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因某女大学生公开在网络发表侮辱国家的言论,引燃一场不小的舆论之火。有网友披露,这名学生正在读研,据说已保送博士生,曾获12项荣誉称号。这让不少人感到诧异,优秀青年与网上的辱国喷子,究竟哪一个是真的?
如今,互联网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限制,使得关注一个人或一件事易如反掌。当然,这需要一个条件:这个人或事件要有足够的眼球效应,普普通通的人或温温吞吞的事情,几乎不可能成为头条。于是乎,在互联网上,那些引爆舆论的人或事,有相当一部分是稀罕甚至极端的。极端言论引发的极端事件,也属于此类。另一方面,在流量的推动之下,互联网喜欢追逐极端言论,极端言论在网上也更具“能见度”。相比之下,没有互联网的时候,极端言论也是存在的,只不过它自生自灭,难以形成围观效应,引发舆论大火。
像某女大学生那样的“双面人”,能在网上被众目睽睽的群众眼神扒出来的,毕竟属于少数。在线下,这类“双面人”也不能算作大比例人群。不过,在笔者看来,这个极端案例暴露出一些价值观教育问题,值得探讨。虽然说,我们从来没有放松过对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对于那些大是大非的原则和价值判断,我们从来都是毫不含糊的,投注的精力和心力不可谓不大。那为什么播下了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这究竟是我们的教育对象问题,还是教育者的问题?
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塌陷,国家就失去未来。我们的教育一直强调把青年与家国紧紧连接起来。爱国是国人的价值底线之一,更是青年的价值基点之一。然而,由于某些原因,有的年轻人在底线处“出轨”,其中暗度陈仓、偷偷摸摸“出轨者”占比不低。究其根本,是有的年轻人出于对个人利益的精致计算,常以正面形象示人;在面具背后,则藏着自己的小算盘。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双向“开关”切换自如。这种缺乏核心价值观之“芯”的人生,演技哪怕再好,也有穿帮露馅之时。
出现这种奇葩的“双面人”,主观原因在年轻人身上,但客观原因也要多加思量,其中,少不了教育的反思。青年人的价值观倾斜,不是从青年时期开始的,而是在其价值观开蒙时期就有苗头了。从孩童,到少年,再及青年,价值观培养是一个大周期;家庭、学校、社会,价值观教育是一个大课堂。大周期、大课堂,需要多种力量合力,形成同心圆,一起朝着一个方向推动,方可铸就稳定的价值观基本盘。但如今的教育,受到功利主义的挤压,留给价值观从容生长的余地不太大,时间也不宽裕。以至于,在难以撼动的利益和现实面前,价值观教育的闭环难以加固,不是这里缺一块,就是那里缺一块。
补上价值观教育缺口,需要从长线考虑,从大循环着手,不能仅盯着眼前,也不能单靠一方的力量。当从娃娃抓起,每个节点都不能掉链子;学校、家庭、社会、政府一个都不能少。这样把外部成长环境营造好,“双面人”出现的概率会大大降低。(作者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