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10月28日文章,原题:翻译迷失:中国致力于减少拙劣的英语标识 在中国,公共场所的翻译错误虽然对一些人来说非常有趣,但已经令政府头痛不已,希望能尽快予以规范。
劳拉·赵(音)曾在北京做了10年导游,她说每20分钟就能看到一个拼写错误或翻译错误的英语标识。“我觉得这可能是因为我们不用英语”,她说,“我觉得很多人是因为犯懒,我说的懒是指有人直接在网上在线翻译,而且标识的设计者很可能根本不懂英语。”
“小草有生命,请脚下留情”被译成:“我喜欢你的微笑,但不喜欢你的鞋在我的脸上”就是个例子。还有一家“老北京鞋店”,翻译成了“北京的卖旧鞋的商店”。许多人觉得这种翻译很好笑,但中国政府觉得非常尴尬。为此,中国政府出版了指南,里面收录了数百条官方译文,可谓包罗万象。2008年奥运会前,中国首次尝试摆脱“中式英语”的尴尬。也就是那时,奥林匹克体育场附近的中华民族文化园的英语翻译,从“种族主义公园”更正过来。但是,菜单的翻译是更难解决的问题,比如香辣美容蹄,翻译成“辣美脚”,让人听起来没什么胃口。赵解释道:“辣,说的是味道,美容是说吃完了可以让你变美,脚指的是猪蹄”。赵小姐希望12月份新的翻译指南生效后,大多数中式英语能够被扔进垃圾桶。(李晓骁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