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生活网讯(记者沈俊伟 曲荣鑫 特约记者王泽)雾袖芬披,将雏集凤,落角摧牙,搓枿千年。当黎明的曙色尚未到来,当太阳的晖光尚未播洒,深冬的温暖却格外引人珍惜伏藏。它能令你精神振奋,心情变得骤然开朗。生活竟是这般美好,寒冬更是魅力深邃。
2017年新年伊始,农历腊八节刚过,南阳市宛城区汉冢乡黄庄村大连庄迎来了一批客人,村口的大道上,聚集了不少的看热闹的村民。村民们记得,这些“稀客”中曾经的一些面孔,与前次不同的是,他们手中或捧着棉服,或拎着皮衣,还有人抬着鸡蛋和牛奶。两位走在前面上了年纪的人,胸前还携着一个红牌牌,上面写着:“爱心捐款 ”的字样。
这是来自南阳市二十一中九八届的部分老师和同学,他们自发组织队伍,前来看望因伤致残、卧床在家十一年的贫困学子赵成效。
风发青年 因伤致残
赵成效,男,现年39岁,宛城区汉冢乡黄庄村大连庄人,高中毕业后去南方打工,想用自己的力量改变家庭贫困的面貌。2005年,赵成效在广东务工期间,不幸从宿舍高低床上铺摔下,摔伤小脑,导致终生残疾,现生活不能自理。家中母亲早逝,老父今年69岁,尚有一10岁男孩在家上学。无其它经济收入,生活极其困难。
因为当年法律尚不够完善,合资企业以其“不是在上班时间摔伤”为由,不以工伤赔付,仅给予人道主义补助,致使赵成效苏醒后没有足够的资金就医,加之家境贫寒,耽误了最佳有效的治疗时间,长期患病在家,足不出户。随着年龄的增长,如今,赵成效病情越来越严重,父亲年事已高,孩子尚未成年,生活濒临绝境。
同窗聚会 爱心微澜
2017年元旦,市二十一中九八届的几位校友王婧、张书信、刘洋、袁龙等,与当年的学校老师在一起聚会,畅叙师生情、同学谊。回忆起上个世纪末,大家同窗共读,书生意气,风华正茂的日子,个个激情澎湃。会上,学友袁龙想起了昔日的同桌赵成效,曾经那么爱读书,好文学,夏去秋来,总是结伴到美丽的白河畔,咏诗抒怀。不想,高中一别,鲜有见面。后来,通过联系,才得知赵成效南方打工因伤致残的消息。曾去过几次探望,每每归来潸然泪下。
赵成效的遭遇和凄惨的生活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博得了大多数师生们的同情。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迅捷,有人将赵成效的故事发到了朋友圈和微信群,立刻引至共鸣。大家奔走向告,决定自发结集,到汉冢去看望曾经的校友赵成效,送去师生们共同的祝愿,送去寒冬里知心温暖。
乡间小院 大爱无疆
二十载过去,渐变了留不住的韶华,不变的是血浓于水的师生情谊。一颗崇德向善的爱心,将大家再次凝结在一起,就像那镌刻在二十一中校墙上的校训一样,开枝散叶,自强不息。
太阳终于露出了暖人的笑脸。大连庄的农家小院里,喜鹊登枝,羊欢狗跳。赵成效年将古稀的老父亲,紧握着祝金海老师的双手,激动地说:“下雨天,跑这远,真是辛苦你们了……快进屋”
“您比我们辛苦呀,照顾成效这样的孩子,真心不容易,受累了”
“学校里听说了赵成效同学事情后,知道你们生活困难,大家就纷纷伸出援手,募集了一万元钱,还有老校友们自己买的一些棉衣等,冬天天冷,你们要保护好身体。马上要过年了,希望你们过个好年”
二十一中校长沈阳时值生病住院,却不忘关心赵成效,其个人带头捐了款,还发动全校师生捐款,并委派顾德玉老师作为教师代表前来慰问。顾老师讲道:
“孩子有困难,八方来支援。学校里每位师生听说了之后,都很挂念,希望赵成效同学不为困难所累,继续发扬‘自强不息’的校训精神,坚强地生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汇报母校,面向未来。”
赵成效的昔日同窗:王婧、张书信、刘中立、夏辉斌、邓玉乾、刘洋、李万霞、袁丽、袁龙、张裴等十几名同学除了个人捐款之外,还捐助部分棉衣、棉鞋、牛奶、鸡蛋等慰问品。赵成效的父亲接过校友们给自己新买的棉衣,泣不成声。一辈子务农,日出而作,也没给自己添置过一件相样的棉衣。
“成效同学的遭遇,没有这次同学会,大家谁也想不到。完全是师生情、同窗谊,把大家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共同筑起赵成效今后生活的希望。当年的同学,现在在全国各地各个行业遍布都有,我们下一步将积极联系更多的老同学,持续努力帮助赵成效,希望他能重拾生活信心,共度难关。也希望全社会的爱心人士,伸出援手,扶危济困,把中华民族存抚良善的传统美德发扬下去。”同学代表王婧面对镜头,表达了此次救助活动的初衷。
据悉,宛城区区委宣传部张庆元(赵成效当年的班主任老师)也非常关注此事,除了个人捐款外,下一步还将协调政府部门和其他单位继续援助赵成效,照顾其家人今后的生活;潘玉奇同学正在着手协调与南阳市残联取得联系,为赵成效争取更多的帮助。
后记
心中有爱,让我们一起看世界。这是二十一中全体师生共同愿景。暖暖的同学谊,悠悠的师生情,是心与心之间跨世纪的连结。它能使燕子归来;它能使浪子回头;它能使遇挫的人变得坚强;还能使脆弱的人感到温暖。无论外面的世界多么精彩,我会在这里永远祝福你。每当夕阳西沉的时候,我总是在这里盼望你。天空中虽然飘着雨,我依然等待你的归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