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十年,作家、文物研究家沈从文一家天各一方。长子在北京,次子在四川,沈从文和张兆和夫妻虽同在湖北,也多分离。一家人之间的彼此牵挂,都留在书信之中。
沈先生已逝,文字犹在。
"生活若不有新的大变化,大致还能支持下去。"
"有些事从感情出发,用原则来代感情,将有一个较长学习过程,或一年半载,三年五载也说不定。"
"凡事不要粗心大意。"
"社会变化大,个人渺小如虫豸,不足道。"
"对事对人的原则性和灵活性,也还是要紧紧从毛主席指示中取经,才可少犯错误!"
"十多年来做事可能多了些,或过于热心为别人作事,到一定时候下,也易成为错误或过失。"
"机能不灵在读书易忘上,特別显著。从生理上说,易忘是保护作用,在事业上说,却不怎么好。"
"我们过去只知道`事难成而易毁',是二千年前古人说过的,译成现在语意,即`摧毁容易,创造完成比较难。'”
"社会动荡大,不可免有曲折反复。"
"抓学习,不容易。"
"即或出了意外不幸,也应当作意料中事看,好好坚強扎实做人,有错即改。"
"社会在进展,我们会加強学习紧紧跟上去。"
"学什么?困难都难不倒。对付人,可很不好办。"
"我可不相信命运和天才,一切工作结果,都通过极大困难,运用惊人耐心,而加以克服得来的。"
"社会一切在不断发展变化中,有许多事情我们是不懂的了,而且越来越无知。"
"遇事都留心,一切重实践。"
"社会变化比任何设想都还大得多,而且在深化,在发展。"
"时间能抹杀一切好处或成就,但同时也足证明一切有用有益努力事物的东西。我总相信时间的公平。"
"一些人挑眼(这种人永远不会沒有的,不然就不会产生`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蜉蝣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这首名诗了),但不碍事,总倾向是健康的。"
"路走不通,必将放弃,免出差错。"
"一生到老,并没有辜负手中这一支笔。"
"人总还是得活下去,所以一切放心吧。"
"凡事应当尽力所及而为,至于能否有什么收成,决不求意外奇迹,能少出差错,即大好矣。"
"到这时节,才真正享受了过去几十年学无专门杂学的好处。"
"一切成习惯后,也就无所谓了。"
"好好工作吧,不明白的事沉默对待,可少错误。"
"我出门不多,在赶工作。"
"重新训练那么一支笔可不容易,但也无可如何。"
"什么工作全毁了,我还不灰心的再来收拾破碎干下去。"
"文章出色的无闻,听说不好写,能写的也不能随便写,因为把握不住当前和明天。"
"世界上那有临时抱佛脚办得好的事!"
"从容地读几年书。"
"一、仅照学校要求,学生成不了大气候。二、越学得杂而多越有用。三、书本学习还是不可缺少。"
"不要怕难,要充满信心和勇气去学习。"
"诸事却在意中,物必自腐而后生虫。"
"凡事看得自然,许多存在的不合理,甚至于是必然。"
"用点心把身体搞好,主要是可为国家多做点事情。"
"世界上哪有混得出真正成绩的事。"
"许多事不是一日而成。"
"万望不要生我的气。"
"呼噜噜,好香的睡。"
因为是抄给自己看的,也就没考虑別人看不看明白,何况还不知道有谁会看呢?(钱诗贵丙申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