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家 » 时评 » 正文

全球报道:国家语言能力亟待提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1-17  来源:环球网
核心提示:近日,德国媒体报道称,发达国家游客很少来中国旅游,其中一个重要理由是中国会讲英语的人不多,沟通不便。也许有人觉得德媒有些

近日,德国媒体报道称,发达国家游客很少来中国旅游,其中一个重要理由是中国会讲英语的人不多,沟通不便。也许有人觉得德媒有些吹毛求疵,但我认为不尽然。

从旅游业角度来看,多年来,来中国投资经商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但来中国旅游的外国人确实不见明显增长。其中虽有旅游业本身的问题,如市场不够规范、服务水平不够高等,但其他方面的原因也不容小觑。从语言的角度来说,外国人来我国旅游的确不是很方便。众所周知,中国早已是学英语大国,也是世界上学英语投入最大、耗时最多、成本最高的国家之一,但实际效果并不是那么好。据英孚教育发布的《英语熟练度指标报告》显示,在亚洲12个国家和地区中,我国大陆地区英语熟练度排名倒数第二。这反映出一种现象,即我国是一个语言大国,也是英语学习大国,但却是一个语言能力小国。

毋庸讳言,语言能力是个体生存和发展必需的一种基本能力,是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之一。研究表明,语言能力和收入成正相关,会两种语言(不包括方言)的人比会一种语言的人收入要高,找工作也更容易。当前我国语言能力的现状是:从个体层面来说,国民所掌握的语言主要是适用范围小、竞争力弱的方言,而通用语和外语能力相对较弱;从国家层面来说,我国外语资源匮乏,结构也不够合理,掌握的语种数量极其有限。如“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涉及官方语言达40多种,但我国目前教授的语言仅20种。伴随“一带一路”的推进,任何一种外语都有可能为我们所需,如果储备不足,会制约发展,影响安全。有鉴于此,我们急需在提高国民语言能力和国家语言能力方面有所作为:

第一,要从国家战略高度发展国家语言能力。国家语言能力直接影响综合国力、国家竞争力和国家地位,是国家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中国越来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但当前发展国家语言能力更多还是停留在规划层面,多是高校和科研单位在关注、研究,还缺少专门的机构组织去具体实施,缺少资金支持,以致很多想法不能有效协调、真正落地。

第二,要从文化走出去、引进来的高度统筹规划语言教育。研究显示,当前全世界6000多种语言中,我国至多了解100种,能够较好使用的约20种,能开设课程的不到50种。因此,要调查并统筹相关的语言资源,在专业院校开设那些资源匮乏但又具战略重要性的语言专业,在师资引进、运行机制等方面给予政策和待遇上的倾斜,抓实语言专门人才的培养。

第三,要打造语言专门人才的培养输送联动机制。对于这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可采取定向培养的方式,与相关的科研单位、企业、组织机构联动,解决专门人才的后顾之忧。

国强则语兴,语兴国愈强。加强国民语言教育,丰富统一而多样的语言资源,建设语言强国,需要马上行动起来。(作者是《语言文字报》主编)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