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研究人員23日說,約有三分之二癌症是正常細胞分裂時,基因隨機出錯引起的,而這種發現有助於解釋為什麼健康的人盡一切所能防癌仍然在劫難逃。
這個研究團隊2015年就提出研究報告,宣稱大多數癌症是基因隨機突變造成的。
這種論調使癌症專家群情譁然,因為他們向來認為大多數癌症是可以防止的生活方式和環境因素造成的,或是遺傳的基因缺陷所致。
當初的研究完全根據美國的癌症資料,而後續研究把原來的數學模式擴及基因序列排定和69個國家的流行病學資料。
參與研究的數學家托瑪塞提(Cristian Tomasetti)說,雖然大多數人都知道可能致癌的遺傳和環境因素,可是很少人知道正常細胞每次分裂可能隨機出錯的風險,而這些錯誤是一直受到低估的重大癌症突變來源。
主持研究的癌症基因學家沃格斯坦(Bert Bogelstein)說,正常細胞每次分裂都會出現一些錯誤,也就是突變,這些突變大多無害,可是偶爾會造成推動癌症的基因。
研究人員也根據導致32種不同癌症異常細胞生長的基因突變,估計就整體而言,這些癌症有66%源自細胞複製出錯,有29%是生活方式和環境因素所致,剩下的5%則來自遺傳。
研究團隊強調,雖然這些突變大多無法防止,可是不論病因,只要提早發覺和治療就能夠防止許多人死於癌症。
研究人員也強調一些能夠協助防止癌症的保健之道還是很重要,包括保持健康的體重,以及避免抽菸和過度曝曬之類的環境風險因素。
這項研究是為了進一步瞭解致癌基因突變,以發展能夠早期發覺癌症的更佳方法。
研究結果也顯示不論環境如何完美都可能得癌症,讓一些人在發現自己罹癌時不必有罪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