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昨天致信祝贺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向全体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致以热烈的祝贺。
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中国人民大学是我们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建校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形成了鲜明办学特色。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独树一帜,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培养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
习近平强调,当前,党和国家事业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希望中国人民大学以建校80周年为新的起点,围绕解决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坚持立德树人,遵循教育规律,弘扬优良传统,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繁荣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昨天上午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会上宣读了习近平的贺信并致辞。她表示,要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立学为民、治学报国传统,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征程上迈出坚实步伐,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是1937年诞生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1950年10月3日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组建。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注重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和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
现场
人大校园食堂为校友准备怀旧小吃
本报讯(记者 刘旭)10月3日,中国人民大学迎来80周年校庆,人大校园变成热闹的乐园,上千名校友返校为母校庆生。
庆祝大会以怀旧歌曲开场
“年轻的朋友们,今天来相会。荡起小船儿,暖风轻轻吹……我们就是这首歌里的八十年代的新一辈,校友,你好!” 昨天人大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以各个年代传唱的歌曲串烧作为开场秀,现场气氛怀旧而热烈,几十届人大校友和在校学生济济一堂。他们中既有耄耋老人,也有00后的年轻人大学子。“90年代的校友请听到你们的掌声”、“从60年代师兄师姐的鼓掌中我知道大家身体都特别棒”、“让我们致敬华北大学的老校友”……央视著名主持人张斌和刘建宏在暖场主持时妙语连珠。
食堂准备怀旧小吃
昨天的人大校园,变成了户外欢乐嘉年华。步入人大西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从明德主楼楼顶倾斜而下的巨幅“人大红”校庆Logo。明德广场正中,鲜花簇拥下的绿色“80”字样花坛与之相映衬,五颜六色的气球和飘扬的各国国旗将明德广场装扮成欢乐的海洋。这里正在举行人大国际文化节,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留学生齐聚于此,以曼妙的歌声、优美的舞姿和地道美食展示异域风情。此外,学校还在西区食堂准备了怀旧小吃,供校友品尝。
“实事求是”是人大校训,人大校友提起母校,多对东门入口处刻有这四个大字的校训石念念不忘。昨天校庆游园会,校园里人流如织,而校训石也成为游园必经的“驿站”。校友们可在求是园报到,领取校庆护照。之后依次在求是石、求是楼、新图书馆、博物馆等处设立的游园驿站盖章。
师兄在校友论坛为在校生解惑
昨天下午,人大专门举行新闻界校友论坛,邀请《东方风来满眼春》作者陈锡添、新闻史泰斗方汉奇、著名学者程曼丽等人同话发展,共叙友情。
同时,逸夫会议楼举办的校庆杰出校友论坛上,在校400位人大学子也与来自全国政商界、传媒界等领域的师兄师姐们面对面。圆桌论坛上,校友嘉宾与学生们互动,为师弟师妹们解答学业和职业规划等问题。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透露,自校庆系列活动启动以来,人民大学已经收到校友捐款超过10亿元,这些捐款将用于建设教学楼、音乐厅以及设立教育基金等。供图/中国人民大学
相关
人大通州新校区将不设围墙
实现市政道路与校内道路互联互通 建成后将向社会开放体育馆、运动场
本报讯(记者 李泽伟)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新校区前天奠基。新校区临近未来的行政办公区,总建筑面积约为145.2万平方米,学生入住规模约为2.2万人。未来校园不设围墙,实现市政道路与校内道路的互联互通,面向社会开放体育馆、运动场、音乐厅等公共设施。新校区计划分两期建设实施,全项目计划至2025年建设完成。新校区项目的四至及用地规模已经确定,校园总体规划已经完成。目前正在推进校园专项规划和一期单体建筑设计。
中国人民大学新校区选址位于通州区潞城镇北京城市副中心东部,紧邻地铁6号线的终点站潞城站,靠近北京市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四至范围为东至春宜路、南至运河东大街、西至规划城市支路、北至玉带河大街。新校区计划分两期建设实施,一期建筑面积约为46.7万平方米,二期建筑面积约为98.5万平方米,全项目计划至2025年建设完成。
中国人民大学新校区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核心区域内唯一一所全国重点高校,总体规划框架上上提出“一核、两轴、多中心”。“一核”是指由三条城市次干路和校园环形道路围合形成的校园核心区,位于校园用地中心。“两轴”中的一轴为串联校园东西的由溪流、湖面、缓坡、草坪、树林等组成的生态绿带,另一轴为贯穿校园南北的中央学术轴线。“多中心”即五大学部和其他主要公共建筑分散布置在校园交通节点和景观节点,通过创造丰富多样的建筑空间和营造优美宜人的景观环境,实现多层级校园中心。据介绍,新校区注重公共交往空间和国际合作交流场所的设计。校园不设围墙,实现市政道路与校内道路的互联互通,面向社会开放体育馆、运动场、音乐厅等公共设施,建设“资源共享、社区友好”型校园。目前,新校区项目的四至及用地规模已经确定,控制性详细规划获得批准,校园总体规划已经完成,用地范围内的拆迁工作基本完成,征地手续获得国务院批准,目前正在大力推进校园专项规划和一期单体建筑设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