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的午后,静静地坐在大槐树下,凝望着地平线上的连绵的山脉,炊烟渺渺,竹影婆娑。一群孩子围在一个花白胡子的老人身边,一边纳凉,一边入迷地听故事……
大诗人歌德从两岁开始,他母亲经常有意识地给他讲故事,歌德的想象力就是从听故事中培养起来的。列宁的母亲经常为他讲民间故事;爱迪生的父亲常讲神奇的童话故事;高尔基的外祖母经常为他讲民间传说;鲁迅的奶娘常讲古老的寓言给他听。
故事是有魔力的,它能迅速地传递价值观、道德、经验与准则。特别是小时候植入的故事,塑造一生做人做事的品格。
古人说:立功、立德、立言,为三不朽。历史长河中,能青史留名者少之又少。每一个老人在家族中留下自己的故事,把人生中的“功”与“德”,变成了故事的“言”,子子孙孙代代传诵,铭刻肺腑。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每个人都想留下脚印。
没有故事的人,是可悲的。
没有故事的人生,是苍白的。
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不断地积累人生故事。
你有让后世传诵的人生故事吗?
暮年回首人生,能给你的子孙讲出自己的故事吗?那是什么样的故事?这个故事能够讲上多久呢?
中国人对自己的历史引以为傲,但大多重视皇帝史、宫廷史、朝代史。少数伟人在民族历史、国家历史留有光辉的篇章,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家族的历史中扮演角色,对自己的家族履行责任。
过去的家谱太过简略,只记录姓名、生平、婚姻、辈份,职业、成就。如果像《史记》那样生动鲜明的人物故事,人物列传,是家族文化、家族精神、个人气质的最好载体。
曾国藩家族传颂着这样一个故事:
咸丰初年,曾国藩父与几个兄弟还未分居的时候,家中为建新宅黄金堂,与邻居为一墙之隔的地界发生争执,几至要打官司到湘乡县府。家里人写信告诉了在京师做官的兄长曾国藩。曾国藩收到此信后,联想起古人张英的这首诗便写了一封长信,并将这首诗附上。
千里修书为堵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
谁见当年秦始皇
曾家父子兄弟读过曾国藩的信和此诗后,胸襟豁然开朗。"让他三尺又何妨"!用这一思想,将地退缩了三尺。曾家的这一举动,深深地感动了邻居,其邻居不仅未与曾家争执,见自家的地很方便曾家,秉着“让他三尺又何妨”的精神,转让给了曾家扩建黄金堂新宅。
这个故事代代相传,成了曾家的传家宝。1988年,年过古稀的曾德培老人在台湾著文说:记得1939年我走上抗战前线时,慈祥和蔼的妈妈坐在美孚煤油灯下,拿着我的双手说了曾国藩“让他几尺又何妨”的故事。虽然已经时隔半个世纪,我还不忘当年慈母赐儿的曾国藩教弟的这首诗。
家族故事有强大的向心力,是一笔永恒的精神遗产。家族精神透过故事融入子孙的血脉,流淌在后代的心头。
这是个故事饥荒的时代。今天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把自己的故事挖掘出来,每个老人开辟自己的家族精神,在自己手中缔造未来的家族。他总结了自己一生的成败得失,把所见、所闻、所喜、所恶、所信,融入家族精神、家族理念,为后代定下家族的规矩和经验,形成独特的家族风格。如果经由专业文化机构,协助老人将自己人生各个时期的事迹,编织成扣人心弦的动人故事、漫画读物,成为后世子孙津津乐道的启蒙读物与传家宝。
一个老人站在你的面前,是一个丰富而生动的灵魂站在你的面前。当老人讲出他的心路历程与心灵感悟,他不再只是一位老人,而是举起家族文化火炬的先知。他用故事的焰火把他生活的灯芯燃尽,散发出无与伦比的光辉,照耀在听故事的子子孙孙身上。
任何养生方法,都不如向子孙讲述自己的人生史的故事,带来强大生命能量的滋养,是给予老人最好的养心与养生。
传承故事,包含三类:
一是“我是谁”,讲述自己的感人经历与经验,以自己的人生故事打动子孙。
二是“我们是谁”,引导孩子认识家族的共同价值观与理念。
三是“我们要往哪里去”,描述家族未来的方向,家族的梦想。
以“我是谁”、“我们是谁”、“我们要往哪里去”的故事,树立家族的精神与灵魂。
以故事为核心的人生价值追求,会激发在人生路上打拼的人们,立志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故事的人,人生成为不断积累故事的历程。当你有了创造故事的人生信念,就会爱上各种未知的困难挫折,享受跌宕起伏的挑战,越苦难,越兴奋。历大事、经凶事、担难事,用生命写下震撼性的传奇故事,传诵千年。
人类的繁衍,不是动物的传宗接代,而是生命故事的生生不息。
故事生命力有多大,历史生命就有多长。
你准备给明天留下什么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