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河北 » 邯郸 » 正文

全球报道:曾是槐树馆、柏树馆、槐柏馆,槐柏树街原来有过这么多名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7-15  来源:北京日报
核心提示:曾是槐树馆、柏树馆、槐柏馆,槐柏树街原来有过这么多名字

原标题:曾是槐树馆、柏树馆、槐柏馆,槐柏树街原来有过这么多名字

于北京的胡同,老人云: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赛牛毛。

有人还真统计过,1949年建国初,北京有名的街巷有2550条之多。当人们把胡同当文化来研究时,还考证出最长和最短的胡同,最宽和最窄的胡同,甚至最老的和最新的胡同。就说这最老的胡同吧,人们一直说是西四那的砖塔胡同。元朝的!后来又考证出一个檀州街,至少是辽代,跟唐幽州沾上边。这又早了去了!

嘿!你还别说,这地界跟咱今天要说的槐柏树街怎麽着离得也挺近的。有一种说法,檀州街在广安门内外那条街上。又有一种说法,檀州街就是现在的三庙前街那旮嗒,稍西南斜对着现在的槐柏树街东口。人家都是专家,争论考证还在继续,咱也别掺呵,咱先把咱槐柏树街的事搞个明白。

我是1957年搬到槐柏树街住的,那年刚四岁,在一座大院子里,一住三十多年,对其记忆极为深刻。经年久住,对那整条街也印象不泯。我家住的大院子,是一座四合 院格局的,三层砖混大屋顶建筑群落。座落在现在宣武艺园对面,斜向西北百米许,出院子大门前面就是槐柏树街。进得院子大门,一条直甬道向北,两边各依次向北,排列两排楼房,曰东一楼,西一楼,东二楼,西二楼。进得院子中央,甬道直对居中,一个有十米直径的圆形砖砌挂起麻面大花坛。以此为中心,东,西,北三面又等距展开三座楼房,分别称正东楼,正西楼,北楼。如此,与东二楼,西二楼形成一座完整的四合院。北楼中有一穿堂,可通后照院。后照院为平房,东院墙处开有后门。

出后门是一道南北走向的荒沟,南头正对现在的宣武艺园,北头顶着内护城河。出后门,向东过得沟坎可通高八岗。隔着沟坎略偏向东南,就与北京小学相望了。若出后门向北,可通后照院北房背面,就是紧挨着的内护城河了。

让我们回到大院前门。正对宣武公园,现在(1983年起)叫宣武艺园。当时这座公园就是我们童年的乐园。里头有儿童游艺场:秋千,滑梯,转椅,悠船,摩天轮,攀登架,应有尽有。还有大土山,大土山上满种松树,是玩藏猫儿的好地方。还有碎石铺的绕山甬道,每天晨练,摸着黑跑步。沾蜻蜓,揑蜜蜂,扑蝴蝶,其乐无穷。不知怎麽,最近有听这宣武艺院是建在善果寺遗址之上的说法,令人很是不解。因为我对这一个如同我家后花园的小园林是太熟悉不过了!巧在,我正是在这公园偏西南几百米的善果寺上的小学,怎麽竟成了这公园建立的遗址了呢!好在经过努力交涉,有关方面已经纠正过来,要麽还以讹传讹呢!

当年我家门前的这座公园,可以说是和我家住的院子以及整条槐柏树街有密切关系的。建国之初,北京开展大规模城市建设。政府在这当年外城的荒芜地界,规划建设了市政府办公区,就是现在俗称的市府大楼。与此同时,配套建设家属住宅区,市府大楼南侧楼区和当时我家住的院子就是。还建了幼儿园,建了宣武医院。整治环境,在一片荒冢之上广植树木,建成一座公园,就是现在的宣武艺园。

据1957年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北京游览手册》记,从1953年开始建设,也许因毗邻善果寺,故初称善果寺公园。实因当时此地确无其它座标可参照了。可能这一叫,就叫成善果寺遗址了。话题跑远了!

还是重新回到我家大门处吧。出大门往右(西),此院相邻是北京玻璃三厂,有南门并排。再往西,是西长营。这个西长营可不得了!可是个老地名。大家可能都知道有个长营,在长椿寺北偏西一点。还有一个东长营呢,大致在三庙前街孔雀胡同那一带。瞧!三个长兵器兵营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再往西就是镶蓝旗营子了,一直顶到西便门大街。瞧!刚回到大门处,就又溜达出来了。你这到底要说什麽?其实我说的这些都与此文立意,考证槐柏树街这地名有关。

把当时我家住的院子周边环境弄清楚了,这回让咱们在我家大院门口站一会。我家当时住的这座院子,1965年以前门牌号码,当当正正:槐柏树街一号。前边说过,此院出门向东是荒沟一条,隔着是北京小学,那就不是槐柏树街了。可能叫范家胡同了 ,它东边紧邻范家胡同幼儿园。再往东,街南是市府大楼,街北则是市府大楼机关工作人员食堂,浴室,汽车队等服务设施。现在还有老汽车库,藏在新建楼群后边。再往东路北,顶着现长椿街丁字路口西北角,最早是一大片空场。常有老墙根那边一铸造厂当做铸造件的堆场。这边就更不属于槐柏树街了。我住家大门往西隔一个玻璃三厂,就是西长营,也不挂槐柏树街门牌了。你瞧,当时1965年以前,这槐柏树街有多短!

就是这短短的槐柏树街,在1965年整顿地名时,左右合拢了范家胡同,花园胡同(可能是地下影院一带),西长营,东西宽街,形成现在纵贯东西860余米的一条新大街。若从1965年算起,槐柏树街的新,可以算上实至名归。最近查了一些关于槐柏树街的资料,发现槐柏树街的地名,在民国时已经有记载。这麽说,这条街也就不算新了。不老不新。但那时的槐柏树街绝不是现在的涵盖。

还是回到原来的槐柏树街一号。这处市府大楼的家属宿舍盖成后,为什麽叫槐柏树街呢?为什麽又排为一号呢?原来,此处之前也是一块外省籍会馆义地。除了荒冢,还有看坟地人家形成的人居建筑群落。从一些民国老地图可见标有槐树馆,柏树馆的地名,也有标槐柏馆的。侯仁之组编的《明,清北京城图》则不见。不见不等于地名不在民众坊间使用流传。地名形成有约定俗成特点,使用多了,就被官方认可。

民国时期,政府为进行社会管理,在外四区成立警察派出机构,其中第十九派出所(后改为善果寺派出所)专辖“槐柏树街”,且驻地在“槐柏树街西头路北”。第二十派出所专辖“营房”,两处都涉及现在的槐柏树街。后来实行保甲制度,相应为第十九保甲,第二十保甲。民国后期,仍实行保甲制,第十九保,辖“槐柏树街和三庙前街”。第二十保,辖“营房”和“西便门”。略有变动。

看来,槐柏树街地名由来已久。槐树馆,柏树馆,槐柏馆,槐柏树街。据看地图估计,当年我住家那院子的后院位置,恰好占了槐树馆,柏树馆,槐柏馆,槐柏树街那地,于是院子盖好了,就地取名:槐柏树街,且定为一号。还等能漫秧分叉呢,终于整条街都叫槐柏树街了。

而现在流行的说法是(北京地名志也如是):相传明朝时(远了去了),这里是深沟荒土道,深可没人,路东头(注意)路边有一棵大槐树,树身粗可几抱,另有两棵柏树,群众(明朝此称群众?)便称此地为槐柏树逐步成街。在我记忆中,现在的槐柏树街的路北侧向东延长线,垂于顶着的现在长椿街路的东侧交叉点处,那确曾有一棵几抱的大国槐树,空朽有洞,可从树洞爬上至几米高度,柏树则不见。记住,当时这里可不是叫槐柏树的地界。故认为槐柏树街地名源于此,我看不成立。

国槐树现在是北京的市树,其实自古人们就喜欢种植,并予以美好寓意。在槐柏树街附近有一个叫下斜街的地方,因古槐多,人们也称槐树斜街,但那也跟槐柏树街地名没关系。在原槐柏树街一号大门西边的西长营处的高出路面的坡上也有几棵老国槐树,不过那里叫西长营。

其实,就在原我家住的槐柏树街一号大院子里,在四周楼房的前面以至楼后面,一人抱的大槐树十几二十棵是有的,棵棵高过三层楼房的屋面外沿。不过,这里的槐树大都是洋槐,槐花飘香,可食用的那种。古柏不见,却有小柏树沿着院子中间花坛周边甬道外沿植种成的绿树墙。可能是为附会那些老槐树才考虑选种的吧。好为这盖好的院子命名槐柏树街提供一个更完美的依据。

当年的槐柏树街一号,为现在的槐柏树街正式命名开了个头。然而,也最终付出了失去老大地位的代价。1965年,屈居第11号。更后来,便是粉身碎骨,拆的没影了。现在在其遗址(这是真遗址)上建了新大楼,门牌十五号,十七号。原来的十一呢?嘿!正好落在了原槐柏树街一号后照院的后门处(现在叫相来家园)。不过那里也是新楼一座。还好,槐柏树街的名份回归原点。请路过那里的人,有意无意的记住它吧!那里曾是槐树馆,柏树馆,槐柏馆。槐柏树街的发端地。

为我曾经的家园哭泣!那麽好的一座院子怎麽就拆了呢?!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我忽然想起这两句名诗!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键词: 槐柏树街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