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生活 » 搞笑 » 正文

上海垃圾分类再出“狠”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3-18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上海垃圾分类再出“狠”招单位垃圾不分类不收运近日,上海对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再出“狠”招,对全市公共机构及企事业单位将逐步实

             上海垃圾分类再出“狠”招

单位垃圾不分类不收运


近日,上海对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再出“狠”招,对全市公共机构及企事业单位将逐步实现“不分类、不收运”,并进一步强化市民参与机制。


曾有测算,上海16天的垃圾量就可以堆出一幢金茂大厦。为了破解垃圾围城难题,2011年5月,上海开始推行垃圾分类政府实事项目。垃圾分类减量工作从100个小区试点起步,经过连续7年的推进,现已分类覆盖1万余个居住区,500万户家庭,6000余个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另外还有200万户的居住区实现了以绿色账户为核心的“上海模式”覆盖,全市约180万户居民申领绿色账户卡,实现了按户参加日常生活垃圾“干湿”分类的环保档案记载。


2011年,上海日均末端焚烧、填埋垃圾18902吨,到2016年底这一数字降到16491吨,全年日均约2400吨湿垃圾经分类得到了资源化处理利用。同时,全市再生资源回收和生活垃圾清运体系“两网协同”试点取得初步成效,各区县部分社区实现了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工作“网络布局、设施设备、回收服务、激励机制、宣传活动”的“五个统筹”。


今年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的实事项目,旨在补城市治理的短板,出“新”招、出“狠”招。


首先将全面推进单位强制分类覆盖,届时全市公共机构及企事业单位将逐步实现“不分类、不收运”,并开展面向单位的执法工作,通过激励与督促结合,促进单位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见实效,形成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管理模式,力争在各区形成一批具有引领作用的垃圾分类示范单位。


同时,进一步深化市民参与机制,对垃圾分类的示范、达标小区和强制分类单位,开展公示,对绿色账户机制覆盖的小区和创建达标、示范的垃圾分类住宅小区,将社区执行标准、第三方服务内容进行公示,邀请市民百姓共同监督。并深化“互联网+”模式应用,通过加大与大型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完善绿色账户机制,广泛吸引更多具有环保热情、公益理念的企业参与,给市民环保行为更多的回馈。


此外,深化住宅小区综合治理工作,将垃圾分类纳入村民、居民公约,激发住宅区相关主体的积极性,适应垃圾分类对市民的需求。并大力开展深入细致的宣传发动,力争突破“政府热、市民冷”的局面,切实提升垃圾分类实效。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