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书画与肴馔,同为一席雅集。”宋代文人更是在“吟诗、品茗、观画、食鲜”之间穿梭,将“风味”与“风骨”融合为一种高雅而自在的生活方式。品一道菜,如观一幅画,若能得其三昧,便是人生的另一种境界。
三、文人与食:书画家的味觉情结
历史上许多著名书画家,亦是美食生活的爱好者与实践者。
苏东坡不仅留下《黄州寒食帖》千古名篇,更留下“东坡肉”传世美味。他的书法如他的人,沉着痛快、厚重朴拙,正如他对食物的理解——“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
赵孟頫精于书画,也嗜羊羔美食;齐白石笔下虾蟹栩栩如生,更亲手研制“白石鱼干”,将写生与生活融为一体。
“文人厨房”从不是烟火的敌人,而是笔墨之外的一方心灵秘境。真正的艺术家,不在于清高绝俗,而是能在一菜一饭中感受自然与世情之味,从味觉中通达心灵,从生活中提炼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