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河北 » 邯郸 » 正文

全球报道:大数据填报高考志愿,靠谱吗?123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6-29  来源:腾讯新闻
核心提示:大数据填报高考志愿,靠谱吗?

原标题:大数据填报高考志愿,靠谱吗?

而如今的数据来源要广泛得多,可以说是包罗万象,乃不折不扣的“大数据”。借用大数据技术,能够为考生提供参考的信息可谓“没有抓不到,更没有想不到”。

摘要

中青评论

面对发展得风生水起的用大数据填报志愿行业,除了要规范行业收费,避免出现天价收费外,更应该对数据的来源以及准确性把好关,否则“大而不准”的数据,在忽悠了钱财的同时,还可能会让很多考生与理想高校擦肩而过,成为终生遗憾。

近日,各地高考分数线陆续公布,志愿填报成了考生和家长们的头等大事,大数据填报高考志愿也火了起来。不少考生和家长反映,各类互联网公司不断推出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填报高考志愿的广告,称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进行咨询服务可提高、预测录取概率。这些说法,靠谱吗?(《科技日报》6月28日)

填报高考志愿,从来不只是看看自己今年考了多少分、分数线是多少,还需要关注拟填报高校过往的招录分数、录取人数以及本年度招生计划人数、各分数段考生分布数量等。

可以说,长期以来,填报志愿都是需要高度关注以及利用数据的。只不过过往可供参考的可能只是几本报考指南,高校官网公布的招生简章等有限数据,这些不妨称为“小数据”。

而如今的数据来源要广泛得多,可以说是包罗万象,乃不折不扣的“大数据”。借用大数据技术,能够为考生提供参考的信息可谓“没有抓不到,更没有想不到”。

关于用大数据填报高考志愿的利弊,网友观点可谓莫衷一是。在我看来,如果不是中了不法商人漫天要价的圈套和过分依赖甚至迷信大数据来填报志愿,而只是作为参考与辅助手段的话,大数据技术在填报志愿中的运用,肯定是利大于弊的。

毕竟手动检索与人脑读取分析信息的能力有限,而处理数据恰恰是计算机的长项。但这有一个前提,即这些数据不仅要“大”,更要“准”,否则不但无法起到参考作用,还可能把考生“带到沟里去”。

关于这些大数据是否足够准确的疑虑,绝非是杞人忧天,而是现实确实让人乐观不起来。首先是来源问题。虽然主要来源是教育部、省教育考试院、高校,但是统计口径、维度、质量不一,导致最后分析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参考性会有偏差。因为不同公司获取数据的方式不一样,有的通过公开信息,有的通过非公开信息或者技术手段破解等,其中可能会出现数据串行、识别偏差、处理出错等。更有些公司与机构为了抢得所谓的第一手数据,对网上一些自媒体发布的信息不加甄别地“为我所用”,也让数据的准确性大打折扣。

另外,一些提供大数据服务的公司与机构所聘用的规划师和所谓的专家不少是三四天速成的,不仅没有志愿填报的相关经验,甚至可能连大学也未读过。采集而来的数据,经过他们之手,极有可能被“污染”。而且他们为了哄考生、家长掏钱,在呈现数据上也会有所取舍和偏向,提供的数据是真实的但并不全面,这也会让最后对考生提供参考的数据失真,从而导致考生做出错误的抉择。

可见,大数据虽好,但要做到“大且准”却也并非易事。面对发展得风生水起的用大数据填报志愿行业,除了要规范行业收费,避免出现天价收费外,更应该对数据的来源以及准确性把好关,否则“大而不准”的数据,在忽悠了钱财的同时,还可能会让很多考生与理想高校擦肩而过,成为终生遗憾。这需要教育等职能部门迅速行动,让滞后的监管及时赶上趟,当然,考生、家长也有必要擦亮眼睛,对用大数据填报志愿保持足够的理性与警惕。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键词: 高考志愿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