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读散文家张行方新作
打开微信,散文家张行方一篇《六朝古都我来了》新作扑面而至,打开了我的记忆之闸。
行方居滁州,我住南京,往来方便。
其所记相聚一事并非初见,此时我们已是兄弟般关系了。来南京之前,行方对我说:"如在南京,陪我吃饭,有位画家请客。"能见行方兄,当然开心,欣然答应。
谁知行方兄到了南京,画家手机关机,无法联系。
得知消息后,我对行方兄说:"是好事啊。我来安排。"一通电话打下来,十多位南京书画家迅速赶到后宰门某饭店,欢迎行方兄到来。
时至今日,我与同在南京的书画家们聚少散多,有的甚至行同陌人,不相往来,但与行方兄往来更密。
行方兄所居地,欧阳修当年做过太守,一篇《醉翁亭记》美文千古流芳。行方兄国内好友众多,他要收集百幅名家《醉翁亭记》书法作品计划一出,响应者众,确是一呼百应。
行方兄是散文名家,资深媒体人,常年为书画家们作嫁衣,佳作迭出,深得好评。其为我专门撰文一篇,洋洋洒洒数千言,写得热情洋溢,褒奖有加,至少令我读来热血沸腾,不敢偷懒,更加发奋强,不可辜负行方兄对我的殷殷期望。
我除专攻左笔书法外,也有专栏,每天要写文章至少一篇。每当行方兄文章一出,必读之赏之。
行方兄此篇《六朝古都我来了》情真意切,一如其为人。记得我前往滁州时,行方兄中午相陪,晚上又将我拉到全椒县,招来文联领导及书画名流,一番推杯换盏,令我不知天南地北。尽管如此狼狈,但心中高兴,兄弟之情,尽在杯中。感情深,一口闷。
行文至此,又想行方兄了。行方兄当然会看到此文,何时再叙,只要有空,打个电话即可约见。(钱诗贵 丙申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