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兩個孩子的親媽,卻在網友七嘴八舌討論之下,以訛傳訛被說成「保母」;一段英國廣播公司(BBC)連線訪問現場連線訪問釜山國立大學政治學教授凱利(Robert Kelly)的「萌娃亂入」插曲,透過各種媒體的傳播,凱利一家人聲名大噪;但正如凱利自已形容,這是一連串錯誤而成的「喜劇」(A Comedy of Errors) ,這個有趣也令人辛酸的喜劇,深層延伸出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種族刻板印象仍深植於許多民眾心中的殘酷現實。
南韓前總統朴槿惠彈劾案成為國際矚目焦點之際,兩韓問題專家凱利10日在自家書房透過Skype視訊通話,接受BBC連線專訪,正當穿著西裝的他一板正經地分析南韓政情時,畫面後方的門卻突然打開,走入一名穿著黃色毛衣的小女孩,輕快擺動身體走向凱利,隨後一名坐在學步車裡的嬰兒也進到書房裡。
凱利的韓籍妻子金鍾艾(Kim Jung-A,音譯)以滑壘姿勢衝進書房,把兩個孩子帶走並關上門,才讓這起亂入鏡頭的風波告一段落。
凱利14日與妻子再度接受BBC專訪,這次訪問重點是亂入鏡頭風波引發的各種效應。
他表示,報導播出後,收到無以計數的電話、留言以及採訪要求,因此全家人刻意保持低調;但有些網友直指跑進房間把孩子帶走的是「保母」,而不是孩子的親生母親,如此論點讓他們感到「相當不舒服」;但他也表示,大多數人看了影片都會心一笑,他們也很感謝。
「萌娃亂入」影片最初在網路曝光時,不管是新聞網站留言版,或者YouTube影片討論區,都紛紛出現把衝進書房帶走孩子的亞裔女子稱為「保母」的留言,包括「那個保母可能已經被炒魷魚了」、「保母即時救援成功」、「可憐的保母飯碗不保」等。
為什麼會被認為是「保母」?是因為影片中她看起來手足無措、害怕不已,還是只因為她的族裔身分?或許不同網友因為各人背景不同,產生不同解讀,但最後共同產生的結論,竟然有志一同咬定她是「保母」。
時代雜誌網站(Time.com)上的一篇報導中,最早出現的用詞便是「驚慌失措的保母」(horrified nanny),後來才更改過來,如今的文字已寫成凱利的妻子。
美國女性主義作家蘿珊‧蓋伊(Roxane Gay)10日在推文中寫道:「某些人應該要仔細看清楚,並且好好想一想,為什麼你會想當然爾地認為那位母親是保母。」
部落客菲爾‧尤(Phil Yu,音譯)則認為:「人們都是因為刻板印象而產生想法。」他進一步表示,看過影片之後,他自己完全沒有想到那位婦人可能是保母,「因為看起來很明顯,那是手忙腳亂的家長才會有的反應。」
菲爾‧尤接受洛杉磯時報訪問時指出,亞裔婦女受到的刻板印象定位,角色通常是卑賤的、被動的,還有被當成下人受到差使的,因此許多網友就斷然做出結論,認為影片中的婦女肯定是保母。
這種情況也發生在墨裔婦女身上。在親子部落格「恐怖媽咪」(Scary Mommy)上,就有一名墨裔媽媽分享道,當她陪著女兒在公園玩耍時,竟然有路人過來詢問:「妳在這個家庭幫傭多久了?」
凱利說,全家人重覆觀看影片,親朋好友也都看到了,「大家都覺得真是超爆笑。這是一個平凡家庭所碰到的突發狀況,非常有趣。」
凱利透露,寶貝女兒那天走進房間時,一邊走路一邊搖擺身體,是因為她稍早前參加了學校的派對活動,心情超好。
有網友懷疑,凱利之所以沒有起身抱女兒,是因為下半身只穿內褲。對此,凱利對著鏡頭抬起左腿笑著表示,他有穿褲子,只不過並非西裝褲,而是牛仔褲。
針對許多網友詢問為何不鎖門?他則解釋說,平常會鎖門,但那天真的忘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