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东城区机关干部、驻区部队战士与街道、社区党员志愿者来到东四四条胡同83号院,共同开展周末卫生大扫除,清理可燃物和障碍物,恢复院落传统风貌。 本报特约摄影 张传东
“通过大扫除,院子的安全隐患消除了,住着更舒服、更敞亮了!”上周六,已经在东四四条83号院住了48年的马玉珍,望着渐渐恢复了原有规制和格局的院子,打心眼儿里高兴,“越来越像我刚搬来那会儿的样子了。”
当天,东城区17个街道都把大扫除延伸进了院落。未来3到5年,东城区将以大扫除活动为“助推器”,在中轴线和崇雍大街,每年选择若干个院落进行综合治理,形成一批集中连片的精品院落,恢复老城传统风貌,打造老城复兴标杆。
东四四条83号院是清代皇家铸币厂在本市范围内的唯一遗存院落,这个占地9.1亩的四进院,已经有近350余年的历史,现为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因为院子里住着96户居民,所以私搭乱建、堆物堆料的现象比较严重。在当天的扫除中,除了区委办干部、街道干部、社区工作者、居民之外,参与者中还有十来位驻地官兵,“这处院落是军产房,听说我们要进行大扫除提升环境,战士们一大早就来到了现场帮忙。”社区专员高洋说,产权单位的支持,对于恢复院落风貌很有帮助。
马玉珍的住房门口曾有一处沙子堆,是多年前装修房屋时剩下的,虽然在上面种了些花花草草,但还是有些影响出行,“我年纪大了,想运走它并不容易。”这次大扫除,在大家的帮助下,只用了十多分钟,沙子堆就被清运干净了,院子里立刻宽敞了许多。年轻的居民王丽健主动拆除自家的小煤棚,“现在都改用清洁能源了,又干净又暖和,生活水平提高了,留着它一点用也没有,如果下大雨,还容易发生危险。咱们传统的四合院,就该干干净净的。”
大家越干越起劲儿,还清理出了“老物件”。当时,大扫除的队伍正在合力拆除东侧一处私建耳房,街道工委书记荀连忠突然发现了几块“个头儿”比较大的砖。“这应该是老砖。”随后,大家发现砖上有一行凸起的文字,搓掉上面的泥土后,终于看清了其中的几个字——嘉靖二十二年分窑户。“如果没猜错,这砖应该已经有将近500年的历史了。”荀连忠说,街道会把这些砖妥善保存,请专家来进行鉴定。
众人拾柴火焰高。活动开始前还有些拥挤杂乱的83号院,随着街道的三轮车一趟一趟地往外拉杂物,经过半天儿的清理,变得敞亮了许多。
为了给小院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东四街道决定对整治后的小院进行环境提升。荀连忠说,街道将会组织开展居民议事协商会,请居民代表、街道责任规划师、物业工作人员等一起,就清理出来的平房院内公共空间如何利用展开座谈,“例如83号院,曾是皇家铸币厂,很可能就发展成为古钱币博物馆。”目前,东四六条42号院的施工已经开始了,院里,展板上展示着经居民认可的改造方案效果图,改造后,院中间拆违空间将用于居民休息、种花、晾晒衣物等,胡同大杂院的居民,也将享受更加宜居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