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屋位于村子东南角,是一处三间相连的面南草房。牛屋内西头是一副石头打制成的牛槽,牛槽两头有拴牛的窟眼儿,生产队的两头牛一年四季就在这里吃喝拉撒;中间一间进门靠后墙摆放着犁、耙、套牛用的绳索等农具;东头半间是放草的草仓,半间支着一张破旧的木床,是牛板儿休息的地方。
牛是生产队时期最重要的农耕力量,没有牛,生产队的二百多亩地基本无法耕种。牛的生命甚至比人的生命还要重要,牛是不能随便杀的,除非牛老死或者病死,就是死了还要上报有关部门,否则是要追究责任的;一句“再穷不卖看家狗,再福不宰耕地牛”的俗语是当时生活的真实写照。
在那个时代,喂牛的牛板儿在生产队拿最高的工分,因为牛是生产队的命根子,能够喂好牛、使好牛的人是值得村里老少爷们尊敬的人。爷爷二十来岁就开始喂牛,是附近几十里有名的大掌鞭(使牛的好手),不管犁地、耙地、赶大车都是一把好手。爷爷岁数大了之后,父亲接过鞭子,在牛屋继续喂牛。因此,小时候有幸与父亲一起在牛屋居住,有幸与牛为伴,听着牛的铃铛进入梦乡。
牛的草料以麦秸、豌豆为主,夏秋之季可以添些青草,冬春时节只有干麦秸。铡草是父亲的拿手活,但是需要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配合。一捆捆麦秸在父亲圈(quan)着的褪下时蠕动着,配合的小伙子手中的铡刀一上一下,“咔擦——咔擦——”,一会儿功夫,一堆寸把长的麦秸棒就堆放着铡刀的另一侧。看父亲铡草是一种享受,并且还有一个小收获——铡过的麦秸垛下面可以捡拾一些麦籽,带回家炒着吃就是一顿不错的充饥食物。
牛一般在晚上吃草,父亲晚上十点前似乎没有休息过,总是看着牛们吃上两槽草,再拌一槽,才肯躺下睡觉;人说“马不吃夜草不肥”,牛大概也是这样,不吃夜草就没有力量吧。早上不到五更,父亲就又起来给牛们拌草,因为天不亮,父亲就要套牛下地耕作。一年中,父亲天天晚上都要到牛屋西边的坑塘里拎水喂牛,不知道父亲因此付出了多少心血。但是,拎水也有意外的惊喜。那年冬天,滴水成冰,父亲大半夜起来到坑塘拎水喂牛。等到打开一块冰,露出一块水桶大小的一个冰窟窿,还没等父亲下桶拎水,一群活蹦乱跳的鱼挤到冰窟窿内探头探脑,可能想呼吸一下外面的空气。父亲弯腰一桶下去,桶内十来条鱼窜动着。回到牛屋的父亲赶紧叫醒熟睡的我,让我起来一起收拾鱼,趁天没亮把鱼拿回家。那天中午,我们一家喝了一顿鲜嫩的鱼汤,虽然没有任何佐料,只是一顿清水煮的鱼汤,但是那顿鱼汤的味道在舌尖缭绕了好多年。
牛屋门前有一个空场,是专门用于农闲时牛们休息的场所,人们称作牛铺场;也是生产队积攒土粪的集中地。在那个“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的时代,一个生产队没有沤粪、集粪的地方,农民是要饿肚子的。因此,牛铺场旁边总有一个小山丘一样的土堆,因为牛屋内、牛铺场里都需要及时撒一些干土掩盖牛粪、牛尿,不然,牛屋内以及牛铺场周围就会嗅气冲天。
在那个年代,牛铺场边的土堆成了孩子们晚饭后娱乐的场地。一群孩子冲上土堆的顶部宣布自己“胜利啦”,另一群孩子则从另一个侧面冲上去,把“胜利”者赶下去,插上自己的“红旗”。就这样,一来一往,一上一下,只要不下雨,孩子们就到土堆上玩“占山为王”的游戏,以致于土堆的表面光滑溜平,而不少孩子的裤裆却不知烂了多少次,挨了父母的多少打骂。
牛屋随着八十年代初的生产责任制失去了应有的作用,村子东南角那三间朝南的草房早已没有踪迹了,村里再也没有小山丘一样的土堆啦,况且孩子们已经无需出门就可以玩、看很多娱乐节目。父亲先是在我们家里喂了一头牛,后来,“铁牛”遍地走,一年中劳心劳力喂一头牛除了可以赚几个钱之外,没有什么实际使用价值,所以,父亲也就不再喂牛了。
牛屋,早已成了远去的记忆。
2017.2.26
赵成现,中学教师,从教三十余年,民俗文化爱好者,致力于整理民俗文化与农耕文化,已经整理文章150多篇文章,其中《家乡的端午节》《老家的新年味道》《蹬腿子》《剃头匠》等二十余篇在报刊上交流。