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发展带动起了手机的发展,手机的普遍使用又带动起了支付方式的改变。移动支付便随之产生。
移动支付,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它似乎已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必需品”,那我们就来谈谈移动支付的那些事儿...
目前,中国的移动支付无论是市场还是用户规模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目前国内两大巨头阿里和微信几乎统治了移动支付市场,当然还有Huawei pay,Mi pay,Apple pay等。
“您是现金、刷卡还是微信支付?”某记者近日走访了多家超市及餐馆,都可以使用移动支付手段。在古城广场路周边一家挨着一家的小门脸餐馆,有麻辣烫、馄饨这样的连锁店,也有重庆小面、家常菜这样的独立门店,很多店面都在大门显眼处张贴着“支持微信支付”或“欢迎使用支付宝支付”等字样。
X城一家连锁餐饮店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移动支付则超过300笔,占总支付的60%。其中“90后”更倾向于使用移动支付,“80后”的数量是“90后”的一半儿,“70后”的数量则只有“90后”的三分之一。《2015年餐饮消费调查报告》也显示,去年餐饮消费现金支付比例已经下降至20.3%。
可见,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方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支付方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并且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上到北上广,下到小县城,移动支付的普及非常的迅速。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可以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自动贩卖机购物了,很多城市也可以使用微信或者支付宝打车了,包括现在的共享自行车,共享雨伞只要扫描二维码便可以使用。去年的双十一,仅一天,移动支付的业务规模已经突破了1500亿,并且依然保持了很稳健的上升势头。
相比传统支付,移动支付有不可比拟的优点,移动支付是一种随时随地的支付方式,相比传统支付的实时实地,移动支付省去了支付时的等待时间,也避免了缴费时来回跑腿的劳累,简而言之,移动支付的绝对性优势就是方便和快捷。
今年3月,苹果公司CEO库克称,“中国人更愿意接受新的变革”。他说,在移动支付方面,中国人很有远见。“虽然硅谷有移动支付,但你去美国腹地,很多人都不知道什么是移动支付。”有外国留学生告诉记者,“二维码”是外国人评出的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其余三项为网购、4G网络、共享单车)。
现金、信用卡及支票、移动支付,是支付方式演进过程中无一例外要经历的几个阶段。如今,当大多数欧美国家还停留在信用卡阶段,中国却以短时间越过信用卡时期,迅速迈入移动支付时代。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移动支付以38万亿元人民币的交易额,占据全球移动支付的半壁江山。
眼下,中国是最具实力可以依靠手机和二维码完成近乎零现金的日常生活的国家。支持移动支付成为商家“标配”,没有移动支付的商家已变成“不方便”的“落后者”。对普通消费者而言,移动支付的好处很明显。无需再为琐碎的找零烦恼,还免去了带钱包的麻烦和丢钱包的风险。除此以外,“使用微信、支付宝等支付时,系统会记录下具体的花销和用途,相当于一个记账本。”
当大部分的人们开始进入“移动支付”的时代,不甘落后的乞丐也在追逐潮流。近日,某网友爆料,有次他开车在外面,中途停下,这时来了一位乞丐拍打车窗,该网友缓缓打开车窗,便在身上找零钱,不巧的是,他身上没有零钱,于是该网友对乞丐说他没零钱,可谁知,乞讨拿出了手机,期望男人扫二维码付出,这不由让人大跌眼镜, 终究,该网友无法,只能拿出手机,扫描一下二维码,给老太一点钱。从此可见移动支付的影响范围之广。
但是移动支付也有它的局限。譬如,目前中国农村根本无法实现移动支付,因为农村大多数都是一些没文化的留守老人,和小孩,即便是有手机,那也不是智能手机,即便是智能手机他们也不会用,所以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普及农村移动支付。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移动支付”的出现会不会波及到纸币的使用?
在我看来,纸币不会因“移动支付”的出现而消失。在前面也提起过“移动支付”的局限性,即使是三十年后,当人们开始普遍使用网络,就算老人也都学会了“移动支付”,但纸币依旧不会消失。毕竟小孩子在中国人口比重中也占有很大位置,当然小孩子会接触网络,但对于“移动支付”,许多父母肯定是不会教孩子如何去使用。假设每个父母都教孩子如何去使用,孩子需要上学吧,我相信大部分的学校是禁止携带手机的,如果某天放学回家孩子想买东西了,恰巧你又不在他身边,他又没有手机,所以他就买不了东西,他肯定会非常的伤心。再者,为了孩子有个好的人生,许多父母选择不会在孩子小的时候给孩子买手机。如果他在外面想要某种东西,回来给你讲,你就去给他买。如果经常这样反反复复,你肯定会心烦,你会对他生气,反而会导致他的自卑感,遇到自己喜欢的东西都不敢说,因为他怕你生气。
反而纸币却能缓解这种情况,所以我觉得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纸币终究不会被取代。
总之,科技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