了个街市。人们依据它的缘起,习惯地称其“茶庵”。
在邓州的西北部,有一个叫杏树沟的地方,这中间的一个感人的故事不知你们是否听说过。
汉朝时期,邓州大旱,种的粮食颗粒无收,当地巡抚上报皇帝祈求放粮赈灾,可昏庸的皇帝不但不赈灾,还骂到“你这狗官,不但不缴纳粮食,还让我放粮,邓州大旱是你的失职惹怒上天,来人啊,拖下去,斩了!”
邓州不但没等到放粮,还赔了一个好官,当地的百姓死的死,逃的逃,哭声连片。
在邓州西北部有户人家,一个老母亲和一个儿子,母亲还瘫痪在床。一天,母亲说口渴,想喝水。儿子便到没剩多少水的水缸前,用碗取了一些水,上前递给母亲喝。这时,有人敲门,他打开门一个老妇人在门前讨水喝,他看了看老妇人又看了看自己瘫痪在床的母亲,犹豫不决,自己为数不多水,如果分给这位老妇人喝,那母亲就少一口水喝。最后他还是把水给了老妇人,老妇人喝完后说她自己还想喝,这时他有些抱怨的说“老奶奶,您看,我都给您水喝了,况且我的水也不多了,我母亲还瘫痪在床也需要水,我可不能给你了”老妇人说“我在喝一口,就喝一口,行不行啊,小兄弟”他最后还是把水给了老妇人,老妇人喝完后,给了他一袋杏树种子,说“我不能报答你什么,我给你一袋杏树种子,只要你种下第二天就能吃到杏子了”说完,便走了,当他抬头看时,老妇人已不见了,他心里想,自己的没水喝了,如果真有此好事,她干嘛自己不种呢,说完笑一笑,随手把杏树种子扔到了旁边的干涸的沟里。第二天,他醒来时,发现门口干涸的水沟里长满了杏树,还结了许多果子,他大喜,摘下后便给母亲送去,吃完后母亲居然神奇的坐了起来,把他吓坏了。
当晚做了一个梦,梦到那个老妇人缓缓向他走来说“孩子,你的所作所为真的令我感动,这些杏树能帮你度过旱灾...你的母亲也会变得健康...你的善良有多少杏子就有多少”说完之后老妇人就不见了,第二天早上,他把这些杏子摘下来送给那些穷人,他发现杏子怎么摘都摘不完,因此帮助了许多人度过了旱灾。
此后,人们为了纪念这个地方,变把他命名为杏花沟。
不知为何,我钟爱于邓州,我想对她说:我喜欢你,像风走了八千里,不问归期。我喜欢你,像红豆黯淡,相思成疾。我喜欢你,像炊烟袅袅几许,棠梨煎雪又落雨。我喜欢你,像老故事里的泛黄桥段,半聋半哑失了声息。我喜欢你,像春草燃绿山脊,不容置疑。我喜欢你,像风吹在心里,酥酥靡靡。我喜欢你,如烽火戏诸侯,负了西周亡了自己。我喜欢你,像星河落入蝉鸣,不止夏季。我喜欢你,像春燕剪雨,不顾湿衣。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