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红军打胜仗,人民是靠山
广西灌阳县文市镇五里坪村村民王少林家中有一个文件袋,里面装着数十封信,整整齐齐叠放在一起。7月6日,这位70岁的老人在家中讲述那些尘封在一笔一划间的往事。
1934年冬,王少林的父亲王桂清在灌阳县水车乡救下一位红军小战士。这个战士只有17岁,名叫曾广贵,中央红军过灌江时,他因腿脚重伤不能赶路,王桂清便收留了他。
“那时家里穷,自己家人都吃不饱。”王少林说,即使这样,父亲还是毅然让曾广贵在家中养伤。为了不被发现,王桂清让他白天藏在自己床下,晚上才让他出来活动。然而,乡警还是发现并抓走了曾广贵。
“不能枪毙他,要枪毙就枪毙我吧!”王桂清跑到乡政府,拦着乡警,希望救下曾广贵。乡政府开出条件,只要交上12块大洋,就把曾广贵放了。王桂清温饱都难以满足,哪有救人的钱?无奈之下,他跑到村子里东拼西凑,终于凑到了11块大洋,几经斡旋,乡警才放了人。
1935年年底,养好伤的曾广贵写信让福建老家的家人接他回去。他离开时王桂清恰恰在外务工,最后一面也没有见成。1971年的春节,王桂清意外地收到了一封信,信封上写着:福建省上杭县庐丰乡上坊村曾寄。王桂清赶忙打开信件,让儿子王少林念给自己听:“桂清恩公……”这正是当年自己救下的曾广贵啊。
“曾广贵在解放后就一直给我家寄信,但因我们从水车乡搬到了文市镇,一直都没有收到信件。”王少林告诉记者,后来几经辗转打听,曾广贵才得知新地址。此后,每年春节、清明、中秋、重阳节,王桂清都会收到曾广贵的信。后来王桂清、曾广贵相继离世,但两家的后人仍旧用信笺延续着这份真情。
在一封封书信中,王桂清和曾广贵的过命之交令人动容,而在漫长艰险的万里长征中,这样军爱民、民拥军的感人故事数不胜数。
依旧是在湘江边的那个冬天,新圩阻击战打响了湘江战役的第一枪。红三军团红五师奉命在灌阳县新圩镇布防,阻击来自县城方向的桂军。“当时战况非常激烈,红军将村里的蒋氏祠堂作为战地救护所,救助身负重伤的战士。”灌阳县史志办原主任文冬柏说。
“当时战斗非常惨烈,救护所里挤满了红军伤员,他们的鲜血流了一地,村里老百姓自发地送饭、送药、抬运伤员。”在祠堂门口,村里的老人蒋济权告诉记者。
广西的冬天寒冷刺骨,蒋济权父亲见战士们只穿着薄薄的单衣,特意取来柴火,让伤员战士们烤火取暖。当问到为何愿意主动帮助红军时,蒋济权的语气坚定:“红军是人民的部队,他们从来不欺负百姓,我们不能见死不救。”
红军用铁的纪律,证明了自己是人民的军队,万里长征路,他们赢得了战争,更赢得了民心。
在全州县的石塘镇矗立着一座红军桥,乡亲们最喜欢在这里驻足谈天,79岁的程天德就是其中一位。说起为何取名为“红军桥”,程天德向记者解释,当年红军进入石塘后,全城的百姓十分害怕,早早地就躲在家中,锁好门窗,不敢出来。第二天一早,有人悄悄地打开门窗望向街外,发现红军整整齐齐地睡在桥上、街道上、屋檐下,他们衣着单薄,有的百姓不忍心,请他们进屋烤火,但红军仍然坚守纪律不扰民。
这样的一支队伍怎会得不到百姓的支持!
长征路上,沿途的人民捐钱捐物,为无后方依托的红军提供物质上的支撑;长征路上,善良的人民忘死助战,让步履维艰的红军突出重围;长征路上,勇敢的人民奋勇参军,使伤亡不断的红军日趋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