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在美国为啥无能的富人比聪明的穷人更可能成功?
日前,美国全社会一直在关注他们国家被曝光的一起严重的名校入学舞弊案,不少被国人熟知的美国知名演员都卷入其中,这在我国社交媒体上也引发了不小的波澜。
据《市场观察》网站报道,这则美国大学招生丑闻显示出,一些学生家长可谓是不惜一切代价把自己的孩子送进最好的学校。对于一些父母而言,美国常春藤联盟中的名校对他们来说重若千金,而其中更有甚者将它们看作是进入美国的阶梯。
风波之下,我们在此暂且不讨论上述事件的案情走向,而是关注事件背后公众的激烈反应。这其实是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格外敏感和激愤,而这种不公平很大部分来源于拥有更多财富和更高社会地位的人利用自身资源比其他人更容易获得诸多方面的福利。
有较高社会地位的人更具竞争性
妮可·琼斯·杨是富兰克林与马歇尔学院组织行为专业的一位助理教授,她对一个人的社会经济背景如何转变成他们在工作过程中的能力这一话题很感兴趣。通过研究,她有了一些惊人的发现,那就是有些人的行为让自己注定成为默默无为的小职员之一,而有的人则注定跻身高薪金领之列。
在调查人们如何让自己升职加薪的过程之中,妮可·琼斯·杨强调指出,一些经理人从事的是最喧闹、最具自信力的工作,而他们也因此接触到了一些最为考究的人群。在这些人当中就包括一些为众人所熟知、从名校毕业以及坐拥巨大财富的人。
她表示,上述人群中每个人至少拥有一位高调的同伴,他们总是喜欢首先发言,而且要让自己的声音盖过周围的其他人。她向记者说到:“这种行为使那些处于较低社会阶层的人士很难插话,此外,在这样的环境中,后者也很难爬上更高的阶层。”
也就是说,拥有相对较高社会地位的人往往会更加自负,相比于其他人也更具竞争性。这也帮助他们获得更高薪的职位。
而且,妮可·琼斯·杨表示,在她自己的经历中,那些被研究的人群恰巧拥有一些特权背景,他们往往可以创造办公室中架构和文化的不平衡。
如何创造的呢?琼斯·杨指出,拥有良好人脉关系的人往往会感觉自己生来就应该在学术界、各种办公室和董事会中肆意驰骋。但是,这些人给管理者制造了一个难题,即:“管理者如何认识到这些差异,并创造一个让所有从业人员都有机会展示其才能和观点的环境?”事实证明很难,所以就会有办公室中的不平衡。
“看起来”更有能力更可能获得社会地位
如果一个人接受过常春藤盟校(Ivy League)的教育,穿着量身定制的西装,步履轻盈,通常会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弗吉尼亚大学领导与组织行为学助理教授彼得·贝尔米和斯坦福大学联合国管理学教授玛格丽特·A·尼尔曾指出,“社会阶层塑造了人们掌握自身能力的信念,而这种信念反过来又对地位等级制度的延续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身社会阶层较高的人在参加会议时通常具备这样的“软技能”,这些软技能在企业中晋升时非常有用。比如他们可能在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如何与人交谈,并且与高层对话时感觉很自在,就像是老朋友一样。他们知道如何肯定别人的想法,并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甚至重新包装自己。但如果这类人更擅长于塑造形象而不是提出想法呢?
最新研究表明,给人留下好印象确实可以胜过自身拥有聪明才智。研究人员表示,其他人通常认为这类人士比自己更有能力,这将导致社会不平等长期存在并为这些人带来阶层优势,即使他们的能力并不如工薪阶层背景的同事。但“在他人眼中显得更有能力”将为这些人带来社会优势。
研究人员还表示,“社会阶层与过于自信之间的关系及其对阶级不平等的影响”的研究结果,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在精英和知名公司工作的人往往来自精英教育机构,为什么生来就在“上流阶层”的人往往也会留在该阶层。看起来,这更像一个让特权阶层保持领先地位的循环。
贝尔米和尼尔通过四项大型研究对这些想法进行了测试,共有152661人参加测试。他们通过模拟面试发现,“阶层更高的人更自负”。而这种自负反过来又让他们看起来更有能力,更有可能获得社会地位。也就是说,这些人更有可能得到这份工作。
来自伦敦经济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高级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士的子女在法律、医学和金融等通常来自较高阶层的传统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而工程和IT等技术性更强的职业则从社会各阶层广泛招聘。
研究人员还发现,工薪阶层背景的员工有一个“阶层天花板”,即使这一阶层的人士成功进入地位较高的职业,他们的平均收入也比来自较高阶层的人少17%。这种阶层出身的薪酬差距意味着年收入减少7350英镑(合1.1万美元)。
这或许,就是马太效应在社会阶层中的体现吧。换一种更扎心的说法,就是我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提出的“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早在公元前500多年以前,老子就悟出来的道理,到今天,你还不能接受这个现实吗?
全球各地的不平等已经达到了临界点
学术界通常被认为是现代社会中经济和社会的重要“均衡器”,但也未能免受这种“阶级天花板”的影响。塞缪尔·H·史密斯(Samuel H. Smith)在《推定不称职》(Presumed Incompetent)一书中指出,大学与精英乡村俱乐部有很多共同之处。学历是被邀进入大学的门槛,但和所有乡村俱乐部一样,并不是所有成员都会被平等对待。
经济学家表示,这种结构性阶级制度有助于让财富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总部位于英国的下议院图书馆(House of Commons Library)去年表示,根据目前的趋势,最富有的1%人口到2030年将掌握全球近66%的财富。据《卫报》报道,以财富年增长率6%计算,他们届时拥有的资产价值将高达305万亿美元,高于目前的140万亿美元。
机会差距和财富差距同样存在,尤其是在接受大学教育这方面。父母收入落在最低的10%这一区间的100个孩子中,只有20到30个真正上过大学。然而,父母收入在前10%以内,每100个孩子中就有90个上过大学。
根据去年由世界不平等实验室(by the World Inequality Lab)发布的另一份报告,西欧和美国在不平等程度上的差异非常“极端”。这是巴黎经济学院在70多个国家展开的一项研究,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克蒂(Thomas Piketty)共同撰写研究报告。皮克蒂甚至直言不讳地表示,现有的企业和文化结构确保了富人变得更富,而穷人也会变得更穷。报告指出,“全球中产阶级受到挤压。”
贝尔米和尼尔在研究中表示,许多学者认为,社会不平等之所以持续存在,是因为固有的偏见导致社会底层的人很难提高自己的地位。因此,主流机构应该认识到不具有足够代表性的群体的价值和社会规范。但结构不平等可能很难消除,因为那些影响力最大的群体通常致力于保持他们的自身优势。
这样的马太效应,什么时候能被打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